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Chapter 02 (第三人称转视角)  路人漫改贝克街221B事件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然而,只要夏洛克对兰尼感兴趣,就足够了。

    再来,这不过是举手之劳,麦考夫乐于进行这种家庭友爱互助活动。

    交托给麦考夫之后,夏洛克有一种直觉,这个年轻人会来找自己。

    当一个人迷路的时候,他所知道的事情就会成为自己行动的参考点,或者指引灯。

    夏洛克清楚地知道,这个人在伦敦应该只认识自己。

    再加上,之前自己对他无意间给予过的善意帮助。对兰尼而言,这相当于给他一个友好的信号。他若是遇到困难,自然会主动找上门。

    虽然夏洛克对社会心理学并不感兴趣,但他不得不说,「社会归属感」确实有效用。这种归属感,会使那些被帮助过的人主动与帮助过自己的人保持联系,下意识加强社会关系。此外,基于情感联结和社会互惠,人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到亲近。

    或早或晚,兰尼会来上门找自己的。

    于是,夏洛克在化验室面,给房东赫德森太太打了电话。

    若是有亚裔青年找上门来,便让他入住,但要保密不让对方知道是夏洛克安排的。

    赫德森太太一向贴心又有生活智慧。

    夏洛克并不担心赫德森太太会把事情搞砸。

    这样的判断并没有出错。

    很快地,当天兰尼上门找到公寓。

    只要能够住在夏洛克所在的公寓贝克街221b,他甚至愿意住潮湿的地下室。

    现在,小白鼠已经自己跑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路人漫改贝克街221B事件簿》 11、Chpter 02 (第三人称转视角)(第2/2页)

    实验笼。

    夏洛克深知,“实验”总是需要明确的课题和步骤。

    可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实验对象”是否确实符合实验标准。

    夏洛克在外已经和外人早有打好了合租广告。下午在化验室时,他遇到了同样正在寻求室友的年轻医生

    这位军医是从阿富汗战场归来的,身份信息并不会在社会上公开,和自己咨询侦探的人生轨迹大相径庭。若是兰尼能准确地说中“约翰·华生”这个名字,那说明,实验对象本身是符合夏洛克的标准的。

    考虑到兰尼虽然是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但也非笨蛋。夏洛克不想让他察觉自己对他特别感兴趣,避免引起对方的警觉,让他对自己产生危机感。因此,夏洛克决定不亲自出面,而是通过一系列自然的交流来获得兰尼的信赖值。

    从体贴的室友签约开始,再到邀请共同查案,再到由雷斯垂德故意说不出约翰·华生的名字,环环相扣。

    夏洛克希望在案件解决之际,兰尼能否透露他知晓约翰·华生的名字的理由。

    若是兰尼说这个信息来自室友协议——

    事实上,这样显而易见的证据是夏洛克亲自准备的,这样能更方便地揭穿对方的谎言,逼他自动说出一些真话。

    为了完善这个过程,夏洛克嘱咐华生协助两件事。

    第一,不要对兰尼提起自己的名字。

    第二,在室友协议上签字,请故意写错名字。

    而这些只要等案子顺利解决即可。

    夏洛克很期待,兰尼会像一看到袋子,就往里面钻的小袋鼠一样,自投罗网。

    那样会很有趣。

    ※

    既然答应了破案,自然查案便是眼前需要优先解决的事情。

    雷斯垂德带来的案子是连环杀人案。

    尸体用错盐酸,导致积存下来的尸体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这种笨拙的处理手法表明,处理者要么并没有犯罪常识和经验,要么就是没有合适的犯罪渠道,无法完全处理完尸体。

    犯案动机是需要辨别清楚的。

    从犯罪手法——冒领生者的救济金获得他们的福利金可知,求财是一部分的心理动机。

    而救济站基本就是提供他们可以操纵的群体,或者粮仓,也可以说是人形tm。这些群体很简单,都是需要领国家福利金的低收入人群。且只要和他们对话,就很容易甄别,哪些人是基本不会和外人保持联系的。他们失踪了,也没有人会注意到。

    然而动机完全归于金钱又过于简单。毕竟,一个人一年最多能够领的救济金,不到两万英镑,十个被害者带来的收益为二十万英镑,不牵扯报税。

    而这件事跨度至少五年起步。

    成本与收入并不成正比。

    因此这样的犯罪手法其实是为了掩饰他杀的心理行为动机,而非为了求财。

    夏洛克认为,犯罪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杀人欲望。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找出犯罪者,夏洛克让雷斯垂德从悬而未决的谋杀案的被害者列表上找,而并非失踪者。

    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是犯罪的激情杀人,根本不需要特意掩盖死者身份。因为,当死者身份与凶手身份相去甚远,毫无交集时,警方在这方面的调查难度是最大的。显然的,特意毁尸灭迹,是为了能够掩人耳目,从而避开被追查。

    其中,避开调查背后也有两个可能的心理动机。

    第一,两方是熟人,警察顺藤摸瓜,非常好调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