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第 3 章  咋办?我爹是奸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3、第 3 章(第1/2页)

    盛安地处江南,五月中旬便感受到暑热的侵袭。

    大人们都换上了缫丝夏衫,桌上添了四个冷盘,丫鬟们吱呀吱呀地拉着手摇扇,为闷热的天气带来一丝凉意。

    今天全家为平安庆生,刘婆婆特意做了他最爱的葱汁儿腐皮虾包,外皮炸的酥脆,虾仁嫩滑,包成特别小的一只,一口一个刚刚好。

    等待长辈入席的时间,平安坐在角落里凿冰,用花茶碎冰打底做梅子桑葚饮,是娘亲最爱喝的。

    家里人口不多,平安没有叔伯,两个姑母都已外嫁,陈琰和林月白夫妇又只有平安一个孩子,不免有些冷清。

    陈琰向来惜字如金,备考期间尤其如此,林月白在公婆面前也不多话,婆婆性格强势,家里家外一把抓,她索性少说少做,小说话本不比族产账目有趣?

    陈家人因性格太过互补显得格外和睦,可这和睦之下又不免透着点沉闷无趣,饭桌上一般只有陈老爷和平安抢着说话,老爷子一生没什么本事,唯独话特别多,常在饭桌上说些或冷或热的玩笑,让气氛活跃一些。

    陈家毕竟不比世家大族,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平安又特别捧场,总能将气氛调动起来,今天也不知怎么了,大好的日子,心不在焉的样子。

    陈老爷试探着问:“乖孙,你要是不喜欢‘平安’这个名字,祖父帮你改回来?”

    全家将目光看向他。

    平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倒也不必。

    林月白有些担心地抚上他的额头:“儿啊,可是哪里不舒服?”

    他挤出一个好看的笑:“娘,没事,逗你玩呢!”

    席上的气氛便又活跃起来,刘婆子将一小碗鸡汤面搁在他的面前,面条裹了蛋清,擀得细细的,铺上鸡丝和青菜,还卧了个荷包蛋。

    平安劝自己打起精神来,毕竟吃完这碗寿面,他就整整四岁了。

    四岁,正是奋斗的年纪,绝不能选择安逸,绝不能摆烂颓废,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全家的命运。

    ……

    改变命运第一步,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以前他太年轻,出门只看吃食、玩具、璀璨的灯火和热闹的杂耍,贪吃贪玩,无忧无虑,从未主动观察过周遭事物。

    借着祖父要带他去街上买几样生辰礼物的机会,他打算先从陈家巷入手。

    出门前,祖母叮嘱他们:“别走远,少吃零嘴,早些回来。”

    那神态仿佛在叮嘱两个孙子。

    “知道啦!”平安应一声,跟着祖父出了门。

    他们沿着陈家巷一路往北,穿过石板小桥,桥头立有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这牌坊从平安记事起就存在,很有些年头了。

    他在桥头驻足,望着那刻有几串人名的牌坊问:“祖父,这是做什么的?”

    陈老爷将他抱起来扛在肩上,教他念牌坊顶端的三个大字:“举,人,坊。”

    平安眼睛一亮:“我知道了,上面刻的是咱们陈家中举的族人。”

    “呃——”陈老爷有些尴尬地干笑两声:“是他们北陈家中举的族人。”

    平安四下张望,只见一条小河将陈家巷斩为南北两段,北陈家聚居在小桥以北,南陈居南。

    陈家是整个盛安县的奇葩,一个祠堂供奉两本宗谱,房屋、田亩、坟地、店铺……所有产业账目都分的清清楚楚,正旦祭祖,你家寅时我家卯时,祭两次,甚至两家孩子在同一个族学开蒙念书,摆放桌椅都隔着一条宽宽的过道。

    北陈家人才辈出,立在桥头的“举人坊”便是佐证,平安回头,看向他们南陈家的地盘,没有任何牌坊、石碑,光滑溜溜的青石板直通尽头。

    陈老爷更心虚了,小声道:“别往那看,还没考出来呢。”

    平安反问:“一个也没有?”

    陈老爷道:“你爹这不是在考了么。”

    南陈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拢共考出了两个秀才,一个是陈老爷的幺弟、平安的小叔公陈敬时,另一个就是陈琰。

    陈老爷显然不想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没等他接着发问,便拉着他快步穿过了牌坊。

    平安还小,不能完全理清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祖父,明明是一个宗族,为什么要分成南北两家?”

    “这个啊,说来话长。”陈老爷娓娓道来。

    原来陈家祖上两兄弟互生龃龉,分居两岸,各为生计,北陈的祖上倾尽家产读书科举,南陈的祖上将家业打理的蒸蒸日上,从那时两家便拉开了“士”与“商”的差距。

    南陈族人虽富,却因朝中无人,处处比北陈矮上一头。

    人常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朝中无人就像待宰的羔羊,偌大的家业可以在顷刻间化为灰烬。因此在太平世道,但凡有些实力的家族都会不遗余力的培养子弟读书入仕,入仕后再凭借官身回馈家族,使其更加兴旺显赫。

    前年,北陈家出了件命案,新婚三日的新娘死于非命,北陈家的陈三爷利用官场人脉迅速摆平。

    死者偏偏是平安小叔公陈敬时的内侄女,也就是亡妻孟氏的娘家侄女。陈敬时哪肯善罢甘休,替死者代写诉状诉明冤情,反被提学道以“挑唆讼事,从中取利”的罪名褫夺了生员身份,南陈家唯二的两个秀才也折损了一个。

    两家的关系跌入历史新低。

    如今两家表面相安无事,其实心里都在较劲,因此陈琰科举,对整个南陈意义重大。

    在族人眼里,陈琰中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把整个家族的未来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