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千回百折  [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19、千回百折(第1/2页)

    “退!快退!”

    方伍扬声嘶喊,几近破音。

    田将军抬起头,望着漫天的箭羽,刚刚放下的心又再次悬了起来。

    “列盾!”

    他伸手抓住一个士兵充当人/肉/盾/牌,一边喊一边后退。

    经验丰富的西凉兵有样学样,抓起旁边那些被他们策反的曹氏新兵,仿佛提着一袋等人长的沙包,严严实实地挡着自己的身躯。

    那些背叛曹氏的新兵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连中数箭,成为西凉兵的牺牲品。

    方伍头皮发麻地后退,与其他“弃暗投明”的曹氏部曲短暂对视,生怕他们成为下一个肉/盾。

    大约是前排的新兵蛋子足够多,又或者,西凉兵留着他们另有他用,第一场箭雨结束后,被推出来挡箭的全是新兵,没一个是曹氏旧部。

    这让方伍等人稍稍安心了一些。

    田将军勉强找了个掩体躲避,瞧见狼狈逃来的方伍,脸色一阴。

    他像抓小鸡仔一样,一把捏住方伍的脖子:“怎么回事?你带我们走进曹军的圈套?”

    方伍余惊未定,被这么一捏,差点两眼一翻厥过去。

    好在武者的体质犹在,他并没有这么脆弱。

    “引将军入圈套?我莫非疯了不成?刚刚我差一点就死了!”

    田将军冷笑不已:“焉知这不是你的苦肉计?”

    “若是苦肉计,我方才为何要大喊示警?”

    方伍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回理智,

    “曹操并不是个好对付的,要不然,当初岂会让李将军吃亏?”

    眼见田将军再次冷笑,逐渐加重了手中的力道,方伍连忙补充了一句,

    “我们都想岔了。这场大火,不是城中那些被策反的士兵干的,而是曹操的请君入瓮之计。”

    方伍不敢停顿,一股脑地丢出自己的想法,

    “如今想来,曹操断腿一事极为突然,恐怕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筹划。”

    听到重点,田将军就是再惊怒,也没有继续加重手劲,将方伍的脖子扭断:

    “说下去。”

    情况紧急,方伍只得长话短说:

    “方某也是不久前才察觉到这个问题——曹操并没有将新兵登记入册,我们一直以为曹操募得的新兵也就一千人出头。可实际上,曹操招来的新兵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

    方伍半真半假地说着,尽量将话题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

    “一千人与一千五百人……对数量不敏锐的人,一眼看不出端倪。曹操一开始就隐瞒了新兵的真正数量,将几百个最强壮的新兵藏了起来,暗中训练。”

    田将军扭眉听着,越听越烦。

    一直关注着对方脸色的方伍心中一突,话锋猛转,

    “但,将军无需担心。就算曹操这边多了几百个新兵,在人数上,仍是我们更胜一筹。何况,在与太师的对战中,曹操的兵甲早就耗损了大半,即使藏了一些箭矢,也数量有限,经不起损耗。只要我们能熬到箭矢用尽的时候,就算损失一部分‘耗材’,又如何呢?”

    说到“耗材”这两个字,方伍特地往几个畏畏缩缩的新兵方向扫了一眼。

    经方才那一轮乱射,跟来的五百多个新兵死了三十多个,每个人身上都插着一根到十根不等的羽箭。

    田将军接受了方伍的说辞,却还是对他深感不满。

    “那你为何不早些发现?刚才那一轮,要不是本将军反应快,早就中箭了。”

    方伍垂下眉眼,连声认错,坦诚自己的愚笨与不慎,眼中却折过一道恨意。

    田将军虽然对方伍深感不满,但他军中都是头脑简单横冲乱撞的人物,缺少智略性的角色,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将方伍这个“还算有几分脑子”的“智将”牵在手里,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这支成分杂糅的西凉队伍,将领与智士互相嫌弃,各怀鬼胎,却又不得不依靠彼此,继续合作。

    至少在表面上,两人还是惺惺相惜的模样。

    “方才是我误会了贤士。”

    田将军伸出大掌,拍了拍方伍身上沾染的灰,

    “接下来的行动,贤士可要多多费心。”

    方伍笑容牵强得像是便秘,满肚子邪火都堵在腹中,上不去,也下不来:

    “是方某仰赖将军才是。”

    ……

    在一处僻远的院落,曹操听完下属的汇报,转向一旁的黛衣青年:

    “正如先生所料,敌军看到火光,以为生了变故,马不停蹄地往这条主道走。他们被我们的弓箭手压制,不得不躲进两侧的巷子,借围墙掩护,不敢冒进。”

    端坐在曹操身旁的黛衣青年正是荀彧。

    “叛徒方伍跟随主公多年,知道主公在征讨董卓的战役中耗损过多,此刻必定缺兵少箭,他多半会让西凉军躲在墙后,让新兵作为试探的诱饵,用以消耗我们的箭矢。”

    这声“主公”在曹操听来,简直悦耳至极。

    不仅因为“主公”二字本身拥有的含义,更是因为——道出这句“主公”的荀彧乃是前任司空荀爽的子侄,年纪轻轻,就已拥有过人的见识与才能。

    初见的那天,曹操与荀彧聊了小半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