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第9章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到十分满意。

    自来到这桃李满天下部门,它的生活便变得毫无乐趣起来,每天不是看童启教书就是准备教案,好无聊,也就这一顿开学演讲还勉强算是振奋人心。

    想着,它偷偷将几个抽奖池里的某些数据给稍稍修改了一下,然后调整了一点日常的任务模式,这才得意洋洋的溜回了意识海中,无声无息。

    浑然不知系统已经决定帮忙推动一下自己的整体发展,童启将整个学院的核心方向彻底定下后,便简单说明了一下学院的课程安排,开始讲起正课来。

    如今书院只有他一位老师,大部分的教学重担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可总不能一个人一讲一整天吧?

    所以只好采用自习和讲课双辅助的方式。

    上午主讲论语,下午主讲史书和诗经,顺带着科普一点法制、日常科学之类。

    刚开始时,童启讲的还有些拘谨。

    毕竟虽给不少学生讲过课,但那都是现代的学生,古代的,还是头一回。但渐渐的,他看着底下学生们专心致志、求知若渴的目光,不由放开了心,开始大讲特讲起来,有时候说的顺口了,连宋朝以后的不少故事都一起说了出来。

    一开始,几位学生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9、第9章(第2/2页)

    太在意。

    毕竟古往今来,解读论语的人实在是太多,关于论语的注疏,也可谓"汗牛充栋"。

    可听着童启深入浅出、博观通古的讲解,几个人面上不显,心里却是越听越震撼。

    尤其是汪启元。

    他是知晓童启有点东西的,但也没想过对方竟会如此博学!

    很多典故出处,他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按理说童启今年才不过十岁,即便是三岁就开始读书,也不可能比他们学习的时间还要久,可对方却像是把论语这本书内内外外都吃透了一般,闭着眼睛,也能够将一些释义信手拈来。

    下方的学生们最初还能勉强跟得上,到了后面,就不得不拿起笔来,跟着做起笔记。

    一堂课结束,额头上已纷纷冒了汗,大脑中昏昏涨涨,倒像是强行学习了一周般。

    远超平日所得。

    经此,几位学生算是彻底心服口服了,嘴上也不自觉改掉了称呼,统一叫起山长来。

    刘卜温难言的看着书本上自己的批注,不断的揉着额头,“老天爷,我这才知道,自己和山长之间隔了到底有多远,这讲述的可不仅仅是释义,还有古往今来延申出的各种层面的典故事例,也太可怕了。”

    “是啊,简直就像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他尽在掌握之中一般!”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到山长这种水平啊?这就是县案首的实力吗?”

    “怪不得山长说他一个就够教我们的了,我感觉不少秀才举人的水平也不及如此吧?”

    ……

    一番交流下来,几个学生之间的关系迅速拉近,而童启,则在众人心中,被尊崇的更加厉害了。

    伊川县,县衙。

    当童启拜师的消息传到县令耳中的时候,已经是王举人宴客过去好几日。

    县令章明浩翻看着童启的县试试卷,大为惋惜。

    他本人出身于开封章家,多少也算是书香门第,虽是庶出旁支,但好歹也是正儿八经考上过进士的,因没什么背景,这才被分配到伊川做县令。本身性格佛系古板,懒怠理政,所以并不怎么干涉过本地的事务,唯一爱好的,便是人才。

    今年县试,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叫做童启的孩子,还以为对方会一鼓作气,拿下小三元,为伊川县增光添彩。

    可没想到才几日,便听到了整个县城都在传对方被高人收为徒弟还要开学院的事情。

    这一下,可把伊川县令急坏了。

    “荒唐,实在是荒唐!这小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府试不考,去折腾什么书院,真是枉我将他点为了县案首!”

    一旁的书簿有心附和,跟着进言道,“是啊,据说他收的学生,还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尽是落榜的商人之子,寒门之士,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成绩,真是愣生生被自己给糟蹋了。”

    章明浩一拍桌子,越想越气,派着衙役前去请人。

    “去,让他来县衙一趟!我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被带坏了,什么得道高人?要我看,就是骗子才对,开书院有什么重要的,难道就只差这几日吗?”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