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汉子接过药方,小心叠好,收到怀中,然后对着蒋文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大夫!”
“不用客气!”
蒋文笑着回了一句,见附近也没几个人了,他索性收了摊子。
将桌子、凳子还给茶铺,蒋文走到城隍庙所在的这条街道尽头,见之前找他瞧病的汉子正往东南小巷走去。
他快走几步,追上了这汉子。
“老哥没去抓药?”
“啊?”
汉子看到蒋文先惊叫一声,然后,犹豫了一下,苦笑道:“一副药,够我们一家半个月的米钱,忍忍算了。”
蒋文默然片刻,说道:“我到你家给你扎几针,你平时注意用温水袋热敷。”
“多谢大夫,只是……”
“我不要银子,我给你扎针,你给我讲讲少海的情况。”
“你想知道少海哪些情况?”
“少海之中有哪些岛屿?有哪些安全的航道?哪里的鱼比较多?要是老哥了解黑风海的情况,就更好了。”
“这些啊?这些,我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多。”
“你尽你知道的告诉我就行!”
“这样啊!那就多谢大夫了!”
汉子对蒋文作了个揖,接着便夸赞起了蒋文。
他词语不多,连着夸了蒋文好好几句,来来回回的就一个意思,蒋文是个好人,一定能长命百岁。
夸了蒋文几句,汉子接着便说起了他了解到的一些少海的情况。
他说话没什么条理性,蒋文便时不时的提几个问题。
两人说话间的功夫,来到了汉子的家中。
准备将蒋文迎进去的时候,汉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夫,家里地方小,还很乱,这个……”
“没关系!”
“大夫请进!”
蒋文弯腰进到屋内,只见屋内只有一个土炕,土炕上躺着一个中年妇人和两个年岁不大的孩子,三人都盖着被子睡着。
土炕一侧放着一个长条柜子,边上紧挨床边放着一个桌子,桌子上有锅碗瓢盆,还有一盏油灯。
靠着门边,还有一个炉子。
炉子里有火,烧的是石炭。
汉子见蒋文看向炉子,笑道:“这一片都是茅草屋,烧柴的话,容易走水,所以家家都烧石炭。这几年石炭都不算太贵,还都烧的起,屋里的火也比前些年稍微放大了一些。”
一边说着话,汉子一边点着油灯,然后关上门。
油灯一亮,原本睡得并不踏实的三个人都醒了过来。
“当家的,这是……”
“这位大夫来给瞧瞧痹症,扎两针,大夫是个好人,不要银子,只要我说些少海的事儿就行。”
“啊?多谢大夫!”
妇人伸出胳膊给蒋文作了个揖,而后道:“本来应该下来给大夫磕个头的,就是这衣服单薄,离不了炕,这……”
“不用客气!”
蒋文对着妇人摇摇头,然后对着汉子道:“你将这屋内的火稍微弄大一点,将袄脱了,我给你扎针。”
“哎!”
汉子应了一声,将炉子稍微调大了一点,然后袄脱了下来。
蒋文让汉子将裤腿拉起来,然后便开始给汉子扎针。
避免汉子受凉,蒋文先往汉子体内灌注了一道真气。
等蒋文扎完针,汉子只觉全身都暖洋洋的,刚才的疼痛、不舒服都消失了,感觉自己好像泡在热水中一样。
知道自己是遇到了高人,汉子在激动的同时,竭力回忆他知道的少海的事儿,给蒋文讲了起来。
没一会,汉子便说起了今年入秋捕鲸队捕获一头鲸鱼的事儿。
“我听说这头鲸有十丈长?”
“哪儿有十丈长,顶多七丈!”
汉子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就是一头七丈的鲸,捕鲸队也折损了十几个人,要是十丈大……”
“嗯!”
蒋文点点头,看着汉子问道:“听说过黑风海有鲸鱼,你知道吗?”
“听人说过!”
汉子见蒋文对鲸鱼感兴趣,回忆了一下当初捕鲸队拖鲸上岸的时候听到的关于鲸鱼的各种传言、传说,一个个给蒋文讲了起来。
蒋文之所以对鲸鱼感兴趣,乃是因为鲸鱼的胃囊是炼制储物法器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关于炼丹炼器,有这样一个说法。
物有其用,应尽其用;物无其用,金仙难为。
意思是,不管是炼丹,还是炼器,都需要合适的、可用的材料方能炼制,如无合适的、可用的材料,想要炼丹、炼器,金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