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第 27 章  清穿康熙四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圆月的光辉遮盖住了星芒,都说花好月圆,可为何形单影只呢?

    “公主,四阿哥来了。”

    禾苗的回话惊醒的丹卿,她往下看去,却见胤?正站在她的窗前,对着她挥手。

    丹卿有些惊喜,赶紧跑了出去,问道:“四哥你怎么自己过来了?”

    胤?将手里拿着的天鹅花灯递给丹卿,低声道:“额娘去中秋宴了,让我跟胤?玩儿,我不想理他,就偷偷溜出来找你。看,这花灯像不像你?”

    天鹅花灯伸着纤长的脖颈,有一种纤弱却又坚韧的美。

    丹卿将花灯提起来放在脖子边上,笑道:“我有这么长的脖子吗?”

    胤?也笑:“有的,你总是将头抬得高高的,以后长大了,脖子肯定也这么长!”

    丹卿不干了,伸手去捶他,胤?笑着躲闪,灵活的不让丹卿碰到分毫。

    不远处的角门外,胤?静静的看着嬉闹的兄妹两个,握紧了手里的兔子灯。

    “太子爷,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要是让皇上发现您偷跑出来,定然要生气的。”

    跟着胤?的太监压着声音劝道。

    胤?长出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兔子灯放在地上,然后转身而去,不再回头。

    挺好的,即便没有他,她也挺快乐。

    中秋节过后,秋风渐起,天气开始转凉。

    郭贵人的小阿哥满月的时候,并没有多隆重的满月礼,因为宜妃也快要生了。

    丹卿叫禾苗去了一趟翊坤宫,将她准备的贺礼送了过去。

    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在苏麻喇姑帮她备好的礼盒底下,她塞了一层金饼子。

    具体有多少丹卿也不会算,差不多就是她过生辰的时候收到的一半。

    她不知道郭贵人缺不缺钱,但没了她的份例,总是会比之前紧吧些,不会嫌弃金子太多的。

    丹卿始终对郭贵人心怀芥蒂,所以并不想再踏足翊坤宫,若是以金银能还清生恩,她愿意舍弃所有,卸去心灵上的枷锁,从此再不必惦记了。

    也不知道郭贵人有没有仔细看她送的礼物,总之金子送去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丹卿已经习惯了,并不怎么纠结,反正她也没想过要从郭贵人那里得到什么回报,做这些只求自己心安罢了。

    没过几日,宜妃临盆,为康熙又添了一个小阿哥。

    一个月的功夫,翊坤宫连得两子,倒是成了宫里的吉祥地,就连怀孕之后一向不怎么出门的钮祜禄贵妃都亲自前去贺喜,想借一借翊坤宫的喜气。

    只有德妃一如既往的“不问世事”,仿佛并不在乎生男生女一般。

    胤?私底下偷偷跟丹卿说,他希望德妃能生个阿哥,这样以后他就能专心只对佟佳皇贵妃好,不用再惦记德妃了。

    丹卿奇道:“可是德妃娘娘不是已经有六阿哥了吗?”

    六阿哥胤祚只比胤?小两岁,据传生而早慧,极为聪明,所以康熙才会给了他这么超凡的一个名字。

    祚,福禄也,亦为帝位。

    虽然康熙起名的时候取的是福禄的意思,但这另一层含义过于特殊,难免让人多想。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德妃在宫中一向低调,就连胤祥也几乎不怎么出现在人前,反正丹卿来慈宁宫这么久,是从来没见过这个六弟的。

    “六弟他,不一样,”

    胤?的表情看起来有些难过,“他跟我们不一样。”

    丹卿不懂胤?的意思,对这位大阿哥愈发的好奇起来。

    九月里的一天,丹卿照例在用早膳的时候跟大公主互相锻炼了一下嘴皮子,然后将大公主给气哭了。

    太皇太后忙着哄大公主,丹卿便自己出了门,往御花园里去看菊花。

    慈宁宫里也有很多菊花,而且都是挑着开得花最大的送来,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却又感觉过于刻意,像是画上的假花,没有天然的美感。

    丹卿想要一些尚未完全打开的花苞,带回来养着,去画每一天不同的姿态。

    从园子里回来后,康熙就命人给丹卿打造了肩舆,小小的一个,不显眼,却正好够她用,从此便再不必总叫人抱着走了。

    坐着肩?到了御花园,丹卿便要自己下来走。

    这个时节御花园里也是摆满了各色的菊花,却不像慈宁宫里的那么完美,有些尚未盛开,有些却已经耷拉了脑袋。

    丹卿也不着急,慢慢的挑着,看到合心意的就让禾苗绑上一条丝带做个标记,等都挑完再比较要哪一支。

    她这一路走着,选中的菊花不过三两支,走着走着走累了,丹卿也不想再纠结,便回头去找之前绑了丝带的,可却发现丝带竟然都不见了。

    这这这闹鬼了吗?

    丹卿有些发怵的抓紧禾苗,感觉十分不对劲。

    她刚刚分明亲眼看到禾苗绑好的丝带,怎么会一回头的功夫就不见了呢?

    禾苗也有点惊慌,正欲高声喊人来查看,就瞧见花丛中有一个人影在动。

    她立刻挡在丹卿的面前,握紧手里的花篮,正打算砸过去,却被丹卿抓住了。

    “好像是个孩子,"

    丹卿仔细张望着,“我瞧见他的辫子了。”

    大清的男子发型就是传说中的半个秃瓢一个长辫子,越小的孩子,剃光的地方越多些,比如胤?,现在留的辫子就只有细细的一缕,丹卿每次看见都想笑。

    而此时花丛里的人辫子竟然比胤?还要更细一些,所以丹卿才会只凭辫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