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隔壁衙门跑来听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一顶顶高帽戴到众人脑袋上,一时之间,不是若有所思,就是面上不好看。
“这话从侯爷口中说出来,怪有意思的,你们侯府的孝心啊……”
外头传来如此一句。
定西侯听见了,脸上一黑。
一眼看去,人群中也没找到具体是何人,但八成就是那些与他政见相悖、或是平日就有嫌隙的,借此落井下石嘲笑他。
他要脸,自然不满,但再不满,也不是吵架的时候。
想想阿念,想想阿薇,定西侯深吸了一口气、又徐徐吐出来,长叹一声,道:“吃一堑长一智!
我以前真是想得少了,觉得儿女就该听父母的话,忽略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尽孝的方式,我一味大包大揽,只会弄得更糟。
我当爹的管儿女都管出差池来了,我们当臣子的、管皇太后的儿女尽孝心,配吗?”
做臣子的可以劝诫进言。
但当臣子的称“爹”……
疯了吗?
有人暗骂定西侯胡搅蛮缠、偷梁换柱地在这儿把事情复杂化了,也有人暗自审视他、这位领兵打仗的武将怎么突然口才有长进了。
口才这东西,占理有占理的辩法,搅水有搅水的浑言,又不是公堂上论真理,废话连篇能把对手说晕了、那也是能耐。
定西侯今儿水平大涨。
定西侯可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的目的就是尽快促进此事。
有人酸溜溜地道:“侯爷府中那对联,是原配夫人留下来的吧?好在是得了皇太后青睐,否则也不晓得能不能留到今日了。”
定西侯老脸一臊,硬着头皮道:“是啊,她写得一手好字,只是没得及交给子女,他们的字随我,能看、但难登大雅之堂。
说来我那外孙女喜欢书法,借着书道会,正好能多看看、多学学。
唉,王大人、于大人,你们的字好,到时候可千万别藏拙啊!”
定西侯点了几位,一时间热热闹闹的。
有人便是有些意见想法,也不好再追着定西侯戳心窝了。
反而是手上有些本事的、家中有藏帖的,纷纷动了心思。
定西侯要拓对联,我家也有皇太后夸赞过的字,我也拓了送去!
待下衙时分,消息传到镇抚司,各处差不多已经统一了意见,从“能不能在相国寺办”进展到了“如何操办布置”上了。
沈临毓抿了口茶,呵地笑了声:“比预计得快些。”
穆呈卿凑过来问他:“章少卿会上钩吗?”
“有人会上钩。”沈临毓慢条斯理道。
上钩的人,自然是安国公夫人。
她本经常到访相国寺,对里头各处规制十分了解,一听承平长公主提议了水陆道场,立刻往公主府递了帖子。
长公主二话不说就给她拒了。
安国公夫人看到退回来的名帖,心里发虚:还为上回的事情恼着呢!
是,那事怪她自己。
她当时以为长公主定然看不上那余如薇,又管不住郡王爷三五不时往广客来跑,试问哪位母亲愿意自己的宝贝儿子给别家女儿抬轿的?
何况论出身论能耐,都是郡王爷高高在上。
后来安国公夫人想转过来了,长公主那恐怕是维护、是不愿意别人说话,可那不是迟了一步嘛。
近来她捏着鼻子、努力和陆念母女交好,也是为了缓和长公主那一头……
谁知道,帖子还是被退了!
安国公夫人委屈得不行,又不能就此放弃,只好打听了长公主到访相国寺的日子,赶紧来等着。
承平长公主的车驾到了山门。
说的是轻装简行,只为商讨定夺,因而人员简单,陪同的礼部官员也只有三五人。
安国公夫人作为超一品国公夫人,陪笑凑上去,还是得了在长公主跟前说话的机会。
“真巧。”长公主瞥了她一眼。
安国公夫人讪讪:“您知道的,我有两个儿子在寺中摆了往生牌。”
长公主应了声,倒是给她留了体面,让她跟着一道转转。
安国公夫人顿时来了劲,仔仔细细向长公主介绍相国寺。
长公主边听边看,时不时与礼部官员、住持大师商量几句。
“这里办道场倒也宽阔,敞亮些,佛音佛言能让寺外都听见。”
“我想尽量多征集一些书法,好的画作也可以呈上来,这儿多做一些展示,避风避雨是最要紧的,莫要毁了东西。”
“还要多备些桌案文房,让人现场临摹、书写,不止是公侯伯府、官宦世家,京中读书人有书院、衙门的背书都可以来。”
安国公夫人捧着:“您真是一片孝心。”
“长公主原本还想让更多的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