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南诏国深秋的清晨,薄雾缭绕在宫殿飞檐间,为鎏金铜瓦蒙上一层朦胧纱幕。萧景川手持一卷《西靖风物志》,在书房的檀木椅上静坐,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微微颤动。顾琉璃轻推门扉,绣着并蒂莲的裙裾扫过门槛,她望着丈夫专注的侧脸,轻声问道:“又在看西靖国的典籍?可是想起江佑安那孩子了?”
萧景川合上书卷,目光投向窗外盘旋的白鸽:“前日收到佑安的密信,说西靖国新修了运河,贯通南北漕运。他邀我们前去观礼,倒勾起了我对往日的回忆。”他指节轻叩案几,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当年我与大哥真的有意思。”
顾琉璃走到他身旁,指尖拂过书案上的青瓷茶盏:“若真要去,需早早筹备。西靖国路途遥远,又是隆冬时节,一应御寒之物、随行御医都得安排妥当。”她想起贾小妍初嫁西靖时,自己亲手为她缝制的嫁衣,眉眼间染上温柔笑意,“也不知小妍在西靖过得如何,上次来信说小皇子已经会牙牙学语了。”
两人商议至晌午,终于敲定行程。萧景川传召礼部官员,命其准备国书与赠礼,又着内务府赶制貂裘锦被;顾琉璃则亲自清点宫中珍藏的南诏特产——普洱贡茶、螺钿漆器,还有几匹刚织就的云锦。“把那对翡翠鸳鸯摆件也带上,”她指着檀木匣对宫女说道,“就当给小皇子的见面礼。”
半月后,一支插着龙凤旗的车队驶出南诏都城。萧景川与顾琉璃乘坐的雕花马车缀满红绸,车辕两侧的铜铃随着车轮滚动发出清脆声响。车队途经两国交界的苍梧关时,西靖国早已派来的接应队伍在此等候。为首的将领捧着江佑安的亲笔信,信中写道:“已命御膳房备下南诏风味宴席,望二位速速前来,共赏运河盛景。”
踏入西靖国境,萧景川掀开马车帘幔。只见道路两旁的梧桐树皆挂着红灯笼,树上系满祈福的红绸,百姓们夹道欢迎,孩童们举着自制的纸鸢追着车队奔跑。“佑安这孩子,倒还记得我喜欢热闹。”他笑着对顾琉璃说,眼中泛起欣慰的光。
抵达西靖皇宫那日,漫天飘起细碎的雪粒。江佑安身着玄色龙袍,与贾小妍立于宫门前等候。贾小妍的鬓边别着南诏特有的珊瑚珠花,怀中抱着粉雕玉琢的小皇子。“义父、义母!”她快步迎上前,眼眶瞬间湿润,“终于盼到你们来了。”
顾琉璃紧紧握住贾小妍的手,细细打量她的眉眼:“瘦了些,在西靖可还习惯?”话音未落,小皇子突然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抓住顾琉璃的披风流苏。“瞧这孩子,倒不认生。”萧景川笑着伸手逗弄,小皇子咯咯直笑,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宫墙间。
江佑安亲自为二人引路,穿过重重宫阙。新修的运河自皇宫西侧蜿蜒而过,河面结着薄冰,冰下涌动的水流在阳光折射下泛着粼粼波光。“这运河耗时三载,如今贯通五州,漕运效率提升数倍。”江佑安指着河道旁的石舫,“特意命人仿造南诏的画舫样式,明日便邀义父义母登船游览。”
晚宴设在御花园的暖阁内,鎏金炭盆将室内烘得暖意融融。席间摆满西靖与南诏的特色菜肴,既有西靖的烤全羊、翡翠豆腐,也有南诏的酸汤鱼、鲜花饼。贾小妍不住地给顾琉璃夹菜:“义母尝尝这个,我特地让御厨按南诏的做法烹制的。”
酒过三巡,江佑安举杯起身:“当年若无义父相助,西靖难以平定内乱。如今两国互通有无,百姓安居乐业,这杯酒,敬我们的手足之情!”众人一饮而尽,窗外的雪愈下愈大,却丝毫未减屋内的热烈气氛。
夜深人静时,顾琉璃与贾小妍在寝殿促膝长谈。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两个交叠的影子。贾小妍诉说着初到西靖时的忐忑,以及与江佑安共同治理国家的点点滴滴;顾琉璃则分享着南诏后宫的趣事,还有小太子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真想带小妍回南诏看看,”顾琉璃轻轻搂着她,“南诏的木棉花该开了。”
萧景川与江佑安则在书房秉烛夜谈。案上摊着两国的地图,江佑安指着边境一处标注:“此处新设互市,南诏的茶叶与西靖的铁器在此交易,百姓们都称这是‘兄弟市’。”萧景川抚须大笑:“好!好!如此下去,何愁两国不兴?”
