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河州再往西北就是湟州,那边是董毡的地盘,不归木征管。
王雱来西北的时间短,不知道这边打仗或者招抚番邦是什麽情况,这些天光听那边的战报都听呆了。
按照他的理解,招抚——招抚失败——武力招抚——成功或者失败,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得小半年。
要是中间再掺杂些朝中关于要不要接收番邦部落的争执,战线还能拉的更长。
看看秦凤路、不对、看看熙河路那边,不到半年时间直接扫平了洮州以及南山诸羌,打的吐蕃连抵抗的心都不敢再有。
狄将军刚过去的时候吐蕃各部还想联合起来派兵偷袭,大宋是深入吐蕃境内作战,如果能断绝大军後路,前头的军队就会断粮。
但是吐蕃人低估了狄将军的能耐,後路没断都不耽误他强抢吐蕃军队的军需来供应自家部队,後路被断那就是大宋版的破釜沉舟,不把对面全打趴下就绝不会撤退。
最後就是那波吐蕃部落的大本营被狄元帅率兵扫平,派去断大宋归路的那波也没能幸免,一方逃一方追,狄元帅沿途又攻克好些座城,刚刚好把所有能和木征打配合的城池部落都一网打尽。
你们吐蕃人……故意的?
他们大宋的军队这麽厉害的吗?
王小雱:呆滞.jpg
更离谱的还在後面。
狄元帅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50-260(第2/18页)
前面哇呀呀呀逮谁打谁,王大人在後面挑了好些个归降的番邦首领去声泪俱下的劝降。
刚柔兼济软硬皆施,愣是让木征麾下那些本来还想负隅顽抗的部落选择了缴械投降。
不确定到底是被前辈们声泪俱下的感动还是被大宋的军威所慑服,反正最後是降了。
还是带着城池投降。
木征的妻子儿女尽数被抓,只剩下他一个人率领残部幸免于难,如果不投降大宋的话,那就只能去投奔董毡。
他嘴上说着宋军欺人太甚他就去投奔董毡,事实证明他和董毡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宁可降宋也不会去投奔董毡。
木首领一咬牙一跺脚,最终还是降了。
王小雱:还能这样?
苏景殊表示:习惯就好。
王雱勉强回神,他感觉他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景哥,两千多里呢。”
大宋的西北防线也才两千多里,熙河那边一下子拓边两千里,那两千多里不光是土地,还有三十余万帐番人,这天大的功绩算下来还不得封个王高兴高兴?
苏景殊:……
别了吧。
封王那是给死人准备的,活人追求出将入相就够了,目标太大容易栽跟头。
自古以来异姓王都没有好下场,他们退一步追求死後封王。
大宋拿下河州後立刻和兰州连在一起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虽然董毡因此更加紧张大概率要搞事,但是王韶的开拓熙河计划依旧称得上大获全胜。
压力丝滑的来到了苏大人身上。
青唐吐蕃以唃厮啰的继承人董毡为主,木征是董毡之外势力最大的唃厮啰子孙,情况换算到西夏,大概就类似于灵州的党项部族带着城池归降,留下剩下的党项人守着兴庆府草木皆兵。
结果呢,大宋在吐蕃那边大获全胜,盐州这边依旧在练兵。
人比人气死人。
王雱已经升不起任何比拼的念头,“往好处想,至少我们让灵州的党项人惶恐度日草木皆兵了。”
苏景殊表情严肃,“不够,远远不够。”
不行,他们不能落後太多,得尽快将进度追上去。
苏知州回书房梳理头绪,心急容易出差错,进度得赶,但是不能因为赶进度草率进军。
让他冷静下来琢磨琢磨接下来到底该怎麽办。
……
大宋群敌环伺,敌人之间也会远交近攻打配合。
周边番邦蛮夷能一直作乱不光是大宋的问题,还因为打了这个旁边就跳出来另一个,敌人联合起来对大宋进行车轮战耗也能把大宋耗死。
要麽以和为贵,要麽就做好四面八方同时开战的准备。
大宋君臣不是傻子,也不是没有野心,要是能打他们早就打了,尝试失败才不得不捏着鼻子选择议和。
就是刚议和的时候还有重振雄风的野望,时间一长就没了奋斗的心气儿,如此一躺就是几十年。
好在大宋没有彻底躺平,
这次熙河动静大,其他地方也没闲着。
大宋若是联合吐蕃围攻西夏西夏肯定撑不住,西夏朝廷从内斗中擡起头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就想捣乱,奈何陕西沿边各州的兵都严防死守,愣是让他们一次都没能打过来。
西夏发现事情大条後立刻去找辽国商量,他们平时经常有冲突,但是在攻宋的事情上一直是合作夥伴,唇寒齿亡,西夏出事辽国也别想独善其身。
辽国皇帝再昏庸也知道现在不是他吃喝玩乐的时候,之前把稳定输送了几十年的岁币给弄没了,还明里暗里吃了那麽多亏,再不支棱起来怕是得被宋人骑到头上欺负。
然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