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0-230  穿到北宋当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核心,今後各路官员要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

    苏景殊还想说些什麽,只见狄大元帅回过头又说道,“给你三天时间熟悉公务,三天後开始去校场训练,不许偷懒。”

    苏景殊弱弱开口,“我要是想偷懒呢?”

    狄大元帅露出和善的笑容,“我好像没怎麽和你爹写过信。”

    苏景殊:???

    君有疾否?

    狄青大笑离去,留下苏景殊在房间里淩乱。

    不是,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想象中的军官生活,和狄大元帅一起在战场上乌拉乌拉砍菜切瓜。

    实际上的军官生活,早跑操晚拉练,白天一整天还得处理军务,一天到晚安排的明明白白。

    狄将军!狄元帅!这合适吗?!

    第223章

    *

    苏机宜欲哭无泪,已经能想到三天後的他会累成什麽死狗模样。

    真的不能让所有文官都一起训练吗?

    痛哭.jpg

    幸好经略安抚司衙门的官员不知道他们新来的机宜大人想要拉所有人一起军训,知道的话怕是能把白眼翻上天。

    狄青安置好两处官舍就回了军营,西夏在绥州附近平地起碉堡,周边各州都得加强防备。

    郭逵和种谔要是闹翻他就过去接手绥州,俩人要是能稳住,旁边的环庆路、泾原路更要防备西夏恼羞成怒劫掠大宋的村寨。

    梁氏上次谋求绥州未果就在两国接壤处大肆劫掠,这次再抢不到绥州鬼知道他们能干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20-230(第6/31页)

    麽离谱的事情。

    苏景殊留在官舍平复心情,和狄青安排过来的仆从护院熟悉熟悉,吃了顿富有西北特色的午饭,这才收拾收拾去不远处的经略安抚使司衙门报道。

    京兆府的布局很合理,大部分衙门都在同一条街。

    昨天在城门处见了几个迎接的官员,不过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员,经略司衙门的主要官员都没露头。

    他只是个机宜文字,狄大元帅已经亲自带人去城门口迎接,其他人再去就显得太过郑重。

    虽然狄青亲自过去已经很不合规矩。

    苏机宜摸摸鼻子,打起精神带上他的任命书和身份证明去交接。

    军务和政务是两回事儿,他以前没怎麽接触过军务,希望不要太难。

    经略司的主要有经略使、经略副使、参谋官、参议官、管勾机宜文字、管勾书写文字、勾当公事等官,经略使一般由文臣知州兼任,副使为武将。

    和其他衙门差不多,即便是主管军事的衙门也必须由文官当一把手,顶多让给武将一个副职。

    狄青以武将的身份担任经略使,经略副使的位子就得让给文臣,如今的这位经略副使是当年推荐种谔镇守青涧城的延州知州陆诜。

    先前种谔取绥州,陆诜陆大人主张不与党项起冲突,官家嫌他对外的态度太软弱索性把他调到京兆府旁边的商州当知州,顺便兼任永兴军路的经略副使。

    陆大人对外的态度不行,但是理政能力实在出衆,京兆府这边有狄青撑着容不得他软弱,他安心管民政就行。

    参谋官、参议官、机宜文字、书写文字都是经略使的亲信,不过其中三个都是经略使来建议任命,只有机宜文字这个职位经常由宗室子弟或者官家看好的文臣来充任。

    在机宜文字的位子上干几年,干的好高升,干的不好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秦凤路一把手李师中李大人就是这麽升上来的。

    这麽一连串儿的官员除了经略副使必须是武将其他都是文臣,虽然经略司主管军事,但是真正带兵的是都监、巡检、钤辖这些武将,人家有专门的巡检司、钤辖司。

    职权分的太细,每个衙门都得有其他衙门配合才能正常运行。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如今的永兴军路经略司只要狄大元帅不在就是文臣的天下。

    陆诜陆大人平等的看不惯所有只想打打杀杀的武将,平时只待在商州,有什麽事情也是命人来回传消息,而经略司的其他官员都是狄大元帅的亲信,所以即便这儿是文臣的天下也是狄大元帅的一言堂。

    狄青要练兵,大部分军务都是参谋官、参议官处理,他自己隔三差五过来把别人做不了主的事情解决掉。

    好歹是个元帅,手底下总得有几个能用的文臣。

    经略司衙门的同僚看上去都很好相处,苏景殊拿出任命书和身份证明让参谋官核实,领了官印就算正经上任了。

    机要秘书在哪个衙门都很吃香,经略司都是狄大元帅的亲信也知道新来的机宜大人不能惹,衙门里也没什麽尖酸刻薄的人,聊了几句後很快熟稔起来。

    在同僚们友好的帮助之下,苏景殊很快熟悉了新的差事。

    经略司其他几位早就听说过苏大人之名,开始时还想着他会不会和之前的机宜文字一样只来点卯不干活,相处几天後发现所有公务都处理的有模有样都惊喜不已。

    西北各经略司的机宜文字多由宗室子弟或者镀金的年轻文臣担任,不怕他们不干活,就怕他们不懂军事还要乱指挥,碰上个只点卯不干活的机宜都能算运气好,那种肯虚心学习还不歧视军中将士的是凤毛麟角。

    新来的苏机宜,三元及第颇得官家看重,从来没接触过军事还能算是狄大元帅的小辈,听说前不久在京城惹了点事儿才来西北,怎麽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