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荣安王,很欣赏贺哲远  极寒年?不慌!我靠囤货娇养战神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卫渊尽量平心静气,让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纪录片上。
    不得不承认,那个守在姜妙妙身边的贺哲远,虽然看他的目光充满挑衅和找茬,分明对他有敌意。
    但那敌意中又夹杂着欣赏,兴奋,不爽……
    情绪很复杂。
    卫渊从小长在皇宫,对别人看自己时的情绪感知极为敏感。
    若是连别人眼底隐藏的情绪都看不懂,他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贺哲远看向他的时候情绪很复杂,分明不喜,但他给出的记录片又实打实的令人开拓眼界。
    卫渊认为,这些纪录片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锁,门后是大月通往姜妙妙所在世界的路。
    贺哲远是真心想帮助大月的。
    不管他帮助大月的目地是什么,是为了讨姜妙妙开心也好,想借着大月,从他这里获取什么也罢,总之,这些纪录片都是实打实的宝贝。
    在温饱问题和安全问题解除之后,这是他要面临的下一个问题。
    卫渊将视线落在电脑屏幕的播放键上,思绪却越飘越远,从北境城一路往南,飘向大月都城。
    都城名为盛京,十年前,他刚九岁,也是这样一个天空飘雪的冬天。
    父皇被人刺杀,京中哗变,母后为护皇兄与他,身穿封后礼服,一根白绫将自己悬吊于宫门之上。
    礼服长长的翟衣里面,缝满了造反者的姓名。
    按照大月律例,收殓帝后,只有亲近的血脉才能动手。
    因此,这份名单也只有他与皇兄能窥见。
    皇兄怒极,提剑要去砍了造反头目!
    是年纪轻轻的卫渊告诉他,不能杀。
    他们太弱小了,若是让造反者知晓他们的意图,他们会被第一时间灭口。
    那样的话,卫氏王朝会直接覆灭。
    母后的牺牲也将变的毫无意义。
    终于,他们藏在地道中,等来了永安军援兵。
    事后永安侯平乱成功,拥簇刚刚十岁的大皇子登基为帝。
    自此,大月才没被改朝换姓,撑了下来。
    大月百姓无不称赞永安侯忠肝义胆,乃国之柱石!
    小皇帝初掌大权,与国事懵懂无知,与朝堂处处受第一宰相权唯昭的掣肘。
    每日下朝都要被权相气哭好几回,只能向他最信赖的永安侯求助。
    永安侯备受小皇帝信赖,仓惶无措之际,更是许永安侯高官厚禄,官拜上柱国!
    权相对此事极为不满,当堂逼宫,让小皇帝收回成命!
    小皇帝难得硬气一回,扯着童声怒斥权相。
    这一斥倒好,权相干脆称病不朝了!
    其余朝臣看权相眼色,也纷纷抱病在家,不临朝堂。
    严重时,偌大的朝堂上,竟只剩小皇帝一个光杆司令。
    关键时刻,还得上柱国出马。
    他让小皇帝别急,国不可一日无君,却没有国不可一日无臣的说法。
    趁着大臣们不朝,上柱国让小皇帝挑几名四五品的官员直接撤职换人!
    意思很明显,你病了,无法上朝,那就换个身体康健的人来!
    上柱国趁机更换了一大批他自己的人手。
    原本被权相一言堂的朝臣们,逐渐呈现出双足鼎立的趋势。
    也是那时候,卫渊获封荣安王,被一拐子支进军营里。
    当时国内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私下里议论纷纷,说小皇帝忌惮自己天资聪颖的弟弟,怕弟弟将来夺权,才故意把个十来岁的孩子往军营里支。
    谁不知道,军营里到处打打杀杀的,小男孩一朝领兵,自然**。
    若是被挑唆撺掇两句,亲自挂帅出征,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世人皆以为,小皇帝与小荣安王,隔阂已深,兄弟阋墙是早晚的事。
    朝上受皇帝倚重的,从来都只有上柱国一人。
    但卫渊跟皇兄心里都明白。
    当年母后翟衣上绣的第一个名字,便是他上柱国申正卿!
    那场逼死父皇母后,引发京城哗变的罪魁祸首,从来都是申正卿!
    母后翟衣上那一百多个名字,他跟皇兄都牢记于心,即便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他依然能按照顺序,精准无误的背诵出那些名字。
    皇兄亦是如此。
    那密密麻麻的名单中,如今已经有大半荣升,能堂堂正正站在朝堂上与皇帝议事。
    名单中,唯独没有权相的名字。
    他身居高位,一人之下,权臣皮囊下,藏着的是一颗赤胆忠心。
    当年跟着他征战沙场,在军中扬名立威的老将,有八成是权相的人。
    权相让皇兄与他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