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撑到年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忽然,一道声音从人群外传过来。
众人不禁抬头,纷纷往出声的方向看去。
于是,他们看到一对身材外貌相似的少年站在一起,方才说话的应该就是他们其中一位了。
见有人这般确切回答,彭志之略微焦急问道:“兄台这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可靠吗?”
甄远脸色一僵。
虽然他的消息可靠,但却不能说是从哪儿得来的。
面对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甄远不禁转头看向自家兄长,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解围。
但甄程没有看他,他的视线落在不远处坐着的郑颢身上。
对上对方清冷的双眼,郑颢丝毫没有躲闪,深色的眼眸回视着。
片刻,在甄远越发焦急的情况下,甄程开口:“消息可靠,但出处不能说。”
此言一出,此间的学子都不是傻子,立即明白这兄弟二人的家里,应该是有什么路子才知晓这则消息。
对方不愿意说,他们也懂事地不问。
甄程开口,声如冷泉问道:“你们觉得明年南边逃往北边的流民会增多吗?”
他看似询问众人,视线却扫向坐着的郑颢。
彭志之沉思一会儿道:“我听闻一个月前,朝廷便下令派遣钦差大人前往南方赈灾,督促南边修建水利,疏通江流,这般下来水患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流民之所以逃往北边,不过是饱受水患之苦,待水患结束后,他们便不用再逃难了。”
其他学子想了想后,觉得彭志之说的不错,纷纷点头。
甄程的视线停留在自己身上未曾挪动,郑颢行事虽不喜高调,却也不畏惧引人注目。
“在下认为,明年南边逃往北方的难民会更多。”
郑颢话落,其余学子神情愕然,他们眼神扫向郑颢,皆是一副你不会疯了吧的表情。
郑颢不受影响,继续道:“南方水患源于近几个月倾盆大雨日日不停,即便钦差大人赈灾完成后,南方农田里的粮食早被摧毁了,百姓没有粮食吃,就算播种也得等到来年开春,这便意味着南方百姓历经水患后,还会迎来粮荒,他们至少要熬上半年才有新粮吃。”
有学子不服说道:“南方其他府县闹水患,江南一带可没有,江南乃鱼米之乡,只要它肯挪出一部分钱粮,足以养活整个南方。”
被人反驳,郑颢的语气依旧不急不慢,冷静道:“若换作往年,南方地带出现水患,朝廷皆会下达指令,命江南拨出钱粮救济灾区,可今年赈灾粮是从北方运过去的,诸位以为是为何?”
彭志之吞了吞口水,迟疑地说出心中的猜测:“莫非是……江南自顾不暇?”
彭志之话落,整个学堂的学子不敢置信。
郑颢道:“江南虽没有水患,但因下了几个月的连绵大雨,今年收成并不好,今明两年江南都要数着钱粮过日子,早已没有多余的钱粮接济其他地方了。”
一位学子喃喃道:“不对,不对,江南粮仓粟米丰饶,年年积攒,怎么可能拿不出多余的钱粮?”
说到这里,郑颢没有继续说话了。
学堂的其他学子也默契的保持沉默。
江南粮仓确实丰厚,便是养整个大乾百姓一年都绰绰有余,但没有皇帝的命令,即便饿殍遍地,江南的粮仓也不能开。
否则,一旦被有心之人煽风点火,百姓暴动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甄远站在甄程身旁,他看向郑颢,起初他并不在意对方,以为对方就是死读书的家伙,比常人长的好看些许。
可听了对方的一言一行,甄远便知道自己看错了。
甄程看着郑颢,问道:“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郑颢道:“在下郑颢。”
郑颢?甄远眉头一皱,很快反应过来对方便是那位素面不识的郑颢。
甄远对其熟悉的不行,就是对方,让自小受到名师教导的兄长没有取得小三元。
甄远曾经打听过对方,但没有打探出任何有用的消息。
甄远便猜测对方应该是府城下某县城的寒门子弟,此次府试和院试,恰好被对方瞎猫遇见死耗子,捡了便宜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甄远此前的想法灰飞烟灭。
因为郑颢方才的言行,尤其是对方对于南方水患的见解,字字句句看似稀疏平常,却透露出诸多信息。
比如,郑颢一个常年待在县城的寒门子弟,是如何知晓南边水患的严重程度,又是如何预料明年灾民增多的局势。
甄远虽然也知晓南方水患短时间难以平息,但那是因为自家父亲是本府知府,相应的,他所能接触到的,了解到的朝堂政事有很多,所以并不稀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郑颢出身寒门,怎会知晓朝中事务。
然而不待甄远多想,彭志之低声道:“夫子来了,快回座位。”
众人闻言,皆抬头看向学堂门口。
果然不知什么时候,两位中年男子站在学堂门口,一位胡子花白,一位年约四十。
学子们匆匆回到自己的座位,彭志之坐在郑颢左边,甄程和甄远坐在郑颢右边。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