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众贵妇论恶人恶事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女的话,都无需谁挑拨,只是冷眼旁观,见老母拼闹得太过分,便大声呵斥,又吼下人请老夫人出去。
    钱氏一辈子信条就是靠银子不靠儿子,如今一无所靠,被儿子骂了,顿时哭的惨状凄然,没头没脑逮着人撞头。韩侯爷对这老一套丝毫无动于衷,直接让人把老母请回其屋看好。
    这般硬碰硬不行,钱氏如今人财两空,自然暴露本性,毫无顾忌,缓过气来,第一时间准备上顺天府,让李浩荡看在她和秦夫人的情分上,速速带官差来抓了凌氏问罪杀头,把财宝要回交给自己。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官的路从凌氏准备动手之前就被堵死。虽说国法重惩不孝之罪,将亲人财物据为己有也属于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孝行为,但若母亲是害死父亲的罪魁,那亲亲相隐和不孝罪便难立案,韩侯爷先于有司报了备,才回来动手收财权。另外还有一条相当紧要的,依据国法,明确能属于钱氏的财物是钱氏嫁妆单上所记的,可钱氏的陪嫁本就不多,这些年用下来也只剩些家具旧物,她手里死死攥着的钱财基本都是从侯府产业收益里面扣下来,还有这些年东搜西刮弄来的,一旦失去控制权,几乎无法证明虚实。
    事已至此,钱氏叫天天不应,随即披头散发的发疯、装死、上吊、跳井等各种疯闹,寻着间隙就往凌氏屋里冲,只盼能取回失物。可见惯了钱氏招数的凌氏早有准备,不过见招拆招,丝毫空子都不漏,或是任由钱氏受罪,总之分文不放。瞧多老母现眼把戏的韩侯爷,前后更是只听凌氏的话。
    虽说凌氏品质不入流,行为举止还是贵妇做派,钱氏就里外一副市井模样,再者其极度贪财自私,以前为防止子女同其甜言蜜语索取好处,因此对儿女甚是冷漠疏远,每日只管独自享乐吃喝,再就逮着人搜刮好处,母子间早已离心离德。
    如今钱氏命根子被拿,便整日拼命癫狂骂闹,又想联合下面四双子媳来对付凌氏。不料四房儿媳这会子却都不肯吱声,侯爷已经发话剥夺老太太管家权,以后府中一切皆由大夫人主理。四位太太审时度势,又全部站在大嫂这边,劝婆婆家和万事兴,别再无理取闹。
    三四月份的蜜桃杏果大量成熟,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浩荡三爷家的第一波丰收季。三爷家在京外有一大片种果树的温泉庄子,常年有家仆驻守打理,庄林环周小丘,土壤肥,气温好,果子比起外面的更大更甜,还熟的早,如今第一批果子新熟,秦夫人立刻带上府里十来位采摘好手前去京外的庄林上,把最早的果子采摘回府,给家人亲友都尝尝鲜,其余的成车采摘,或趁新鲜甜爽,或腌制果脯蜜饯,都交给铺子里入市过秤,进项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日,秦夫人请来几位官眷贵妇在家品尝蜜桃,这些京里的贵妇没事儿时就爱东家长西家短的乱打听,消息颇灵通。几人吃的高兴,一夫人就把近日打听到的关于昌邑侯府的内宅隐事全说了出来,供诸位一饱耳福。
    此次在府尹家中也无甚奸滑之人,闻得此话的贵夫人们都议论嬉笑快乐,把各自知道的关于钱氏的丑事也说一说。
    一穿着华贵的夫人吃着吃着就道:“钱氏那老妖妇最可厌,这些年仗着昌邑侯府的声望四处招摇撞骗,动不动跟人说她家有儿孙喜事,问人索红包钱,没什么交往的,还托人上门去说,这下好了,一辈子骗来的钱全为她儿媳做了嫁衣,真是老天有眼,世道好轮回。”
    一打扮清秀的夫人接口就道:“可不是,老妖妇生于官宦人家,却被父母送给亲戚家养,学了一身市井恶习,以前跟我们府上往来时,就亲口问我要过什么增福宴的红包,我都没听过这事儿,她要了两三回我才给了。完了她拿到手嫌少,教我这样的宴席该给多少,不再添些,说出去难听。”
    华贵夫人忙叹道:“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家红包给多给少凭心意,张嘴问人家要红包还有嫌少的,怎么不去抢呢?”
