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过年前后人世百态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严冬腊月,兆辉日日习武背书,自打收了雅俗的古玉韘,兆辉把射术练习的痴魔。这日萧侯爷来校场找儿子,见兆辉骑在马上一弓三箭中三靶心,大赞好。
    兆辉见父亲来了,连忙下马到爹面前,萧侯爷对儿子道:“兆辉,你射术的精度已经超过为父,臂力稍显不足,如今你还年轻,待过了加冠年纪,体力会有一个空前的增进,那时候为父大概不是你的对手了。”
    兆辉笑笑,没正面接话,而是问:“爹,您怎么这时候来校场?军中事物忙完了么?”
    萧侯爷接过儿子身上的弓与牛皮箭囊递给扈从,带着兆辉往回走道:“我听说你最近学文发奋,担心你累着,带你去吃些东西。你以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怎么最近背四书背的勤快,是看嵘耀马上要考春闱了,你也想试试科举么?”
    兆辉:“爹原来是要问这事儿,大明重武力强国,何况术业有专攻,我自小对科举兴趣不大,但是那些儒生懂的我也要会,他们看重功名利益,我在乎国学经义。”
    萧侯爷知道那几本书是兆辉从雅俗那里得的。俩孩子一次吃鹿肉的时候说到了嵘耀,雅俗对科举懂得甚多,还说身为女子没机会考,不然也不比嵘耀差了。兆辉就从雅俗那里把四书拿一全套回来狠背,其实四书五经家里有,兆辉打小也学过一遍,其中不少感兴趣的篇章都会背,按说时而温习即可,现在读书更重涉猎广博,最近却啃起书本子,侯爷不免问问,既然如此,便不值提,又道:“为父让人烤了只羊,咱爷儿俩去吃些酒,暖和暖和。”说完父子二人一起吃肉去了。
    京中一些似张夫人这般睿智的当家主母,管家时善于控制奴仆的总数和质量,每过一定年头,会筛选出一批下人恩赏不等的放还良籍,既是对勤恳务业者的奖励,也是对懒散混事者的发落。
    忠心一世的老仆积攒一定资财,还可为儿女争取一个平民自由身,后代出府后能够过上靠自己努力寻求上等人出路的生活,家生子靠父母关系当副主子的也会相应裁剪。一些懒散混日且口角欺主的,免不了被干净逐出,生计堪忧。
    另外许多颇通财务之道的家主,善于根据府中钱银收入来把控支出,奴婢的需量和月钱支出算的明细,总会适时根据需要,或上等心腹为个别子女求恩典,或用不着的,或犯了错的,视情况裁断,有发还良籍,有发落庄上,有逐出府去。未必公正分明,却能保证府邸财况良好。
    多数不善管家的主子,因不想减了自家的面子排场,更不愿意失去对奴婢的人身控制权,所以把奴才的身契牢牢掌控在手中,不肯降低自身用度,只裁剪奴仆们旧例,既留下管理隐患,更容易拖垮经济。
    再过几天就到年下了,这日贾夫人到浩荡府上找秦夫人取些酱菜。秦夫人见二嫂来了,忙腾出空招待,又把新做的蜜饯橄榄拿出来与二嫂品茶。
    俩妯娌坐在炕上,蓝釉八吉祥开光描金寿字三才碗里沏着滚滚的松萝茶,贾夫人细细嚼着橄榄,对秦夫人说:“我小时候挺喜欢吃肉的,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这几年越发爱吃素,你二哥也是,荤腥渐渐少沾。”
