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王兄,你被骗了!  穿书小可怜,爹懒娘抠哥哥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摘自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林小满从竹篮里拿出纸签挂在油纸伞的伞沿,眼睛集中盯着浅蓝色长袍的读书人。
    读书人随随便便一本书便是一两银,能在县城的书院里读书的必然是有钱人家的子弟。
    而这纸签便是最能吸引他们的。
    其次才是糕点的味道。
    很快一个身穿蓝色长袍的年轻人背手而来,驻足在林小满刚刚挂上的纸签前,凑近看纸上的画。
    “妙哉妙哉!”
    年轻男子看着约莫刚过弱冠之年,对着画一阵称赞。
    林小满趁热打铁,“客人,这是吉祥如意清明礼篮,里面有四个清明粿子,四个桃花糕,两个艾草糕,还有桃花君子画的祝贺纸签,凑成十全十美吉祥如意,敬长辈、送师友最合适不过,您且先尝尝~”
    林惊蛰端着碟子到年轻人面前。
    到底是一起卖了半年吃食的,配合默契。
    年轻人尝过清明粿子,林小满见他眉宇挑动,似乎有些惊奇。
    “怎么卖?”
    林小满笑脸盈盈:“只要五百文,好吃美味又独特的清明礼就归您了。”
    年轻人看着摊上的四人,三男一女,竟是年纪看着最小的少女在叫卖,甚是有趣。
    “那就给我来一个。”
    林小满问道:“请问您是送长辈还是友人?”
    林小满见他面露不渝之色,忙解释,“每一张纸签的寓意不同,您看看。”
    林小满拿出几张纸签给年轻人,他看着纸上的画作,越看越喜欢。
    单看不算惊艳,可细看寥寥数笔之下,配上清明礼篮,便算得上雅趣。
    左右几张都喜欢,年轻人难以抉择,最后在两张纸签之间徘徊不定。
    林小满见年轻人腰间的玉佩不俗,猜他是个不差钱的主,便友好建议:“客人如果不好抉择,您可以再买一份,与同窗踏青郊游时共享。”
    年轻人犹豫,两份就是一两银子。
    虽然他不缺钱,但......
    “这......好像有点贵了!”
    林惊蛰惊讶道:“一点都不贵啊,您可是读书人,我听说读书人一本书要好几两银子。”
    年轻人一听觉得也对,平常一本话本子,动不动五六百文。
    这个有竹篮、有糕点、有纸签的清明礼才五百文,也不算贵了。
    年轻人爽快地付了银子,拿着两个竹篮走了,他要去书院送给夫子。
    “王兄,你真不该买啊,这......一个竹篮五百文,都能买本话本子了。”
    “是啊,你莫不是瞧那小姑娘可怜,怜香惜玉了吧?”
    姓王的年轻人瞪着说话的几人道:“每个竹篮中有诗有画,每张都不同,咸口的清明粿子味道也合我心意,你们别挡道,我要给李夫子送去。”
    说完不顾同窗阻拦,纷纷离去。
    “王兄竟要给李夫子送礼?真是沽名钓誉之辈。”矮瘦青年嗤之以鼻,以为会得到同窗应和,谁知刚刚还和他站在一起的同窗纷纷离他一丈远。
    “林兄、张兄、胡兄......你们?”
    “清明礼送长辈表示孝敬,你怎么能说王兄沽名钓誉呢?”
    "是啊,我们也买一份送给李夫子以表谢意。"
    一时间,五六位读书人围上来,一人挑了一个竹篮,付了钱就往书院赶。
    期间也有尝了味道后买了孝敬家中长辈的,买的多的还是书院的学子。
    浅蓝色长袍,书院统一的衣服,很好认。
    半个时辰后,又有一批学子过来。
    “王兄买的清明粿礼篮是这里吗?”
    林惊蛰上前:“你们也是买了送夫子吗?”
    “是啊,这竹篮编得精巧,还能留着装书,甚好。”
    在林小满极力推销下,小摊前围着的人越来越多。
    眼看着林小满和林惊蛰被人挤到后头,谢辞安硬着头皮上前,一把拎起一直试吃免费清明粿子还不断往里挤的中年汉子,“别挤。这位大伯,您吃了好几块清明粿子,既然如此好吃,您要来几份?”
    被拎着领子的汉子一听要叫他买,灰溜溜地跑走了。
    顾长生一看连谢辞安都出头了,他一个商人之子怎能做缩头乌龟。
    于是也走上前,逮了个人磕磕绊绊地介绍......
    一刻钟不到,又卖出去十几个竹篮。
    前前后后,总共卖出了三十二个清明礼篮。
    平安从吉祥书铺带了茶,一人倒了一杯。
    林小满连灌三杯犹不解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