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龙大当家见章小林安全离开,心下松口气
他来到陷马坑边检查,对王富贵吩咐道:“这里的木板还是太厚,换一个薄点的。”
万一北国骑兵就这样跑掉,岂不成了心腹大患。
而另一边,章小林打着呵欠,跑到天大亮,才遇到大道旁的村民。
“大伙放心,后面的隐患暂时消除,我们赶路要紧。”这么多人,老的老,少的少,走路可真够慢的。
众人立刻放松下来,还好,不用再提心吊胆啦。
随着越来越接近台城,村民时不时也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逃荒百姓。
这些人中有些是从弯刀下逃生的,有些是听到捕风捉影的谣言,才急跑出来的。
虽然百姓有着同一个目标---台城,但实际上,这些百姓都互相都提防着,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都有意离得远远的。
在前不着人,后不着店的地方,有银子也没地方买粮。
在没到台城之前,粮就是命,要小心守着。
许是两村人数比较多,很多身单影只的难民,会不远不近地跟在村民身后,这样集体赶路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强人抢劫。
很快这支伍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经过好几天的赶路,大伙在翻过最后一道山梁后,眼前豁然开朗,前方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正前方便是繁华的台城。
“大好了,终于到了。”不少人喜极而泣,这一路晓行夜宿的,吃又吃不好,睡不睡不香,别提多遭罪了。
明明是楚国人,却被割让给北国,最后还被北国人屠杀,惶惶如丧家之犬。
现在好了,大家终于可以回到楚国了,虽然楚国也不是很好,横征暴敛的,但到底能留下一条命。
而百姓所求的不过是活着。
章里正大手一挥:“乡亲们,咱们走快点,尽量今天进城。”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恨不得肋生双翅,飞了过去。
但是在台城百姓眼里,这可是敌国的难民潮啊,指不定里面混了不少北国探子。
“关上城门,不许他们进来!”
城墙上正声嘶力竭大喊着的人,章小林竟然认识,那不就是原雁城的苟知府嘛。
当初他拉的雁城特产,可是让不少人丢了性命,没想到苟知府竟然又当上了台城的父母官,官运亨通啊。
守城士兵迅速关上城门,村民面面相觑,不禁急道:“大人,我们可是楚国子民啊,有版籍的,可不是什么流民。”
两位里正举村逃荒的时候,可是把相关文件都带上了,这些都能证明他们是大大的良民。
苟大人嚷嚷,“城门落锁,全部都在城外暂时安置,待细细勘验了再放行。”
既然知府都发话了,大伙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来。
只是他们也不寂寞,城外此时已经围了很多流民,只不过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也不知饿了多久。
“叔,你们可算来了。”
田光循声望去,正是本村的棒小伙---田中,他比村人提前好几天出发。
“你怎么还在这里?进不了城吗?”
田中摇了摇头,“守门的官兵,要过路钱呢。”
“进城要交过路钱,我们都懂,要交多少?大家凑凑也许尽够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每人一两银子呢。”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可能?”
大家都是地里刨食的主,每年交的税不少,就算有空闲时间进镇里帮工,每月也不过几百个大子儿,哪有什么银钱?更不论竟然是每人都要。
石头娘不放心地问:“娃娃也要吗?”
“要呢,每人都要,呃,除非是有功名的人才能免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章里正当机立断道:“乡亲们,现在天色不早了,咱们先搭个草棚子住着,明天再想想办法。”
不过城外流民那么多,很多人一看就病得比较严重。
大伙找到一处偏僻的地方才开始砍柴,搭建草棚。
年轻的小伙子住在最外面,里层是老弱妇孺和装粮食的车子。
城外不远就是一条小河,妇人开始打水做饭。
章小林找到章里正,指了指不远处一堆堆或坐、或躺的流民道:“叔,咱得给大伙说一下,千万别沾生水,这里人多,指不定有得疫病的,可别传染上。”
章里正点点头,“我晓得,你最近也辛苦了。”
“应该的。”
这段时间,大家都有野外生存经验,快手快脚地就收拾好。
里正仍是安排值夜,以防有小人偷盗。
夜深时分,章小林正缩在草棚里睡觉,便听有人在柴门外,低声唤她。
她打着呵欠出来,“勇哥啊,今天还是你守夜?”
章真勇小声道:“龙大当家过来找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