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去死也不要受辱。后来幸好父亲平反,官复原职。这不,我有了新的亲事,我父亲步步高升。你看,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赵诚听完,好半天,才八卦了一句:“端王府高攀了你。”
邹氏轻声笑起来,仿佛是认可了他的话。
此刻他和邹氏很放松,太阳穿过南窗照进来,两人坐在罗汉床上闲聊。
仿佛有种陈年老友的感觉。
第102章 端王府
邹氏轻描淡写说:“想得太深太远,谁也活不好。”
赵诚笑笑没说话。
她笑着问:“现在能说说,杜从宜到底为什么南下去了吗?”
“她啊?年少意气,仗着技艺出众,仿了一副假画,被搅进了太子案。我不放心她,她是个小孩子性格,没见识过这些。”
邹氏问;“官家知道了?”
“大约是知道了。”
邹氏点点头:“没事就好,大家都平安就好。”
她很讨厌动荡和混乱。
赵诚开玩笑:“伯母放心,不会出事的,我不会把祸事带进府里来的。您放心。”
邹氏站起身,最后轻声说;“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你祖母说是因为你长大了,才稳重了,但我知道你和他们几个不一样,你比他们更明白,在官家身边这条路不好走,谁也帮不了你,你自己珍重。”
赵诚微微笑起来:“谢大伯母提醒。”
邹氏说完就走了,邹氏走后,他才精神好些了。
开始提笔给杜从宜回信了。
杜从宜以为赵诚会给她很快回信,但所有北上的信和礼物,都杳无音讯,好像投石入水,没有惊起一点波澜。
她在短暂的生气后,就开始担心,是不是出事了。
她想问麻二,但麻二是赵诚的人,不会说实话的。
所以她一边问了吕好蒙,一边让来宝去打听消息。
吕好蒙的消息来的晚,但杜从宜收到已经三月下旬了,赵诚一直在家养病,再没有入宫。
而且因为赵诚养病,京中弹劾他的折子纷沓而来,毕竟他前脚进了刑部,后脚犯人死在狱中。赵策没有给他落在纸上的旨意。
很多事情,口诛笔伐。尽管赵策罚了他,可文官们依旧没有放过他。
在高皇后屡屡和赵诚施恩,赵城无动于衷后。
高皇后也不再有这些小动作了,反而安平郡主特意来端王府做客,她出面将女婿安排在工部任职,只是女儿住在娘家迟迟不肯回家,她面子上到底过不去,刘氏也不好真的和儿媳妇撕破脸,只好笑脸相迎。
安平郡主来的目的很多,其一是为了女儿,敲打敲打刘氏,其二是为皇后,为襄阳侯夫人看看赵诚。
高皇后的意思,官家最属意的依旧是赵诚,务必招揽好赵诚。
刘婉月跟着母亲一起回来。
老夫人因为府里这些日子乱糟糟的,一直心神不宁。
邹氏和她很简单提了提赵诚被贬被罚的原因,邹氏的意思,若甫是因为性情纯直,为了无辜的妇孺不枉死,官家责罚只是性格使然,并不是若甫真的犯了错……
老夫人听了进去,才渐渐放心了,即便这样,还是问了娘家的哥哥,周家那边也让老夫人放宽心,老夫人才有心情见安平郡主了。
这一日,安平郡主穿过正门,刘婉月和母亲悄声介绍:“祖母一直独居在正院里,祖父住在北面的明镜堂。两人分开多年了。”
安平郡主心想,老王妃有那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100-110(第3/15页)
位深得帝心的哥哥,端王自然不是她的对手……
等进了院子里,女婢们有序穿行,邬嬷嬷站在廊檐下微微笑着说:“老奴恭迎安平郡主。”
邹氏并不在,只有刘氏在门口笑着说:“您来了。”
安平郡主收起笑意,拉着女儿的手,和刘氏说:“我是为我这个不省心的女儿,来给妹妹陪个不是的。”
刘氏满口是笑:“瞧您说的什么话,这么花儿一样的千金送给我,我捧着都来不及呢。”
刘氏又不傻,只是不好得罪她,又不是真不敢和她开玩笑。
刘氏迎了她和刘婉月进门,老夫人就坐在罗汉床上,回头就和刘氏说;“你院子里离不得人,快回去照看吧。”
刘氏看了眼安平郡主,笑着说:“嫂嫂恕罪,三哥儿媳妇刚生,身边离不得人。我过去瞧瞧。”
安平郡主笑说:“我听说了,这不也是来沾沾喜气。”
说完身边的嬷嬷立刻奉上厚礼。
老夫人笑着说:“我上了年纪,不爱出门了。就喜欢家里热闹。你们就该多来走动走动。”
安平郡主喜好奢华,坐在老夫人屋子里,到底耐不住老夫人的定力,笑着说:“我们夫妻就得了这个一个女儿,自小到大,养的太过骄纵……”
没想到老夫人笑着摆摆手,无所谓说:“都是父母养大的娇娇女,只要孩子们好好的,算不得什么。”
老夫人根本不在意这个,她连儿子儿媳们都不管,更别提孙子辈的孩子们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