    秦夫人听到这里满心感慨,原来遇到这事也不单自己一个。
    华贵夫人又问:“那后来呢?”
    清秀夫人道:“后来就不来往了呗,给出去的就当我少见她的,这种人还往来什么!”
    秦夫人自愧不如。
    又一品味不俗的夫人道:“我同你们说,那钱氏无耻可不止于此,钱氏活着的那个女儿生的高大,却跟钱氏一样容貌不堪,带不出去,为此钱氏就看不惯谁家姑娘生的好,不知你们知不知道烧酒胡同里有个刘三娘?”
    清秀夫人想到便问:“就是那个卖点心的?”
    品味夫人:“对对,就是她。”
    其余几位夫人忙接口:“认识认识,那一手好厨艺,人也不错,我经常去她家买点心。”
    品味夫人顿时话来了:“现在不错,以前可蠢糊涂着呢!那刘三娘做点心好,又是平民,见到权贵家眷都恭恭敬敬跪着孝敬,钱氏以前就利用这机会,天天去刘三娘铺子里搜刮,见着好的就要,还分文不给,刘三娘平白养活钱氏,还乐的孝敬,当她一个平民背后多了侯夫人撑腰呢!”
    众人听完鄙夷笑叹,不停摇头。华贵夫人讥讽道:“侯夫人!那昌邑侯府以前风光,全凭老侯爷领了总兵职位,这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这样不行喽。”
    一书香门第的夫人就说:“小老百姓惧官,估计人家也是没办法的事,那钱氏敢见人就张嘴,刘三娘怕也不敢不给。”
    哪知品味夫人又说:“搜罗些吃的倒无所谓,那钱氏坏就坏在对个孩子没安好心,刘三娘以前有个闺女八九岁,长的可漂亮了,钱氏见那女孩子生的比她女儿不知漂亮百倍,又机灵,就算计上孩子,天天在刘三娘面前挑拨,教刘三娘说:‘孩子得从小严管,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是丫头,稍微管松点,小蹄子就想婆家,忘了爹妈,失了廉耻。’刘三娘是个蠢糊涂人,小门小户,没见过世面,见钱氏抬举过她几句,便死心塌地的靠拢,后来只要钱氏随口一提,立刻就去打骂自己女儿来讨好钱氏,后来两年,刘三娘动不动在家找理由打女儿,无事便逼小孩挑水干重活。钱氏还额外教了刘三娘许多好手段,刘三娘为了迎合钱氏,在家骂女儿,踢女儿,鞭打女儿,不懂实情的,都不知道刘三娘是她闺女亲妈,还当刘三娘是她闺女老鸨子,就这样钱氏还时常询问监督刘三娘,终于在刘三娘的丫头十二岁那年,硬是把个孩子给折磨死了。”一顿抑扬顿挫的调调讲述完。
    满座越听越吃不下去,听到最后都大惊失色,品味夫人见此又忙添一句:“那孩子是不堪打骂受辱,自己跳了井的。”
    回过神来的众人都骂刘三娘蠢,秦夫人终于忍不住问:“那后来呢?女儿都被逼死了,刘三娘那会子终于该明白过来了吧?”
    品味夫人这时静静道:“小姑娘跳井前把受的委屈都告诉了她爹,她爹也是跑生意刚回来,一开始还不信,就问了领居。四邻往日看在眼里,自然给孩子说话,待她爹明白缘由,当时就找去他媳妇的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