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0-250  穿到北宋当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还好官家清醒。

    冯京给通远军市易司准备了三十万本钱,其他地方的市易司都是这麽多本钱,通远军市易司随大流,三十万不算多也不算少,有什麽急需用钱的地方还有陕西转运司撑着,不怕钱不够用。

    通远军的垦荒屯田和边地贸易进行的如火如荼,定边军的垦荒屯田和边防建设也进行的热火朝天。

    管理城池第一步:统计现有真常驻人口。

    定边城是一座废墟上新建的城池,百姓寥寥无几,入目所及全是兵。

    很好,第一步省了。

    管理城池第二步:了解周围的环境吸引常驻人口。

    城外有几座山几条河多少适合开垦的荒地?有没有尚未发现的矿産资源?通往四面八方的道路是否通畅?现有的舆图准确不准确?

    这种事情放别的地方需要大量人手现场勘察,对苏景殊来说却很简单,他只需要沿着现有的舆图跑一圈就能将定边军境内所有山水道路矿産资源标的清清楚楚。

    描图,他是专业的。

    就是耗时间。

    舆图这东西属于机密,苏景殊手里留一份,往京兆府送一份,往京城送一份,除此之外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几十年前的旧图。

    周边的自然资源勘察完毕,之後就是滋生人丁,别管抢来拐来还是骗来,只要来了就是他们定边城的人。

    西北沿边各堡寨刚建起来的时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40-250(第2/23页)

    口都不够,城中主官刚上任时都会使出各种手段招募人手,有那麽前辈给他探路,照猫画虎学也能学出点成绩来。

    苏知军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干劲是可以传染的,连惯爱逃滑的姚古都不再找借口溜去军中玩了。

    “老师,王大人可以在通远军设市易司,我们为什麽不能在定边军设市易司?”小姚同学对通远军那边申请设市易司时描绘的前景非常心动,通远军能干他们定边军也能干,官家连王大人的请求都能答应,他们家老师出面还不是手到擒来?

    冯大人给了通远军市易司三十万本钱让市易司借钱给来往的商贾做生意,做什麽生意要听市易司的安排,借出去的钱要在两年内还清,最重要的是没有利息。

    借钱不要利息的规矩一出,整个西北的商人都开始往那儿跑。

    去通远军经商要遵守的规矩多没关系,他们借钱不要利息啊!

    买什麽卖什麽都要听指挥没关系,他们借钱不要利息啊!

    两年内必须要还清没关系,他们借钱不要利息啊!

    借钱不要利息对商人的吸引力巨大,大宋官方借贷只有青苗贷,仅限于农户种地用,就那也有利息。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贫苦户的不要利息的借款,但是和商人没关系,他们连青苗贷都借不了,更不用说其他的。

    朝廷好不容易有个针对商户的不要利息的借贷,就算远在番邦聚居的犄角旮旯他们也得争着抢着去。

    姚古想的很简单,论地理位置定边军不比通远军差,通远军都有大批商人争先恐後往那边赶,他们定边军肯定也行。

    “设市易司的前提是有人口,通远军有原住民,咱们定边军有什麽?”苏景殊叹气,“咱们定边军什麽都没有。”

    姚古小声嘀咕,“附近的党项部族挺多的,先抓几个过来充门面,慢慢的人就多了。”

    苏景殊:……

    同志,反派思想要不得。

    眼馋别人越看越眼红,他们还是专心干自己的事情吧。

    屯田最重要的是灌溉,开垦荒地的同时还要挖沟渠。

    他们这儿是无定河上游,往东是保安军一直到绥州乃至河东路。

    西北缺水,能用来灌溉的河流只有那麽多,上游引水要和下游打声招呼,不然旱季容易起冲突。

    村子和村子争水都能发展成大规模械斗,州军之间争水估计跟打仗没区别。

    定边军刚成立,连知军衙门的官员都是从京兆府薅来的,屯田使则是由身兼多职的知军大人兼任。

    债多不压身,兼任的职位多了也就没感觉了。

    底下人已经把设计好的水渠路线画好送上来,苏知军看过之後要拿给下游各州的主官看,各地都没意见才能开工。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上游直接把水流堵死下游不会卡住不批,都是大宋的城池,难兄难弟相互扶持,争风斗气往後排,吃饱肚子最重要。

    想在西北屯田没那麽容易,几乎每座堡寨外面都有上千顷的荒地可以开垦,但是屯田效果好的却寥寥无几。

    中原的田肥沃人人争抢,西北的田有时候分到农人手上农人都会弃田不种举家逃荒。

    让百姓定居难,让定居的百姓安心耕种更难。

    屯田艰难不光因为土地贫瘠不好种,还因为每到收获季都会有马匪过来打秋风。

    大部分都是党项人,偶尔也有啸聚山林的汉人。

    农人辛辛苦苦种了一年,临到收获却被马匪抢走粮食,有时候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时间长了自然没人愿意种地。

    定边军这位置……

    算了,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让他折腾去吧。

    苏景殊也知道定边军的位置有点危险,但是来都来了,总不能什麽都不干就先怕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