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0-200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90-200(第1/18页)

    第191章

    应天什么最出名?

    一问起来, 第一个浮上心头的就是丝绸。

    应天有一所织造局,前朝开始就垄断了周围的纺织业,养育着十多万织工, 跟漕运有的一拼,背后多少人家靠着织造局生活,宏观上影响了上百万人。

    唐皮子就是应天下面县城的一个小的养蚕户, 养蚕是个非常辛苦的活,从春蚕开始孵化,就要不停去摘桑叶, 刚孵化的蚕虫幼小, 这桑叶还得切成丝喂。

    更别说这蚕虫娇弱,桑叶不干净吃了会死, 上面沾了水吃了也会死, 桑叶不新鲜了那是连碰都不碰一下。

    从春蚕孵化开始, 到清明节来临, 全家老小就得齐上阵全都得围着娇贵的蚕宝宝转。

    这一春天攒下来的蚕茧, 若是遇见奸商,这卖又卖不上价, 只能自家用来织布拿去集市卖。

    唐皮子叹了口气, 很不巧, 这几年行情就不是很好, 各个布坊都将蚕茧价格压得极低, 一年忙到头也没余下多少钱财。

    “老唐,这是哪里去?”

    走过应天府城门时,唐皮子意外看到了熟悉的织户。

    什么叫织户,这是个特殊群体,就是白天和农户一样在田里劳作, 晚上进行纺线织布,织出的布可以拿去织造局卖,也可以卖去染局和绣局。

    近几年随着战事远离,应天的商业变得繁华起来,许多农户都恢复了织布营生,唐皮子他们这些养蚕户的蚕茧也会愿意卖给他们。

    开口问话的这个人姓刘,之前每年都去唐皮子家买蚕茧。

    唐皮子看到此人心情不算很好,毕竟这人每次他家都会将蚕茧挑剔一番,再压低价格。

    占便宜的人见多了,将东家损一顿再占便宜就着实惹人厌恶了。

    他情绪不是很高回答道:“去内城瞧瞧。”

    那人又连忙问,“老唐,你晚上在家吗?我找你有事。”

    唐皮子有些奇怪,这天寒地冻地找他有什么事,要知道这人跟他不是一个县。

    “在呢,你来,我让人烧只鸭子请你。”

    应天跟京城一样极喜欢吃鸭子,听说是当年皇宫从应天转移北平将吃鸭子的习惯也带了过去。

    只是应天这边爱吃盐水鸭,北京那边多是烤鸭。

    对于生活在应天府附近的人来说,鸭子不算是食材,唐皮子自己家就养了十几只。

    告别了那姓刘的织户,唐皮子下了马车在城门口等了一会儿,今年开春城里多了一样新鲜事物,叫公共马车,听说从北边传过来的,唐皮子坐过几次就觉察出好了,起码不需要自己去叫车。

    只是这车钱也不菲,从城门口到内城织造局要花四文钱!

    这钱不花还不行,不然等他走过去,再回来就晚了,城门得关上了。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这平坦的路也是今年刚修的,据说是城里好几位大善人筹集了钱买了一种叫水泥的料子铺的。

    这路修好了后,所有从这条路上走的马车都得交一文钱费用,说是路的损耗费。

    唐皮子也不懂,反正自那以后就很少见私人马车过来,多是这种公共马车在跑。

    进了内城,人一下子少了,应天府的内城早年就被八旗给占了,也不是没有汉人官员住进去,当然现在人家不叫汉人,叫汉军旗反正不算纯粹的汉人。

    唐皮子对住在内城的满人老爷没什么感悟,毕竟人高高在上,跟他这泥腿子也搭不上关系。

    他憎恨的是这些投靠了满人反过来对付汉人的狗腿子,这些王八蛋下手比满人还要狠。

    唐皮子一家连夜织的布,拿进城卖时,还没卖出去就硬生生在城门口收走一层税。

    这布都受税了不卖还不成,带回家回头卖还得收一回。

    每年这个时候城里的布商就会不约而同压价收购。

    这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唐皮子叹息一声。

    “织造局到了!”马车停下,车把式喊了一声,唐皮子捂住胸口挤开人群下了车。

    “织造局对面……”

    他停在路边两眼茫然看着四周,手还是捂得死紧。

    今年村里的大地主刘三德请了一位大人物进村,几位村老陪同,唐皮子也有幸吃了一顿饭。

    这位大人物乘着酒兴,跟他们说起了京城的风云。

    还说起了京城的新生事物债券,这债券就相当于将一笔定额的钱存入银行到期后可以连本带利拿回来。

    唐皮子当时就听了心痒痒,后来大地主抬着银箱子去城里买债券,他和村里几个人也跟着一同去了。

    这银行就开在织造局对面,唐皮子转悠一圈总算是找到了。

    他摸了摸胸口,挺起腰板走了过去。

    “我要换兑换债券!”

    唐皮子小心将胸口的帕子取出来,翻出里面卷在一起的纸张。

    这是一百文一张的债券,看着还不少。

    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过去,确认真假后询问,“是存入存折还是取现?”

    “取两千大钱,其他存起来,定一年死期。”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