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断亲!乡亲们哗然,都觉得彭渊这要求出的有些不近人情,只是因为这事就断亲,是不是太过了一点。
韩木和余氏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茫然和绝望。终究还是逃不掉,要卖身为奴的地步。
竹锦咬了咬嘴唇,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家主这是在帮爹娘做决断。当乱不断,必受其害。他奶奶那种人,若是以后他们生活好起来了,肯定还会死皮赖脸的赖着他们一家。
“卖身为奴也好,进了城就是城里人了,哪怕是在有钱人家做奴仆,也好过在这地里刨食。”也有看透彻的,觉得跟老韩家断亲没什么不好的,他韩木都净身出户了,好歹跟着彭管事能有口饭吃。
“你这话说的,卖了身就是奴籍了,往后啊,家里的孩子都不能科举,这辈子也算是没盼头了。”也有不赞同的。
“死了也不用科举,先活下来再说吧!”
那人想了想韩木家的处境,觉得这话没毛病。
看了一场大戏的村民纷纷散去,要卖地的去村长那边做登记,只等收了粮食来拿卖地钱。
周遭村民的对话,韩木和余氏都听的一清二楚。大伙说的没错,先考虑怎么活下来吧!两口子对视良久,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
相较于韩木两口的茫然和不知所措,竹锦当下是开心不已,虽然卖身到彭府听着是当下人,可家主很好,也不会动不动就打骂下人!能吃饱穿暖,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家人能都在一起,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彭渊满意地笑了笑,对韩木说,“等下就请村长做个见证,你们夫妇二人签下卖身契约书。以后就是彭府的下人了,让竹锦带着你们先熟悉府里规矩。断了亲,可就不能再和你们家那些阿三阿四来往了,若是被爷发现私下偷摸来往,那可是要被发卖出去的。”最后的话,是彭渊用来敲打韩木的。
两口子听彭渊这么说,连忙点头,表示记下了,并保证一定不敢。
彭渊挥挥手,让他们回去收拾行囊,还说竹锦也可以跟去。
竹锦开心的拉着父母的手往以前的家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着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又跟爹娘夸赞着彭渊的好来。
等他们一走,彭渊立马歇下气势来,又恢复了那个文文弱弱人畜无害的书生模样,看的一旁的韩二目瞪口呆。
韩二觉得不论是看了多少次,每回彭渊端起架子,他都觉得对方变得高不可攀起来。
“韩二哥?回神啊!”彭渊伸手在韩二的眼面前挥了挥。
“啊?”韩二赶忙回神看他,下意识的说话又开始小心翼翼起来。“怎么了彭兄弟?”
“噗呲,韩二哥你又在想什么呢?该不会是不想请我吃饭了吧?”彭渊坏笑的看着他。
韩二憨憨一笑,挠头,“彭兄弟说的哪的话,我这就回去准备。”
彭渊摆摆手,先去跟村长打个招呼,表示自己不急着拿地,等粮食作物成熟了,他就拿钱来换地。要是有反悔不卖了的,他也不强求,只要村长把山上那块地留给他就行。
村长点头表示就按彭渊说的做,等日子再往后靠靠,估计会有更多的人家会卖地也说不定。
得到村长肯定的答复,彭渊开心的跟韩二勾肩搭背的走了。
一旁还有登记没走的村民,私下开始窃窃私语,都说韩二家的发达了,城里来的管事都跟他称兄道弟。
而另一边,韩周氏回家后摔盆摔碗的咒骂大儿子一家,吓得两个五岁的孩子躲在草堆后面不敢回家。
韩栋静静的听着奶奶咒骂,一声不吭的把家里的农具都整理好,他从地里浇水回来,在村长家偷偷的听了一耳朵,得知爹要跟奶奶分家,就赶紧先回来。他怕奶奶拿弟弟妹妹们出气,就先让他们躲出去了。
“一家子的丧门星,就知道哭哭哭,也不知道你娘平时怎么教你的,做点事情笨手笨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烧个饭都烧不好,真把自己当成闺阁小姐了!”
十二岁的韩花儿躲的慢了点,被韩周氏逮到骂的直哭,一会被嫌弃饭做的难吃,一会被骂烧个饭用那么多柴火,总之哪哪都不顺眼。
“那两个小的又死哪去野了?一天天的就知道玩,隔壁二虎才六岁都知道帮家里干活。”数落完大的,数落小的,韩周氏在家发疯,也没人来劝劝她,周围的邻居都习惯了她时不时的撒泼。
竹锦跟着爹娘刚到家门口,就听韩周氏骂骂咧咧的数落,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想起家主说的,‘自己是庄子上培养的管事,要拿出气势来’,于是学着彭渊的架势,一脚踢踹开大门。
“要死啊!开个门弄这么大动静!”韩周氏从屋里冲出来,一看是竹锦,一肚子脏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你还来干什么?你爹不是说了他给你银子么!”
“小爷我来不是要你银子的,带着你那点棺材本滚远点。”竹锦悄悄捏紧因为紧张而发抖的双手,镇定自若的回了一句。“他们已经卖身给我家家主了,小爷来监督他们一家,省的人跑了。”言罢,催促着韩栋找人。“赶紧的把你家还有的人找回来,我家家主还等着回话呢!”
韩栋点点头,出门找弟弟妹妹。
韩周氏得知大儿子一家最后到底还是卖身给彭管事家当奴才后,嗤笑一声,倒也没说别的。“你们赶紧收拾收拾走人,屋里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带走。”还在门口仔细的看着,生怕大儿子一家偷偷带走东西。
余氏忍着雀跃的心情对韩周氏说,“娘,我们屋里那个箱子是我的陪嫁,我想要带走。”
韩周氏不屑的摆摆手,那就是个破箱子,她偷偷翻过,里面除了几件破衣裳和一些手帕,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带走,我不要你的东西,省的你们在外面乱说我克扣儿媳的嫁妆。”
余氏应下了,拉着女儿回屋,收拾了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收拾的,无非就是一家子的几件衣裳。婆婆把持家里中馈,平时他们攒不下几文钱,每每自己接点绣活,到最后还要上交银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