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奇被贬出京告终,官家亲自在朝会上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但是经过这次的风波,欧阳公对官场彻底失望了,他觉得他不适合做官,连上好几道奏章辞官不干。
这麽一尊大佛官家肯定不会放他离开,可污蔑陷害这种事情实在恶劣,他也不好强迫欧阳公继续待在朝堂,于是给他加了好些个只领俸禄不干活的虚职让他好好在家歇歇,什麽时候心情好了就和他说一声,他再安排别的职位。
京城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欧阳公想要山水之乐也没问题,城外的皇庄随他挑,只要不离开京城其他什麽都好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朝中靠得住的老臣只有他们几个,欧阳公辞官离开他可怎麽办啊呜呜呜呜。
官家言辞恳切到装可怜卖惨也要把人留下,欧阳公最终当然是没有走成,然而留在京城也和离开没啥两样,谣言过去後他就没怎麽出过门,一直借口养病在家看书编书。
苏景殊瞅了他爹一眼,据他所知欧阳公现在根本不见外人,连韩相公上门拜访都得提前打招呼才能进去,他爹这本事还挺大的。
苏洵扯扯嘴角,“因为你爹我是白身。”
他是白身,虽然平时会谈及朝政,但是朝堂争斗波及不到他,要是连他都进不去,京城怕是没几个人能进去了。
以家中私事诬告实在太恶心人,那件事情之後欧阳公的长子欧阳发就带着妻子离开了京城,如今欧阳公家中只有几个年纪尚小的儿女陪伴。
也不怪他心灰意冷到想要辞官,遇到这种事情的是他他也不相干。
世道对女子本就苛刻,那种谣言传出去让女方如何自处?
唉,怎会有如此离谱之事?亏那薛良孺还是个读书人。
苏景殊认真聆听他爹的教诲,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老觉得他爹和欧阳公是两辈人,但是算算年龄,欧阳公竟然只比他爹大两岁。
只差两岁!
第202章
*
小小苏语不惊人死不休,听的老苏没忍住又给了他一个脑瓜崩。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不说话没人把他当哑巴。
苏景殊讪讪笑笑,缩缩脑袋捂住嘴,乖的不能再乖。
虽然他爹和欧阳公只差两岁,但是俩人站在一起的确像两辈人。
看他们兄弟三个就知道他们爹也是个心大的,遇到事情首先从别人身上找毛病,有火当场就发绝不内耗自己,比起内耗他们家人更喜欢外耗别人。
平时有钱有闲,又有清心省事的儿女和才貌双全的妻子,心态还如此美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正常。
欧阳公那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00-210(第3/30页)
不一样了,官场起起落落起起落落,庆历年间被贬後在地方辗转十多年,再次被召回京时头发都白了。
回京後也没消停过,不是这儿出事就是那儿出事,文臣内斗耗心耗力,就算位列宰执也不能掉以轻心。
劳心劳力的活儿最消耗生命力,欧阳公还一身病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也很正常。
俩人一个显年轻一个显老,可不就看上去像两辈人。
苏景殊煞有其事的在旁边辩解,他不是嫌弃亲爱的爹爹比不过别人家的爹,他是在夸爹爹年轻,纵观整个京城,谁家爹五十多岁了还能像他们家爹爹这麽年轻有活力?
爹爹的日子多好啊,无事一身轻,路见不平提笔就喷,天知道他有多羡慕这种生活。
可惜他过不上。
老苏皮笑肉不笑,“你要是实在想过这种生活,爹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苏景殊立刻改口,“我还年轻,再过几十年就追随爹的脚步。”
也许不用几十年,什麽时候被贬到山沟沟里他就接上老爹陪他一起去下乡改造。
亲父子!同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苏洵白了他一眼,嫌臭小子在旁边耽误他办正事儿索性将人赶去门口站着。
眼不见心不烦,再在他眼前晃悠就不是两个脑瓜崩那麽简单了。
苏景殊老老实实去门槛上蹲着,托着脸看他爹忙里忙外。
这些事情平时都是娘和姐姐管,看爹手忙脚乱的准备节礼还怪好玩的。
苏洵:……
总感觉臭小子是在心里编排他。
父子俩各自在心里嘀咕,不说话效率高,待会儿要带的东西很快就收拾妥当。
上门做客要带礼物,眼下马上要过年,老苏准备的说是礼物其实更像年货。
欧阳修家里几个孩子还没他小儿子大,能忙活家长里短的长子长媳又为了避嫌离开京城,虽然还有个薛夫人在主持中馈,但是先前那档子事儿是薛夫人的堂弟搞出来的,家里的氛围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
之前过节前他也曾去看过,怎麽说呢,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连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敢随意打闹了。
苏洵点好礼单,将不省心的小儿子拎到跟前耳提面命,“待会儿不许说朝堂之事,大事小事都不能说,尤其是你那些戏本子,记住了吗?”
“记住了。”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可是爹,我不说欧阳公也知道吧?”
老苏瞥了他一眼,“你不说他可以当做不知道。”
苏景殊摸摸鼻子,“也是。”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