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己入宫,才见着送信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么看,乡君果然是自己的福星,一封稚子般的信件,能引来皇父开心。
看来不用多久,自己就能离开京师,荆南乡君这名号也能换一换。
乡君送来的信件,全篇都是公主好,我好,县令好,皇上好,绥朝好。
还有吃饭香,睡得香,辣椒香,鸡子香,兔丁香。
想来是能用的词都用上了,好写的字也被乡君来回写,还费里巴拉的介绍自己的乡君府。
乡君来自乡野,喜好种植,她的乡君府,与别人不同。
信中说了,之前,一位孺人送她葡萄苗,叶子枝条长的很好,至今没有结果。
她准备将葡萄种到乡君府中,看能不能结果,也不负孺人的心意。
听说那葡萄好吃,是专门供给宫中的,要是自己种出,也给圣上公主送去。
看信时,皇父还说着,不就是一株葡萄,还值得她巴巴的带走,想来是上了心的。
这次的回信,安乐长公主写完之后,先交给皇父查阅,信使带着不少圣上、公主的赏赐去了江夏郡。
其中就有各种稀罕植物,大部分来自圣上和安乐长公主,少部分是其余皇子赠送的。
在信中,乡君就求了安乐长公主,有什么稀罕的,好吃的种子,给她送点,她要种在乡君府里。
正好等下次信件送来,也要开春,可以直接种在乡君府里。
算不上出格的请求,圣上和安乐长公主一句话,乡君就收到了几大马车的种子和枝条。
公爷这边,又又又收到安乐长公主暗示,就去信问了圣上,决定盖那五进的乡君府。
荆南县太偏远,他在皇家里面资历浅,下次有事,还是自己来,不逾矩的情况下,还是一步到位。
在冬日时,公爷就经常坐马车去大刘乡,与乡君商讨乡君府布局。
在冬日结束前,这事有了结论,公夜班报上去一版乡君府图册。
依着乡君的意见,最后一处院落用来安置奴仆,中间三进则是乡君独居,一进院落作为则是待客之处。
乡君平日住在三进的院落中,而三进院落与二进之间和四进之间都有大花园。
前花园用来种花,后花园用来种菜,后花园偏僻的地方,乡君还养了鸡兔,挖了池子养鱼种藕。
公爷让画图的匠人避重就轻,上面没为难,禀明圣上后,一趟趟送匠人和材料来荆南县。
等第二次收到安乐长公主的信件,乡君府已有外墙,把乡君府围起来,匠人紧锣密鼓的在里面忙碌。
安乐长公主的信件,跟着几大车的东西。正好乡君喜欢的,就直接种在乡君府内。
其余的,种在乡君买的庄子里,也没浪费。
按照公爷劝说的,乡君府代表朝廷的门面,不能太过肆意。
一些东西,乡君喜欢,不如在城外买个庄子。
后花园里,种的东西都是不影响乡君府美观的,几棵辣椒树,在匠人的安排下,也不违和。
要说怎么将湘君府邸修的大气辉煌,匠人们是信手拈来,现在乡君的这些要求,对他们来说颇为为难。
这可是乡君府,按照上面的暗示,等乡君府落成,牌匾上是有封号的县君府。
县君府的规格摆在那里,谁要是以次充好,可是人头落地的大罪。
跟乡君商议了许久,又有乡君通融,买了一个庄子,房子才动土。
这是耗时间的活,上面催的急,工匠们没有休息一天,大半年时间就落成。
乡君府建成,圣旨跟着到了,荆南乡君成了护国县君,护国县君府这五个字,是当今亲笔。
圣旨下来,这事才传回京城,已成定局,谁也没有底气让圣上收回。
春日初与胡国在边境谈判,十二皇子借着手里的三人,谈足了条件。
这次,轮到胡国年年上贡,为期十二年,以交两国友好。
护国县君的名字,在绥国知道的不多,在胡国,倒是家喻户晓。
圣旨到时,已是秋日近冬日,护国县君入宅之喜,江夏郡郡守,安乐长公主,携百官前来祝贺。
当天的热闹,在荆南县来说,前所未有。
护国县君府大,在荆南县县城外,有专门的官道引过来,不少百姓都来沾沾喜气。
其余百官,在第二日,便匆匆离开,他们回去,还要写贺表上京。
安乐长公主皇兄在荆南县,就在护国县君府歇了两日,护国县君府亮了两晚。
因封为护国县君,上面又送来宫女八名,太监八名,并家生子两家。
手里这批人已经用熟了,依旧与之前一样处理,以老带新。
从住进护国县君府往后,小小的荆南县困住了护国县君和县令。
从六十九岁到七十九岁,整整十年,护国仙君没有踏出荆南县一步。
那位与护国县君不太亲近的县令,这十年政绩不错,在荆南县十几年,没能再进一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