    秦夫人笑道:“现在都有的吃,是吃不下去,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凡针线活都要自己动手,爹的俸禄若没下来,那几日都没肉吃,所以我才学了做腌菜来解馋。小时候我常想,若是家里真有满仓银子,我要天天烧鸡炖膀,日日大鱼大肉。后来嫁到京里跟着婆母见了不少世面,发现那些真正大家的夫人贵人都不怎么爱吃肉,我又想,是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才把大户人家的日子想成一顿都能吃完一头猪的样子,真正的富贵人家其实是不喜欢吃肉的,后来又觉得不对,长平、长安他们这一代从小生活在富贵里,各个无肉不欢,长安打小就喜欢吃鸡腿,每次桌上有鸡,他和长平一人一只腿,长安总嫌吃不够,常常闹着要吃两只,拿鸡翅和长平换,长平又不愿意,只要一吃鸡,俩兄弟话就多,所以我又想,人大约是年纪大了受不得荤腥油腻,才慢慢不怎么能吃肉的。”
    贾夫人笑着听完,接着说:“长平长安爱吃鸡腿,是因为你做的好吃,你庄子上的那些鸡鸭都是饭里掺鱼虾喂养大的,哪怕光是白水炖也香半里路,何况你做的好,知道用牛乳去鸡肉腥味,炒菜用铁锅,炖菜用砂罐,公府王府的大厨还没你讲究呢,依我说呀,人就是请我去再大的酒楼里吃饭,也不如在你这里吃顿你亲手做的饭好。”
    秦夫人笑的更欢:“二嫂这是提点我呢,今日留二嫂在家吃饭,非得我亲手做才行。”
    贾夫人笑着说:“唉!还不是把山珍五谷吃腻了,想吃你做的了呗。”
    穷人苦冬寒,富人爱冬暖,若是吃用充足,炭火备够,窝在屋里围炉赏雪的冬天也着实舒坦,只是许多穷人因冬事不齐,或挨饿受冻,或贫病交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少勋爵大户应朝廷号召,今冬减租减利,另一些不善经营的爵户地主则把冬三月超出的开支分摊在庄户头上,本就叫佃农的日子雪上加霜,底下庄头层层盘剥,年底又私自对佃农收了一趟租,直把佃户一年的希望抢的干干净净。
    昌邑侯府一位陈庄头靠欺上瞒下积累了万贯家财,因主子加租,年底赚的达不到预期,便披着羊皮大袄,带上十几个人到佃农家中打着主子旗号又挨门挨户的收了一趟租。落后的一姓林加一姓左的跑腿俩见头儿一趟下来,好货拉了几大车,自己什么没得,就走在后面慢慢搜寻,路过一佃户家门口,林跑腿往屋里瞧一眼,见老夫妻怕都已经六十好几,唯一的女儿才十来岁,知道是一家不敢说话的,家徒四壁也没东西,正要走。后面左跑腿也伸头进来,瞧见那丫头长有几分清秀,又往四下仔细瞧瞧,发现灶顶上还藏了一盆面,忙指给林跑腿看,说:“你看那面做的白,咱们端回去。”
    林跑腿一听忙上前端走,准备晚上吃。
    老母亲和女儿先后跑来磕头苦求把这最后一点活命的东西留给自家,不然真活不过年三十。
    左跑腿见状立刻进来对女孩头上狠命打了一拳头,打的女孩晕垂半日抬不起头,接着满口喝骂:“收租这样的大事也是你这黄毛丫头能上前的,不是瞧你能卖个几两银子,老子一脚踹的你淌浆,这俩老不死的还欠了上头好几石租子,不是我们帮着说好话,连你这骚丫头都马上收走,再敢多一句嘴,我把这老头老太婆捆了交衙门里,几石租子少说也值几十大棍。”直把一家三口骂的乖乖不敢作声。
    左林二人端着面满意离开,叫上八九个人,一大锅煮了没吃完,剩下的也懒收拾,就倒一旁喂了狗。
    殷夫人、沈夫人等一些官员夫人都捐银子在城门口或城外几处设了多日粥厂,各自娘家亲戚,婆家妯娌也随了不少份子,因此还派了几日汤面。许多穷人闻讯携家带口几十里赶来讨些吃的,如此也帮助不少穷人缓过了寒冷的冬天。
    一群被雇来干活的小年轻日日舍粥施善,也记下了不少人脸,舍汤面的头一日,竟发现好些穿裹不差的面生汉子,仗着面恶样凶插队三五次来蹭吃,着实气愤,为怕丢了好不容易才有的差事,为此数人上前指责推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