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家伙一起分分。
也用不上文钱,一把青菜,山里采的一些草药,都可以,辣椒面换出去,也留个清静。
刘婆婆家里这一天热闹的跟过年一样,大家伙一想,辣椒面只有这么多,县里的游商也走了。
剩下的辣椒面给谁不给谁,谁落下都不好,也让刘婆婆为难,不如凑凑菜,大家一起吃,就当是过冬至。
“这事全凭自愿,愿意的人家,就回去打酒打菜,拿米拿面,咱们也尝尝刘婆婆的手艺。”
组织者,是闻讯赶来的乡正,马上年底了,能组织乡民一起热闹一次,也能将这件算在自己功绩里。
“没事,大家不用拘束,该怎样就怎样,回家准备起来,明年里正推举时,我会多考虑。”
这事不知道,大家热闹过后也就过了,既然知道,那可就免不了做做文章。
将时间定在十日后,乡正吩咐下去,单独找上了刘婆婆。
“刘婆婆,这事做的匆忙,没提前说好,还请明天辛苦些,几个大菜就请你来把关。
届时,我会请其他乡邻的乡正过来一聚,县里的大人,也会送上请柬。”
大家都大差不差,怎么看你的功绩,就是做出事来。
乡正在大刘乡待了近五年,若想再进一步,必须把握住明年新县令上任的机会。
没把握住,就只能等下一位县令,五年十年都有可能,也许就再大刘村乡正的位置上蹉跎一生。
“大人,民妇的手艺只是小打小闹,若是请其他大人,为何不去县里找肆厨。”
“刘婆婆,这事不用担忧,我自有打算,再者,你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
这次能有如此机会,本官还要感谢刘婆婆成全,等十日之后,宴会结束,本官定会记你一功。”
请县里肆厨来,那为何不直接选在县里,这事,只有定在大刘乡,才能写上百姓自发请愿。
“刘婆婆的担忧,本官都知道,不必着急,等我回去与夫人商量,过两日,会着人过来。”
乡正有信心,十日后,自己定能得偿所愿,这是天助。
别的同僚还在为冬日过冬之事发愁,只有大刘乡在自己的治理下,百姓富足,还能腾出粮食一起欢聚,这是多大的对比。
乡正一来,小侄曾孙女就躲进房里,其他还在高谈阔论的乡亲,也领了命令,灰溜溜的离开。
等乡正离开,小侄曾孙女才一溜烟的跑出来,站在门口往外看。
“别看了,乡正大人已经走了。”
“老姑奶奶,这可是乡正大人,你真不怕?”
“不怕,我立身正,乡正大人不会与我们这些小民计较。”
刘婆婆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临时的工具人,十日后的菜色,也会是乡正大人亲自拟定的,心里一点都不担心。
“老姑奶奶真厉害,我以后也要跟老姑奶奶一样厉害。”
刘婆婆摇摇头,自己年纪在这,换成别家已经儿孙满堂,乡正大人不会有意为难自己。
乡正大人这么多年都没往上走,就说明他有自己的底线,只是缺一个机会,等乡正大人走了,下一位乡正还不知人怎么样。
“你回去找大爷爷,让他带几个小子给我多囤点柴火,往后几天,家里免不了要试菜,柴火要备注。
你跟大爷爷说,老姑奶奶说了,一定要给足乡正大人面子,这时候可以吃亏。”
“老姑奶奶,我都记住了,现在就跑回去找大爷爷,您放心。”
小侄曾孙女不知道现在这样对老姑奶奶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忍着流泪,风一般的往家里跑去。
刘婆婆倒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说不定,以后有了这两分薄面,自己办女户的事情就能定下。
最重要的是,自己这只有见底的猪油,粗糙的盐石,乡正大人为了功绩,肯定会自己补贴,不用忧心。
那边,长根侄子收到老姑奶奶的消息,旋即带人上山给老姑奶奶找柴火。
老姑奶奶家,过冬的柴火已经囤够了,都在房里堆着,足足的。
“哪用这么多。”
“用不着就留着冬日用,柴火哪有用不完的。”
长根侄子没听姑的,还在让大家把家里的柴火搬来,自家再上山背。
“姑,你真没事?咱们做辣椒给大人们吃,会不会犯忌讳,你可是因为在床上躺了两天。”
“真没事了,我这小侄曾孙女给我照顾的很好,今儿早上起来就好的差不多,没见着说话都哑着声音。”
看到刘婆婆,长根侄子还是放心不下,都是平头百姓,去给大人做饭,谁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姑,里正大人想往上走,他自个使力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搭上我们。
这些细粮、肉食,自家还不够吃,就这么拿出来给大人们吃,真心疼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根侄子比刘婆婆还大些,他知道这里面的理,就是心里难受,过不去这个坎。
忙了一年,好不容易攒上一些好的,家里几个孩子看到眼睛都绿了,盼了这么久,到不了自己嘴里,这多让人难受。
“大人的想法哪是我们能明白的,这会你就跟我说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