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100  穿到北宋当权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啊!

    苏景殊听到动静赶紧找过去,看兄弟俩都眼泪汪汪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麽。

    糖水铺要做生意,他们兄弟俩在人家铺子里吵架实在不像话,正好再过一会儿就是吃午饭的时间,他们找个酒楼要个雅间尽情的吵怎麽样?

    赵仲乱小声嘟囔,“我没有吵架,我是在挨骂。”

    苏景殊朝他使了个眼神,让他赶紧把糖水的钱付了,然後又让外面的侍卫过来帮忙,这才连哄带劝的把汪汪大哭的赵大郎带走。

    糖水铺的老板看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走远,看着桌上那几枚铜板不知道该收不改收。

    街坊邻居们都给评评理,他们家的糖水真的不贵。

    水是上好的山泉水,金桔、木瓜、荔枝、杨梅等瓜果都是最好最新鲜的,茶叶也都是上好的茶叶,卖这个价绝对是物美价廉。

    不信去别的糖水铺看看,比他们家好喝还比他们家便宜的根本没有。

    刚才那几位小郎君看上去挺富贵的,身边还跟了那麽多身高体壮的护卫,别说喝几碗糖水,就是把他整个铺子都盘下来都不成问题,何至于为了几碗糖水哭成这样?

    他也不是什麽冷血无情的人,喝不起的话可以晚上过来喝点剩下的尝尝味道,天太晚了不要钱也行。

    可问题是那几位小郎君喝的起啊!

    糖水铺的老板冤枉死了,要不是刚才哭鼻子的那位小郎君哭的太真情实感,他都要以为是同行家的小孩儿故意过来捣乱的了。

    权贵人家都有这样那样的怪癖,兴许那位小郎君的怪癖就是舍不得花钱。

    那句话怎麽说来着,越有钱越吝啬。

    寻常百姓家的小娃三五不时还能来碗糖水甜甜嘴,刚才在铺子里喝糖水的小娃儿一下子点了那麽多碗还不重样,一看就是从来没喝过。

    要是经常喝肯定有偏好,只有没喝过的才会每样都要尝。

    可怜的小娃,生在吝啬的富贵人家还不如普通的小孩儿。

    赵仲针和赵仲乱还不知道他们俩在糖水铺老板眼里的形象,“吝啬”的哥哥进了酒楼包厢後关上门不让别人进,看着包厢里精致的摆设哭的更伤心了。

    都是钱啊!这些都是钱啊!

    苏景殊听他边哭边算十文钱能干什麽一百文钱能干什麽五百文钱能干什麽都快傻了,他只是说了句五百贯足够京城的一家四口轻轻松松过一年,这反应是不是有点过头?

    赵仲乱吸吸鼻子,“我真的只是喝了几口糖水。”

    为了留出地方吃别的好吃的,连糖水都没敢买大碗,要的都是吃两口尝尝味道就没有了的小小碗。

    自从他们家搬到京郊别院,他这是第一次被允许到勾栏瓦舍玩,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时候,吃几口糖水怎麽了?

    哥哥过分QAQ~

    赵仲针眼泪掉的更凶,“你自己算算花的钱多不多?这里花十文那里花十文,溜达一圈就把寻常百姓一天的工钱给花出去了啊。”

    “我花的又不是百姓的钱。”赵仲乱抹了把眼泪,捏紧小拳头和他哥对着吼,“我有零花钱可以用,花的都是我自己的钱,和百姓有什麽关系?”

    赵大郎声泪俱下,“你的俸禄是哪儿来的?是不是百姓辛辛苦苦挣来的?”

    赵二郎愣了一下,不知道这句话该怎麽反驳,索性不和他哥讲道理,“咱爹是皇帝,我凭什麽不能花钱?”

    难道他少花一点百姓就能多挣一点吗?

    不啊,他花的多街上那些小贩挣的才多,臭哥哥拦着不让他花钱才会让百姓没法挣钱。

    而且他也不是花成千上万的钱买没用的摆设,他只是吃了几碗糖水而已啊!

    这都什麽跟什麽?

    苏景殊听的额头直冒黑线,怕这兄弟俩吵上头了再打起来,连忙挡在中间让他们冷静下来好好说话。

    大郎冷静冷静,二郎也冷静冷静,虽然二位的话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俩完全没必要因为几碗糖水吵啊。

    那是几碗糖水,不是几座金山。

    好吧,退一万步讲,他自己就没有错吗?

    要不是他多嘴和大郎说五百贯是多少钱,大郎也不会满大街的打听物价。

    大郎没有满大街的打听物价,看到二郎豪横的喝糖水的时候就不会生气觉得糖水要花好多好多好多钱。

    打听之前是“区区三十万贯平平无奇”,打听之後是“见鬼的糖水竟然要三文钱”,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大郎该不会长成葛朗台吧?

    苏小郎头一次觉得太较真没好处,苦口婆心的快要打起来的兄弟俩讲道理。

    主要讲给赵大郎听,赵二郎这个小倒霉蛋今天纯属无妄之灾。

    即便要推行节俭也要循序渐进,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嘴巴,要减少花销可以从俸禄上入手,没道理钱发到人家手上还不让人家花。

    赵仲乱鼓着脸重重点头,“就是就是,不想要我花钱可以直接不给我,钱都给我了凭什麽不让我花?”

    赵仲针:……

    苏景殊继续讲经济活跃的重要性,老百姓敢花钱吃喝是好事,如果天底下的人挣了钱都只存起来不往外花,小摊小贩们还能赚到钱吗?

    不是所有百姓都有田産保底,大宋商业繁荣,那些没有田産的百姓才能想办法活下去,要是没有田産还找不到别的生计,等着他们的就是大批落草为寇的农民起义军。

    不用要是,现在民间就有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军,朝廷管他们叫山匪贼寇,这俩词儿皇子殿下应该不会陌生。

    商业繁华尚且如此,要是经济萧条下来,大宋离亡国还远吗?

    咳咳,扯远了,总之就是,该挣挣该花花,有钱捏着不花不是好事,尤其对金字塔尖尖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