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黎县曙光  山河风雨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范文正连忙应道:“大人、王爷高见。卑职这就去安排人撰写告示,尽快张贴于全县各处显眼之地。”
    冯清梁微微抬手:“且慢。这告示的内容需言辞恳切,既要阐明百姓之疾苦,又要让乡绅富户们明白他们的责任与荣耀。务必让他们知晓,此刻的善举将被百姓铭记,被朝廷嘉许。”
    范文正认真聆听,不住点头:“卑职明白,定会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办。”
    冯清梁继续说道:“另外,可安排一些可靠之人去拜访那些有影响力的乡绅富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们慷慨解囊。有顽固不化者,可适当施加压力,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范文正拱手道:“卑职谨记。定当全力以赴,确保此事顺利进行。”
    冯清梁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期许与嘱托:“范县丞,此事关乎黎县百姓的生死存亡,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你且速速退下准备吧。”
    范文正再次躬身行礼,神色郑重地说道:“大人、王爷放心,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说罢,他缓缓后退几步,然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去。
    行辕正厅内,冯清梁与慕容扉对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满是凝重之色。
    慕容扉微微叹了口气,担忧地说道:“冯大人,朝廷赈灾队伍迟迟未到,莫不是遇到什么麻烦?这些乡绅富户真的能慷慨捐款捐粮么?”
    冯清梁面色凝重,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王爷,此刻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朝廷赈灾队伍离奇失踪,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至于乡绅富户,虽有不确定因素,但若他们稍有良知,定能为百姓出一份力。当务之急,我们需密切关注告示发布后的反响,同时也可考虑其他应对之策,以防万一。”
    慕容扉微微颔首,眉头紧锁:“冯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朝廷赈灾队伍失踪一事,着实令人担忧。若他们遭遇不测,那黎县百姓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冯清梁神情肃穆,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王爷,当下我们需一边派人去打探朝廷赈灾队伍的消息,一边加紧推动乡绅富户捐款捐粮之事。若实在无法等待朝廷救援,我们也必须凭借自身之力,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慕容扉接着问道:“这其他应对之策,又当从何处着手?”
    冯清梁站起身来,踱步至窗前,望着行辕外那片受灾的景象,沉声道:“王爷,可令各级官员进一步清查县内可调用之物资,哪怕是些微的储备,也能解一时之急。再者,可鼓励百姓自救,组织他们修缮房屋、开垦荒地,为日后的恢复打下基础。”
    慕容扉若有所思,缓缓说道:“此计甚妙,只是百姓们历经灾难,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冯清梁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王爷放心,我们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让百姓们看到希望。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与百姓同甘共苦,方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行辕正厅的地面上,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决心增添一抹亮色。冯清梁与慕容扉深知,赈灾之事任重而道远,但他们义无反顾。
    与此同时,范文正亲自带领着一众衙役,迈着匆忙的步伐穿梭在黎县的大街小巷,开始张贴号召乡绅富户捐款捐粮的告示。
    范文正神色庄重,每到一处,都仔细地查看告示的张贴位置,确保其显眼且易于被众人看到。衙役们动作迅速而利落,他们将告示平整地贴在墙壁上、城门处以及各个重要的路口。
    街道上面黄饥瘦的百姓们看到墙壁上的告示后,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
    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走上前来,眯着眼睛认真地读着告示上的内容,他的声音清朗而有力:
    今之黎县,灾厄忽临,百姓困苦不堪。吾皇圣明仁德,心怀苍生,念黎县百姓之艰难,特遣钦差大臣冯清梁与十一王爷慕容扉亲赴黎县,主理赈灾之事。二位贵人承吾皇之仁德圣意,今昭告四方,号召乡绅富户捐款捐粮赈灾,解百姓之困厄。此善举必为百姓铭记于心,亦得朝廷嘉许,传颂于后世。
    众人听着书生的朗读,顿时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原本安静的街道瞬间变得嘈杂起来,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此起彼伏。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微微颤抖着说道:“哎呀,吾皇圣恩浩荡,派来钦差大人和王爷,这可真是咱黎县百姓的盼头啊。若那些乡绅富户们能响应号召捐款捐粮,咱这些苦命之人或许就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的一位老妇人连连点头,眼中含着泪花:“是啊,这洪水无情,啥都给冲没了。如今有皇上和贵人惦记着咱,若真能有粮,那可真是老天开眼了。”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那些富户平日里抠抠搜搜,他们真能舍得把粮食和钱财拿出来?我看这事悬乎。”
    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摇了摇头:“也不能这么说,告示上既有皇上的仁德,又有钦差大人和王爷发话,他们多少也得给点面子吧。再说了,这善举还能被百姓铭记,得朝廷嘉许呢,说不定他们就心动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满脸愁容地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咱也只能盼着了。”
    “唉,希望这些乡绅富户们能有点良心吧。” 众人纷纷叹息着,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张告示,仿佛在那上面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喧闹嘈杂的人群后方,静静伫立着一个头戴斗笠的年轻黑衣男子。他如同暗夜里的神秘幽灵,浑身散发着一种彻骨的清冷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那黑色的衣袂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斗笠之下,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巴,让人感觉仿佛是一座万年不化的冰山。此男子正是伏龙教少教主棠宁。
    他静静地听着百姓们的议论,眼神冷漠而疏离,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而后转身离开。身影在人群中渐行渐远,如同黑夜中的幽灵,孤独而冷漠。
    棠宁行至一处偏僻的街巷时。忽然,两道身影如鬼魅般闪现,正是伏龙教左使慕白和右使邢天。
    两人身形一动,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微微低头向棠宁行礼,神色恭敬。
    慕白率先开口道:“少教主,教中事务紧急,还请您回冥渊洞府主持大局。”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