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两晋持续的时间也不算短,竟从一开始便陈腐到结束。
刘盈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高远的志向,但聪明人至少要看出差别,知道对错。
如曹操难道不知道对错吗?他知道,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一面。所以刘盈虽不赞同曹操,却不会轻视曹操。
因为能看出对错的曹操,只要势力扩大,迟早会选择“对”的一面。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让曹魏变成下一个大汉。
曹操用人时只看才华,不看地域和出身,便能证明这一点。
这些会给自己编很长很长族谱的世家子弟策士,看清一切后仍旧选择自家利益也很正常。但他们怎么能看不出好坏,怎么能不做选择,怎么能心里一点挣扎都没有?
哪怕虚伪地感慨一句,益州人过得好,为乱世人默哀一下?
世家子啊世家子。他们是不是从来不希望有下一个大汉?
怎么说呢,怪不得曹操非要杀自己。曹丕真的是个除了权力斗争,一无是处的废物呢。
明明是太子继承大统,却搞得好像是在世家支持上夺了曹操的皇位似的,一边大举压制宗室势力,一边疯狂给世家让渡权力。有这样的继承人,怎能指望曹魏结束乱世?
“希望曹昂人没事。”刘盈发自内心地祝福。
为什么每次曹操都要因美色犯点小错误,哪怕没有张绣也要犯错误,然后曹昂替曹操出事?
非要献祭自己优秀的长子,曹操才能在打仗的时候管住自己的裤腰带吗?
“刘盈,你在想什么?怎么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叹气?”郭嘉对刘盈过于丰富的神情吓到了。
“哦,我在想,你和你那群颍川谋士团是一群怎样的虫豸啊。”刘盈心直口快道。
郭嘉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
刘盈平时气他就罢了,怎么突然直言辱骂,还是骂了整个颍川的士人?
刘盈到颍川时,不是对颍川士人的才华都表示了敬仰吗?全是装的?
郭嘉以为刘盈又在故意气他,没好气道:“你敢当着荀文若的面说此话吗?”
刘盈道:“文若可能好一些,他举荐的士人中多外地之士,不看门第之分;曹操还在征战之时,他便劝说曹操少杀戮,多抚民,兴德化,重教育,王道并济,等统一天下后再做此事就晚了。他比你们看得都长远,并非为一家一户之计,而是为天下人之计。”
郭嘉:“那你……”
刘盈打断道:“所以他肯定会被逼死。他的亲朋好友,无人会救他。”
无论荀彧的族谱是不是真的,但荀彧确实是修荀子的。他多次在曹操面前进言的“王道并济”,就是荀子最主要的政治主张,“王霸并用”。
其核心观念是“教化征伐,并时进行”,逐渐将“霸道之兵”教导成“仁义之兵”,最终以“堂皇王道”定天下。
无论哪家贱儒,最终落脚点还是一个“仁”字,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唯举、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刘盈没有多言。
荀子的书,饱读诗书的世家子不会没看过。
那些堂皇正义之语,世家子自幼翻阅过无数次,不是不懂得其中道理。
只是有的人没读过书,却心怀天下;有的人学富五车,心里眼里却容得下自己。
或许有的人会改变,但会改变的人自会改变,不是别人在他耳边说一百遍“你怎么能这样”,就能让对方改。
郭嘉的智慧在当世是佼佼者,他有王佐之才毋庸置疑。
只是刘盈想,自己可能和颍川大部分才华横溢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210-217(第3/23页)
郭嘉终于品出点味,他语气古怪道:“该不会你是让我看到益州在你治下欣欣向荣,就想以你才是结束乱世的明主为理由,劝说我归顺你吧?”
刘盈鄙夷道:“我和你相性不合,没让你归顺我。我是希望你看到益州欣欣向荣,感慨一声将来曹操治下也会在你的辅佐下欣欣向荣,庶民安居乐业,贤人才华都得到施展。不过你不感慨也没什么,汉高祖麾下大部分功臣都与你一样,本就不是重要的事。”
郭嘉不解。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赞扬刘盈的治理才能?
刘盈却不再回答。
他也不再在郭嘉房里处理公务,而是像对待普通使臣那样约束郭嘉的行动。
曾经刘盈向郭嘉敞开了自己的一切,现在他关闭了一切,如同防备普通的来打听消息的使臣一样,防备着郭嘉。
郭嘉真觉得刘盈不可理喻。
这么多时日,刘盈在他面前该暴露的都暴露了,还遮掩什么?
刘盈突然冷淡,郭嘉也懒得和刘盈修复关系。
他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不断思考要怎么限制刘盈,却找不到突破口,十分焦躁。
刘盈口中那些仁义、庶民、道德的空泛之语,如羽毛般轻轻从郭嘉心口掠过。
掠过之时可能会有些瘙痒,但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痕迹。
郭嘉给曹操整理的刘盈言行中,也没有加入什么仁义道德和庶民。
这些事对争霸天下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抽丝剥茧看清本质,不过是屯田、纳贤等简单策略罢了。
张仲景到达成都的时候,一见刘盈便感慨道:“张益州果真贤良仁慈之人,治下庶民竟已无乱世之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