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亲人上门  重生八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里知道他这是急的。
    还好这波应聘的人不错,合格的都有上百人。
    要不是生手没培训,不能上岗,不是沈云芳拦着,刘三叔肯定给他们一起上。
    最后只先挑三分之一的人培训上岗,后面陆续到岗。
    这阶段不止刘三叔高兴,曾舅公也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年打击了一家假冒伪劣厂,主要负责人被抓,打击力度,震慑了周边想模仿的企业,估计两年内见不到假冒产品。
    食品厂的大量出货,一举拿下来周边的三个县,现在销量有保证,口碑更是声名远扬。
    整天笑呵呵的曾有志,村民们觉得像变了一个人。身上的煞气淡了,人也更亲切感。
    沈云芳和赵钱看着工厂和家里蒸蒸日上,累并快乐着。
    两舅舅和姨妈们上门求助。
    小舅——沈云义现在20岁,正是上大学读书的年龄。
    上辈子的他,在外公忙时帮着养鱼,闲时学医,后面因为家里困难,放弃学医,出门打工。
    大舅——沈云金23岁,上辈子和几个姑爷,于1990年跟着老爸做建筑工人,随后回家相亲结婚。
    他们都不能让进厂……赵秀丽想。
    上辈子赵碧四姨和四姨父涂志云结婚,生了一儿一女,30岁前都挺幸福。
    虽然穷但两人感情很好,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可四姨父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赌博,还和四姨离了婚。
    让四姨郁郁寡欢而终,死的时候只有40几岁。
    死后两个孩子,也无人照顾,大儿子在赵秀丽出意外死亡的时候还未结婚。
    这些都是从小呵护赵秀丽长大的亲人,她得想办法不能让他们,走上辈子的老路。
    在沈云芳和赵钱两人挑着夜灯,反复商量着怎么安排,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时。
    赵秀丽假装睡不着,留在旁认真的听着。
    赵钱点名:大弟沈云金、四妹夫涂志云、六妹夫宁健华几人等初八开工,和他一起出门修房子。
    这次的工地在镇上,是帮白常安修宾馆。
    白常安给赵秀丽的30万,是让赵钱出面找的镇长:以食品厂来往商人多,为提高厂里配套,和镇里的形象,向县里要地修宾馆。
    批一块地修宾馆和门市。
    钱镇长上报到县里时,李县长很看重,大手一挥批了15亩地,花白常安元。
    是赵秀丽之前看上的学校到她家之间的那一片。
    李县长批地看地图时,看到这么一块地,前面靠公路的地方一修房子,后面简直就是鸡肋,门只能从穿河过。
    直接大手一挥,给全部一起批,镇上测量时还抹了零头,15亩整。
    赵秀丽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直叹李县长和钱镇长会处事,政府里果然能人多。
    而且地价也算便宜,只是对投资商白大哥有一个要求:必须修出有档次的宾馆。
    修建费用不能低于5万。
    赵秀丽心里算了算,修建费+装修费+家具+园林,白大哥的20万就没了。
    但走想到这栋楼未来的收益,替白常安答应了下来。
    县里的建筑公司承包,包工也还是赵钱。
    所以赵钱点名的三名男亲戚,大年初八就有活干。
    女的亲戚赵钱让沈云芳考虑,都是他的妹妹,他不好决策要避嫌。
    沈云芳很欣慰赵钱能为她和这个家考虑,接受了他不参与的决定。
    她这个嫂子,肯定也不会亏待老公的妹妹。
    考虑到两位妹妹的性格,老四贤良淑德、秀外慧中,沈云芳觉得会计很适合她。
    厂里本来急需会计,得先去县里公费培训,才能上岗。
    老六活泼开朗、头脑灵活,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销售应该很适合她,把她交曾舅公培养。
    沈云芳先把丑话说前面:必须试用3个月,试用期工资减半。部门领导考核合格后才能转正,不然哪里来回哪里去。
    让赵钱给两个妹妹讲好,职位和待遇,看她们自己的意愿。
    赵秀丽很开心父母的英明,给大舅和姨妈们有了很好的工作安排。
    人果然是在逆境中发力,事情中成长。
    “那小舅啦?”赵秀丽接着又问道。
    沈云芳:你这小机灵鬼,早点去休息,不会落下你最喜欢的小舅。
    赵钱哈哈大笑,看向沈云芳道:“小弟,我听说他目前在学中医。虽说开始有些晚,但他很喜欢,也用功。
    现在家里不那么紧了,要不我们支持他继续学医。”
    是啊,再晚的开始都不晚!
    “学医好,我要有当医生的舅舅了,村里人也都会看重我家。我们看病还不用排队啦!”赵秀丽趁机说出她的想法,强调当医生的好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