接下来的日子里,西靖国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萧景川与江佑安登上运河画舫,听船工唱起新编的船歌;顾琉璃带着贾小妍穿梭于市井,在绣坊挑选绸缎,在茶楼听评书先生讲述两国交好的传奇故事。小皇子被乳母抱着随行,每到热闹处便挥舞着小手,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离别的那日,江佑安与贾小妍送至十里长亭。小皇子哭闹着要顾琉璃抱,顾琉璃将他搂在怀中,轻声哼唱南诏童谣,直到他沉沉睡去。“待来年春暖花开,我们再相聚。”萧景川握着江佑安的手,“西靖若有难处,只管开口。”
马车缓缓启动,萧景川与顾琉璃透过车窗回望。江佑安与贾小妍仍立在风雪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诏国都城的深秋,寒风裹挟着枯叶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儿。苏瑶挎着装满绣品的竹篮,沿着蜿蜒的小巷往绸缎庄走去。篮中是她熬了几夜赶制的牡丹绣帕,细密的针脚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绣帕边缘还缀着几颗圆润的珍珠,是她特意从微薄积蓄里拿出钱购置的。
“让一让!让一让!”尖锐的呼喊声突然从街角传来。苏瑶抬头,只见一个七八岁的红衣小女孩跌跌撞撞奔来,发髻散乱,裙角沾满泥污,身后紧追着三个凶神恶煞的壮汉。小女孩慌不择路,一头撞进苏瑶怀里,冰凉的小手死死揪住她的衣袖:“姐姐救我!他们要抓我去卖掉!”
苏瑶心头一紧,本能地将小女孩护在身后。为首的壮汉满脸横肉,刀疤从左眼斜划至嘴角,他狞笑着逼近:“识相的就把人交出来!这丫头是李员外家逃出来的,我们兄弟追了三条街!”
“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你们还有王法吗?”苏瑶声音发颤,却将小女孩搂得更紧。她瞥见巷口有个肉摊,摊主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握着屠刀朝这边张望,心中顿时生出一计。
“我认得你们!”苏瑶突然提高声调,指着壮汉身后,“大理寺的官差就在那里!你们拐带良家幼女,这次逃不掉了!”三个壮汉下意识回头,苏瑶趁机拽起小女孩的手,朝肉摊方向狂奔。肉摊摊主愣了一瞬,立刻心领神会,挥舞着屠刀大喝:“站住!竟敢在老子地盘撒野!”
壮汉们反应过来时,苏瑶已拉着小女孩拐进另一条巷子。寒风灌进喉咙,她咳得直不起腰,却不敢停下脚步。小女孩边跑边哭:“姐姐,他们说要把我卖到烟花巷……”苏瑶的眼眶瞬间湿润,想起自己幼时父母双亡、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日子,若不是靠着刺绣手艺艰难求生,又怎知人间冷暖?
七拐八绕后,两人躲进一间废弃的柴房。苏瑶脱下披风裹住瑟瑟发抖的小女孩,轻声安抚:“别怕,有姐姐在。能告诉姐姐,你怎么逃出来的吗?”
小女孩抽噎着讲述,她本是李员外家的丫鬟,因撞见夫人与管家私通,被诬陷偷东西。夫人怕事情败露,便买通人贩子要将她除掉。“我趁他们不注意,咬了看守的人一口,翻墙逃出来的……”小女孩哽咽着,“姐姐,我不想死。”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