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可林小满只打算招三十人。
注定大部分人都要失望而归。
四月初,林家好消息不断。
敲锣打鼓的报子赶来上林村,林惊蛰县试踩了狗屎运,在黄榜最后一名。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顺一还是倒一,只要过了县试,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多少读书人十几二十年没过县试,钱用完了,家庭失和,最后无奈认命回到黄土地落魄一生。
甚至还有的疯了傻了苟延残喘过完一辈子。
清明前夕不适合大摆流水席,李桃花也不愿意张扬,再加上林惊蛰觉得只是侥幸过了县试,办流水席他会不好意思。
一家人达成一致,不办流水席。
虽然不办流水席,但喜事还是要庆祝。
李桃花烧了三桌菜,请了林、李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就算给林惊蛰庆贺了。
清明前一日,李桃花带着家人做清明果子。
送亲友,送近邻。
给作坊的工人做节礼。
清明一过,林惊蛰和几个少年一起,再次赶往嘉林县。
李桃花做了不少吃食给林惊蛰带上,“回头分给长生、辞安他们,在外头别闯祸。”
“娘,放心。”林惊蛰挥挥手,赶着驴车要走。
李桃花追了几步,忍不住抹泪,“别抄书了,安心读书,娘不缺金首饰。”
“知道啦!”
回应李桃花的是林惊蛰渐行渐远的身影。
——
清明过后,官府派了衙役来分粮种,按照种植棉花的田地多少决定免费领取多少棉花籽。
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村民看到戴着佩刀拿着棍棒且凶神恶煞的衙役,心里的小九九不甘不愿地收了起来。
棉花籽挑过、晒过,一颗颗饱满圆润,看着特别喜人。
今年试点种植棉花有六个村,分三天领完了棉花籽。
之后各村派八名种田老把式来上林村学培育绵种。
往后林贵只需要教会六个村子派来的四十八人,由这四十八人回村教各自村民种植。
到了棉花的各个生长点,官府会派衙役驾车跟着林贵去六个村里巡查。
当然衙役负责监督村民,免得村民偷奸耍滑拿了银子不干事。
林贵负责查看棉花种植问题,有问题及时发现当场解决。
不过这是后话了。
上林村这里,隔三岔五有衙役上门,村里的破事少了,兄弟有恭,邻里和谐,就连经常扯着嗓子骂人的林老太也许久没发作了。
如今林贵走在村里,村民见了都喊他林师傅,林婆子听多了,觉得与有荣焉,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只要林老太有事干,就没时间去林大江那里作妖,林大江乐得轻松。
四月中旬,春暖花开。
棉花籽在地里已经长出一指高的小苗,郁郁葱葱的,瞧着长势喜人。
农人一天要去地里看好几次,就怕一不注意被野物霍霍了。
上林村月季一簇簇一群群成片开放。
原本绿色的山村瞬间变得姹紫嫣红。
种植月季的村民笑的合不拢嘴。
只希望老天不要降雨,雨水淋过的花瓣容易凋零,采摘的花瓣就会减少。
有些村民不嫌麻烦,张罗家里的几个萝卜头,专门搜罗花苞全开的,及时摘下来处理。
虽然费时费力,但农户家里其他不多就是孩子多。
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摘花和玩似的,做得好了大人还能奖励一碗红糖水。
——
到了四月底,晒干的月季花瓣一筐筐运进香皂作坊,李二力和林春花两人称重后,林小满二话不说便把铜板算给村民。
除了月季,还有山上各种野花、艾草,只要能做香皂的,林小满都收。
外村人见过月季后,纷纷朝上林村村民问如何买苗。
有些人家藏着掖着,有些人家盘算着卖苗。
毕竟直接卖苗来钱更快。
作坊这里,林小满一边安排大量收花、收药材,一边加大力度制作香皂。
很快作坊的仓库堆满了静置的美容皂。
林小满又找木工定制了十几口木质货架,把货架拉到已经空置的腊肠作坊中。
这样一来,林小满又开始发愁了。
如今天气热,腊肠作坊停工了,等天气一冷,腊肠作坊开工,美容皂又放不下了。
不过这个还有几个月功夫让她想办法,真不行,大不了把一部分香皂放到家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