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没记错,就在后背。”陈平德坚持道。
九环和陌露对视一眼,颇有些得意,习武之人,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莫不是内伤?”陈二爷问。
陈琰都笑了。
陈三爷有些抹不开面子,开始定调子:“听来听去,不过些许口舌之争。同族兄弟械斗,怎么说也不应该,去祖宗牌位前罚跪两个时辰,以儆效尤。”
说完,还象征性的问陈老爷:“族叔,您看这样可行?”
陈老爷看向陈琰,行吗儿子?
陈琰道:“就依族兄。”
陈老爷自然没有异议,反正挨罚的又不是他孙子。
族人尽散,几个族亲围着陈琰说话,林月白怕陈三爷再找麻烦,带着两个丫鬟先行离开,陈老爷和平安远远地坠在后面,平安还在意犹未尽的左顾右盼:“这样就完了?”
“不然呢?”
“陈平德还没说清人是怎么死的,祖父,这里面有隐情啊,有隐情啊。”平安急道。
“这个案子嘛,当年大家就觉得有隐情……”陈老爷回过神来,对平安道:“哎呀,人家亲兄弟都不想蹚浑水,你问那么多作甚?”
“您就跟我说说嘛,两年前发生了什么事?陈平业为什么要杀人?”平安问。
“小小娃儿别打听这些死啊活的,当心夜里做噩梦。”陈老爷又道:“陈平德说的那些话,回家后一个字也别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11、第 11 章(第2/2页)
等乡试之后再说。”
说罢,还让平安拉钩。
平安不情不愿的跟祖父拉了钩,一路沉默。
他想到《奸臣录》中的记载,南北两陈在陈琰入阁后冰释前嫌合二为一,迅速发展成地方一霸。
陈平业、陈平德这两兄弟,十年之后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纨绔恶少,他们带领族里的其他兄弟欺男霸女、鱼肉乡里、囤积居奇、兼并田地,不知祸害了多少无辜百姓,连地方官都拿他们没辙。
而陈琰远在京城,公事繁忙,鞭长莫及,几次写信请族中长辈整饬,都收效甚微,因为每一位族亲都是他们为患作恶的受益人。
最终,这些恶行被地方官上书揭露,打响了打倒陈琰的第一枪。
书中甚至提到过,一切的起因是景熙十四年盛安县发生秋汛,连天暴雨从陈家门前的河道里冲出了一具骸骨,经过调查,是被陈家兄弟所害……
平安很想知道,这两件事是否存在联系,他需要将案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再把书中提到的信息理一理。
陈老爷见他绷着小脸,为了哄他开心,主动提出:“天色尚早,你要是没看够热闹,咱们去祠堂继续看。”
“好啊!”平安欣然同意。
陈家祠堂居于巷北,为体现公平,族学便设在了巷南。
祠堂有三间外门,日常只走侧门,正大门只有年节祭祀和族中商议大事的时候开启,内里只有一间正厅,供奉着高、曾、祖、祢四世的神主龛。
因北陈家出了进士,重新修建过,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
只见他的族兄们被发落到这座厅堂之中罚跪,各个鼻青脸肿,衣衫凌乱,不知道的还以为陈家发善心收容了一批流民呢。
更让平安惊讶的是,才一会儿功夫,就有好几个下人进进出出,送饭的,送衣裳的,送伤药的,还有送软垫的……上演着一幕幕“慈父慈母出败儿”的经典戏码。
看祠堂的宋叟像瞎了一样,守着一截计时的线香,靠在门口打盹儿。
“呦,老爷。”宋叟看到陈老爷,忙是站起来,搓了搓脸。
不论陈三爷为人有多强势,陈老爷名义上还是祠堂的主祭,负责日常管理的司事有二,两家各一人,一户一年轮流担任,眼下这两人也不知跑到了哪里。
平安微叹口气,他来自现代又是孤儿,对宗族没什么概念,如今不一样了,他宗族观念极强,因为这群娇生惯养、一盘散沙、非蠢即坏的家伙,是跟他荣辱与共的人啊!
正在出神,不知什么时候,祠堂里头又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只听陈平继道:“我堂叔可是院试案首!”
陈平德道:“院试算个蛋,我四叔公还是进士呢,在京城做官,王府官。”
陈平继又道:“我爹说王府官最没前途了,难怪五十几岁还是个六品。”
“六品怎么了,你考一个试试?”
“用不着我亲自去考,我堂叔迟早中进士。”
“你当进士是买萝卜,听说隔壁镇有个老头儿,小的时候也是神童,考举人考了四十多年,中举后都疯了。”
“我堂叔绝不可能。”
……
没救了,这就是陈家的新生代,吵架都吵不到点子上。
平安拽拽祖父的衣袖:“他们在祠堂里大声喧哗。”
“听见了。”陈老爷道。
“您不管管啊?”平安都替他着急,好歹也是名义上的族长。
陈老爷摇摇头:“你曾祖父刚过五十就去世了,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