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巢鸾凤》 9、第九章(第1/2页)
“……你说什么?”沈刻以为自己听岔了。
丰羽咳了声清清嗓,又重复道:“冯小将军说天牢中死伤者众,恐开春生疫,今日已派大夫去了天牢。”
沈刻静默半晌,气笑了。
他差点忘了冯思远这茬。
多久以前的老黄历了,如今成婚都已三载,竟还这般旧情难忘。
关键是人家对他根本没那意思,簪子不过错收,后来遣人退回说明原委,关系撇得比赌鬼的钱袋还要干净,倒连累他平白被人骂了一遭。
想起这事,他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那道柔弱不堪却倔强清冷的身影……
一旁丰羽不忘提醒:“少将军,还有一事,怀阳家眷车马已至滃州,正旦前应能抵京。”
“……”
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他只能祝愿冯思远自求多福了。
良久无声,丰羽抬头觑了眼,小心请示:“少将军,那天牢那边……”
“随他的意便是。”
左右与他无关,他才懒得多管闲事,挥挥手,丰羽会意,恭敬退下。
-
腊月廿九,除夕前日。
威远军在怀阳的家眷车马浩浩荡荡抵达洛京。
今年洛京虽不复往年热闹喧阗,大街上似还缭绕着未散的烽烟,但比起前些时日,已依稀有了些祥和喜庆的模样。
破损的门上新贴了桃符,城楼剥落的朱漆也已添补,正对宫城的南御天街清扫得干净整洁,士兵们甚至还沿街挂上了大红灯笼。
街头巷尾偶尔炸出几串噼里啪啦的脆响,原是胆肥的小儿偷溜出门,放起了爆竹。
马车上,李明瑜撩帘往外张望,好奇打量起这座她夫君生长的都城。
一旁的婢女可儿亦四下顾盼,还不忘在她耳边小声感叹:“少夫人,这洛京到底是皇都,路都如此宽广,奴婢数了,光是方才那条街,招子上写了酒肆的便有十二家,不过都关了张,冷清得紧,倒不比咱们怀阳热闹。”
李明瑜道:“刚打完仗,冷清也属寻常,过些时日便好了。”
“也是,”可儿点点头,又弯眼打趣,“好在咱们赶在岁日前进了京,少夫人能与郎君团聚,冷清了谁,也冷清不到少夫人!”
听她这么说,李明瑜翘了翘唇角。
不知想起什么,她要来面菱花镜,左照照,右照照,仔细正了正发髻上新制的簪钗。
可儿抿嘴一笑:“少夫人不必看了,这满怀阳,再没有比少夫人颜色更好的小娘子了!”
李明瑜自认貌美,倒不觉得这话夸大,只不以为意道:“你也说了,那是怀阳,可这儿是洛京,大昭国都,天子脚下,女子哪有不出挑的,别提洛京了,便是从前江州那……”
话至此处,李明瑜唇角一僵,不由得想起月前她还因着此事负气,托人带话到威远军中,狠狠刺了她那位夫君一番。
军中倒未传回什么,可就是什么都没传回,她才更气了。
冯九郎如今拿她当什么?当摆设吗?吵都不同她吵,今次入京,还是府中管事前来通传,他竟连家书都不愿往她房中多寄!
“便是从前江州那位裴家小姐,都能勾了他的魂去!”
她恨恨说完后半句,甩下菱花镜,再不多看一眼。
见李明瑜还未到府便动了气,可儿忙劝:“什么裴家小姐,都是些没影的事儿,外头胡乱传的罢了,少夫人切勿再因这些传言同郎君置气,伤了夫妻情分,临行前夫人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您入了京,凡事——”
“行了,不必再拿母亲的话来压我,我心中有数。”
李明瑜烦了,皱着眉,将还未说出口的长篇大论堵了回去。
母亲的意思她何尝不知。
当初若非冯家军留守洛京,在那场政变中遭了难,李家原是高攀不上冯家的。
她公爹乃王爷心腹,夫君又与少将军是挚交好友,一路征伐,在战场上那都是过命的交情。
如今王爷重返洛京,即将御极,冯家自是水涨船高,到时行赏,想必比昔年冯老将军的从龙之功还要再重上三分。
她只要能笼络住夫君的心,再诞下冯家长孙,坐稳这冯家少夫人的位置,那她李家亦是有享之不尽的满门富贵。
她又何尝不想?
可她李明瑜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姑娘,他冯九郎要是看不上,当初又何必委曲求全为了李家那点儿兵权将她娶回去?说到底不过是桩公平买卖,有何高不高攀,她又凭何忍气吞声!
这般想着,李明瑜一路负气到了京中冯府。
不过下了马车,抬头看向崭新的府门匾额,她想起冯家除他父子二人,其余家眷全都在三年前命丧于此,一时又觉她那夫君到底可怜。
其实仔细想想,她同夫君刚成婚那会,也是有过一段美满时日的。
她本是将门之女,略懂些军中之事,多少能与他聊上几句,她又是新妇,即便本性泼辣些,新婚燕尔,总能装出几分温柔小意的模样。
那时两人不说琴瑟和鸣,也算相敬如宾。
可自从她听闻夫君有过一位心仪女子起,一切就都变了……
她抬眼望向匾额,深吸口气,打算听母亲一言,再平心静气与她那夫君处上一处。
“郎君人呢?”
入了冯府,李明瑜不见冯思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