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人下人巧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下人巧善》 70-80(第1/13页)

    第71章 散

    人多,热闹就多。

    巧善不介意,叫他专心忙自己的事。她和萧寒把过去的总账重算了一遍,一年各月列一张,历年各月也对比着列一起,到了午间,还能找张麻拐打听五年前的旧市价。

    穿可以省,吃是无论如何离不了的,所以米面油价,他大致报得上数。

    五月未过半,白日就热得受不住的年份,他经历过。那年晒死了很多庄稼,一早还有陈米吃,到后来,吃饭要省,连喝水也要省。那时他还小,嘴里生疮,肚子饿得厉害,屙尿还疼。这种痛苦,到死也不会忘。

    大旱过后,必有大灾。

    有必要囤粮,但本地粮食本就高得吓人,此时他们掺和一脚,那米价就回落不了。

    她人在这,他可不敢干缺德事,正好他觉得这里不太对劲,要安排他们出去避一避,干脆早点打发走,往别的地方买粮去。

    他把手头上的钱拿出来,分散给几人,叫他们把家人送出去逛逛,顺道看着做买卖。逢五逢十在大集后,往潼清县和三元县都递一次信,那里有人留守,一个收不到,还有另一个,这样身处异地也能互通消息。

    小五不着急收钱,先问:“你呢?”

    “我也要出门,到时信上说。”

    他又问:“西屋那个怎么办?”

    “跟我们走。”萧寒代答了,抓着他衣服,把人薅起来往外带,路上教训道,“你别老缠着他,人就要娶妻生子了,要的是大胖小子,不是你这么大的猴儿。”

    小五挣开,踢了一下门槛,气道:“我哪不好了?能跑能跳,能打架,能做饭,还能拉货……”

    他还在嘟囔,萧寒要仔细听时,他又住了嘴。

    萧寒想到他下边还有个合不来的小四,便劝道:“你别老觉得人家是故意不要你,学医这行当,讲一个天分。当年老大夫挑中小四,是他瞧准了小四能……”

    “不是不是!你什么都不懂,他嫌弃我是……是……”

    “有什么话,趁这会子没人,你就说出来嘛,别老小姑娘似的羞答答。”

    小五又不吭声了,抿着嘴干倔。

    “他偏心眼,那你更不能跟着他白受气。如今自自在在,多好。我听说小四每日要伺候老头梳洗,有时连饭也要喂,还要洗屎尿裤子,白日看病开方,夜里切药捣药,一刻不得闲。他这一辈子,就困在那了,哪有你逍遥快活?再者,病有百样千样,总有治不好的时候,就是病人体谅,自己看着无能为力,心里也难受。总之,这活就不是人干的,摆万两黄金,我也不得去。”

    不是为钱,他要争的是那口气。

    万千心事,没法说起,他只能小声恳求:“我怕长辈,你跟婶子先走,我悄悄地跟在后边行不行?同路,只是不同行,你知道的,我野惯了,最不愿意听人家关切,问多了,我真心答不上来。”

    “行吧,不许离太远,入夜要报平安。”

    “知道了。”

    冯稷要等着师兄弟们齐了才能走,仍旧留下当护卫。

    长顺的家业亲戚都在本地,出门闲逛会被他们讨伐,他没别的安排,却磨磨蹭蹭不肯回去,跟小留一块劈柴、铡草料,喂牲口时,拉着他嘀咕了一阵“贤妻四则”。

    小留不想再被吊起来做烟熏肉,听到带女的字就心慌,催他赶紧回家去。

    长顺长吁短叹,又打了几桶井水来泼院子。

    巧善站在廊下,招手叫他过去,说要送些布尾子给嫂嫂。

    长顺瞟一眼坐在石墩上翻簿子的东家,见他不吱声,安心了,鞠着躬连声道谢。他有了救命符,总算肯回家了。

    巧善拿着算盘过去,他报数,她拨算珠,没一会就点完了数。

    银票都给出去了,手里剩的不多。

    她趁势说:“那金子早点拿回来吧?萧寒说眼下金子价高,能一兑十二,拿去兑成银子,足有三百两。”

    她的那些簪子,提早送到了这里,只剩陪着小英的金锭没拿。

    金子越值钱,事就越不对。

    他心里有个念头,暂且不想动她的体己,随口说:“不着急,手里这些够用,那里没人去,留在那算条退路,防个万一。”

    “也好。”

    他手头上没了事,有闲工夫,她又提起另一件:“太太给的箱子,能不能拜托冯兄弟捎过去?我怕耽误了。”

    “那是给你的,你没打开过吗?”

    “啊!不是要送去徐家吗?”

    “那是太太寻个由头送我们出来,上回我出远门,说的也是去徐家。能少许多麻烦。”

    难怪翠珍吞吞吐吐。

    她把算盘塞给他,迫不及待回屋去搬箱子。

    箱子不大,分两层,上边是个柜子样式,拔了铜插销,拉开来,入眼是大片的红:红嫁衣,红盖头,还有红绒布剪出来的喜字,最上边是两个红漆的匣子。她把它们拿出来,挨个打开。一个装满了金银双色枣子、花生、桂圆、莲子,一个装着一对镂空花鸟纹金镯,还有用红布包起来的龙凤玉梳。

    太太知道她没有替她操持的长辈,像个母亲一样,为她预备了出嫁用的东西。

    她拿起玉梳,回头想告诉他,眼泪先涌了上来。

    他早猜到了,坐在门槛上哄:“你刚来那年,外院买了十几个八九岁的丫头,这是谁的主意,你应该猜得到。是太太救了这些人,给奴才们发衣衫料子,也是她一个人的主意。这样有大功德的人,死了不能叫殁,叫羽化成仙。”

    她用力点头。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