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依然迷茫(续)  爸爸的反沙芋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忆这大舅妈还是很市侩的,很多话一般人都说不出口,但她可以说出口。白珍曾经也听婆婆说过,当年黄忆外公去世的时候,他们家四兄弟姐妹就商讨父母流下来的一点财产怎么分配。
    大舅大舅妈认为,父母留下来的现金、首饰,应该由他们来继承,他们是长房,而且他们当时夫妻俩都下岗了,生活比较困难。黄忆他们家当时父母都还在上班,裁员没有波及他们。老三和老四他们一般都与世无争。而当时他们的父母长期都是由二女儿二女婿照顾的。
    大舅妈认为是不是黄忆他们家还隐瞒了一些财产 ,不止这些?为此,兄弟姐妹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黄忆母亲的三妹四妹认为,二姐 照顾了父母很久,他们家可以多分一点。大哥大嫂却不服,两人一直在那里哭穷。老二家也比较大度,不计较,说大哥认为怎么分就怎么分吧。之后这些几万块钱的遗产就全部被大舅大舅妈拿走了,那些存折里还有些钱。
    黄忆的外公曾经是一家国有钢厂的副厂长,兢兢业业几十年,两袖清风。他们家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吗。当时儿子高中毕业后刚好单位招人,就去应聘了,然后进了他们钢铁厂在总务处上班,负责分发劳保产品。
    二女儿也没有读多少书,高中毕业后就进了钢厂的车间做车工。三女儿当时高中毕业进了厂里分到了食堂。四女儿还在上高中。
    当时厂里有公费培养上大学的名额,大儿子知道后就去和父亲商量,说他想要上大学,不想一辈子留在钢厂。二女儿其实也很想上学,她高中时候成绩还可以。不过那时候家里太穷了,她也想先上班,补贴下家里。
    外公思索再三,还是受到老思想影响认为女儿以后是别人的。于是就找了相关部门的主管,想要争取下儿子能去参加公费大学的名额 。
    可能单位也给他面子,不久,儿子就拿到了上大学的名额。之后就去读了大学,当时的大学就是指大专。几年后,他毕业回来工作,但是这个儿子也是比较活跃,懂得社交,没多久,他自己找到人脉,从钢厂调出去了,去了物资局。
    虽然当时外公外婆是有一些偏心,让这个舅舅上了大学,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黄忆的母亲也有机会上大学。不料,这个大舅去了物资局没潇洒几年 ,他们单位就改革,精简人员,他成为了其中被精简的人员之一。
    他们夫妻俩当时也去活动了,找了人,但是没有用。他们那个部门已经没有了,就只能自谋职业了。
    之后他们就自己创业,开了个小超市在小区门口。由于当年保送公费大学保了他,但因此黄忆的母亲对于这个大哥也有微词。
    9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企都因为经营不善,人员下岗。黄忆的父亲在前些年参军回来,自己考上了医学院,去读书回来后,安排在了钢厂的社区医院里做医生。
    当时黄忆母亲下岗了,工作断断续续,有时候帮车间打打零工,之后被安排去了食堂采购部负责买菜。她对于这个工作机会很珍惜。她每天起早摸黑工作 ,还是比较辛苦的。
    没想到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直到退休,她还在这个厂里工作。黄忆的父亲也是一直在钢厂的医院里工作到退休。虽然有大医院曾经问他要不要过去上班,不过那时候已经相对比较正规,需要有医生的执业资格证,当时有一个证,他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就没有机会进入大医院,一直在这个社区医院。退休后,因为他的中医技术还比较好,获得很多人的认可。社区医院返聘他回来上班。
    当时他60多岁了,还要上晚班,次日早上才下班回来。但是他还是很健康的。每天按时上下班,生活比较规律。
    他们家三姨年轻时也是在厂里的食堂工作,她脑袋比较灵活,当时家里想要让她去参加高考。但她暗恋了厂里的一个帅哥。没想到别人很快就结婚了。她有些想不通,一夜之间,居然就变成了精神疾病患者。她开始说胡话,还跑去江边想要跳江。虽然之后被人救下来了,但是她就一直变成了神智不太清的精神疾病患者了。
    这事情对于他们家人打击都挺大的。她被送去了精神病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出来,吃药控制得还比较好,家人们不让她上班。
    她得了这个病,父母也是很头大。但是父亲突然离世了,又加重了她的病情,她再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等她病情稍微好转了,兄弟姐妹们就接她出来了。大家都很担心她未来怎么生活。这时,小妹想到了一个办法。建议哥哥姐姐去老家给三姐物色一个人品好、单身、孤儿,健康机灵的人结婚。
    很快他们家就托亲戚在乡下找到了这么个人。这个人人品很好,就因为是孤儿 ,家里无亲无故,而且长相端正。老三看了后很满意。于是老大夫妻俩帮忙谈判,很快就搞定了这件事。老。他们承诺会帮这个人找个工作在当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件事就这么拍板了。没想到他们的婚姻也就这么几十年过去了。虽然他们没有孩子,但是彼此还是比较合得来的。这个三姨丈人也比较老实。踏踏实实地就这么过了几十年,他们之后认了一个干女儿,老了之后也有个人照应。
    至于老四,她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卫校,之后毕业就入了钢厂的医院做了护士。她高中时曾经有过一个初恋男友,但是早恋很快被家人发现,大家都很反对,之后就把他们的感情扼杀在摇篮里。卫校毕业后,家里人给她相了一门亲事。
    这个人家里条件还不错,也是厂里的职工,当时这个人在厂里的子弟学校做老师,比老四大五六岁。虽然外形不帅也不高,但是口才不错。黄忆的外公很看好这个人,认为挑选他做女婿不会错。
    果然,这个人婚后在家里人脉关系下,调动去了市政府进了宣传部。他们家也就从厂里搬出来 ,进了市政大院的家属区。他家的后台还是比较强硬的,两个姐姐都在当地的国企里做老总,前几年陆续移民海外了。
    这两个姐姐从事的行业都是保险行业,他们在海外购置了房产,家里非常有实力。老四也在夫家关系下,从钢厂的社区医院调出来进了市里的三甲医院。他们家老公经常鼓励她要多考证,让她把护师证拿到。
    她考了几次,终于考过了。之后她顺理成章成了他们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他们家周和娘家这些亲戚的关系逐渐淡了。可能也是怕大家会常去求他们帮办事吧。
    虽然大家都在同一个城市里,但是老四家相对是比较难约的。在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时,这个老四的老公嗅觉还比较灵敏,借助工作便利,他获取了几块地皮,都是比较便宜的价格。等到了房产交易活跃,市场价格逐步攀升的时候,他陆续卖出去了地皮,因此积累了自己的一桶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