返回第132章 二十四节气佳肴(2)  萌学园:你是我的奇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众人好似身临其境,采摘的场景在眼前重现,身体的五感被支配,对美食的感悟更上一层楼:
    清新草香的微风拂过脸颊,鸟儿携眷在枝头鸣唱,大自然的气息扑鼻而来。
    潺潺清涧里的螃蟹自由横行,做成香辣小螃蟹倒也香脆下饭,再来壶清酒岂不美哉。
    湖中淤泥隐藏着脆甜的“珍宝”,加工成藕粉搭配清炒藕片和莲藕排骨汤,也是难得的人间风味。
    村民挽起裤脚摸着螺狮,心想今晚的餐桌又能添一道菜,和家人享用这份心满意足...
    影片仍在播放,循循善诱的配音更引腹中的馋虫共鸣,伴随着悦耳的烹饪声。
    圆桌的佳肴根据播放进度停止旋转,众人的筷子灵活跟随着厨师动作舞动。
    视频播放哪道菜,他们就迫不及待品尝,甚至盘中菜肴所剩不多时会互相争抢,好像这样做吃起来会格外香。
    【立秋:以肉贴膘】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在立秋白天或夜晚,有占卜天气凉热的习俗。
    忽闻秋风起,便应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以悬秤称人,立秋与立夏的重量相比,以体重减轻、体型胖瘦作为是否健康的标准。
    “苦夏”为体重减轻,民间常用食补的方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肉重新补回来。
    在立秋人们喜欢做板栗烧鸡、炖肉、红烧肉等美食或用板栗秋膘鸡、鲫鱼豆腐汤等靓汤滋补,达到“以肉贴膘”的目的。
    啃秋也是立秋的民俗,人们三五成群,抱着红瓤西瓜啃,举着绿瓤香瓜啃,拿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实际是在抒发丰收的喜悦。
    在浙江一带,老人常言:“桃养人”,所以立秋时人人都要吃秋桃,留下的桃核在除夕丢进火炉烧成灰,觉得这样可以消除一年的瘟疫。
    吃渣也是立秋流行的传统习俗,渣豆腐多用黄豆和蔬菜做成,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胆固醇当即表示立秋是她最喜欢的节日,在这天就有正当理由劝自己多吃点,不用考虑变胖的问题,“贴秋膘”肯定没人比她更擅长啦~
    【秋分:蟹肥菊黄】
    桂香菊花黄,秋分食蟹忙。
    秋分时节,闲坐在桂花树旁的凉亭,院里的篱笆内种的菊花泛着秋天的黄,空气细嗅能闻见桂花香,亭内的石桌有刚刚出炉的蟹酿橙,搭配一壶温热的菊花饮,向往的生活不过如此。
    蟹酿橙,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宫廷菜肴,起于南宋朝时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江南地区的传统名菜,征服诸多美食名家的胃。
    蟹酿橙,充满想象力的橙蟹搭配,通过酿的手法使蟹、橙浑然一体。
    黄熟大橙子,切去顶盖挖出果肉,制成中空的橙,瓮内留橙汁,将螃蟹剔出肉膏装入橙瓮,盖上顶盖,入锅蒸过,上桌以醋、盐调味。
    口味的本质与其他蟹橙配并无差异,细节依然是橙香、酸口、蟹肉鲜, 经加热的橙皮渗出更多芳香油,使橙香倍增。
    - - - 文字引自:《宋宴》 蟹酿橙
    秋分与春分的根据节气有所变化,但大致相同,有吃秋菜、送秋牛、放风筝、祭月、竖蛋、粘雀子嘴等秋分习俗。
    【立冬:秋收冬藏】
    立冬,冬季的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秋季作物已经收获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
    人们口口相传:“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因为饺子形似耳朵,所以人们认为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
    有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注意吃生葱来抵抗冬季湿寒,以减少疾病的。
    不同地区的在立冬吃的食物也不相同:
    南方人爱吃鸡鸭鱼肉;在江南水乡的立冬之夜会全家共食赤豆糯米饭;南京人进食滋补的猪肚鸡;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福州、潮汕在立冬这天啃甘蔗。
    立冬之日适合酿黄酒,冬季的水清冽,气温较低,可抑制杂菌繁殖,合适酿酒发酵。
    人们在立冬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健康的身体过冬。
    【冬至:团圆】
    冬至日,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各地都即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因为“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有“消寒”之意。
    冬至是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在冬至节里,民间有给孩童赠送鞋帽的习惯,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鲜美的羊肉汤,给寒冷的冬至带来暖意,汉高祖刘邦在冬至品尝樊哙煮的羊肉后赞不绝口,从此形成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冬酿酒在寒冷冬日重要的驱寒角色,将桂花加入米酒酿造,浅酌后口齿留香,也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人们看重:“要想富,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的说法,在冬至前后会做一次豆腐,做好的豆腐可直接食用,也可制成豆干、油豆腐等,确保年节不失豆腐风味。
    . . . . . .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