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咸阳,等考察了北方的防务情况后,便开启了四步走战略。】
【简单来说,就是开筑秦直道,派大军攻打匈奴,修复原有的秦赵燕三家长城,迁移内地百姓到边境定居。】
【首先,秦直道,让我们来看这里——】
一张简约的地形图被放了出来。
虽说线条简约,像是着笔而画,相比较之前放出的地形图而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整体上看,嗯,倒也算形象。
至少他们清楚地看见了一条从咸阳到长城边境的“直道”走向。
【这条秦直道,便是自咸阳出发,直通北边边境的一条专用车道,用于秦国军队的军粮运输以及辎重供给等等。】
【这战略部署是对的,但问题就是,成本太大。】
【史书记载,当时秦朝攻打匈奴的时候,调用的可是几乎全天下的资源去运输物资,这么说,如果从山东往西北运输粮食,其中每三石粮食中,最后能运到地方的,只会剩下一石粮食,算一下,这成本,可是达到了两百倍之多。】
【而除了粮食会消耗如此之多以外,还有其他成本的消耗。】
【所以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这成本与收益,完全就是不成正比,甚至根本无法比。】
【再看另外两步走战略——】
【虽说最后匈奴是打跑了,可修长城和戍边,又是无底洞般的巨大消耗,而这些,又都需要百姓去买单。】
【好,这里就先埋下了一个雷点。】
这“雷点”不知道是何意,还有什么“买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8、不嘻嘻(第2/2页)
?这又是何意?
但结合天幕前后所说,好像又隐隐约约能理解到一点。
总之听着不像好词。
【北边的匈奴赶跑还不够,在秦始皇看来,还有南边的蛮族和百越也能被称为“胡”呢。】
【这部分人算是楚国的南部,在秦灭了楚国之后,这些人震慑于秦国的军队,便纷纷举族南迁。】
【但即便是如此,秦始皇还是准备继续灭“胡”。】
【于是秦始皇不仅强行征调了当时的无业游民和商人组成远征兵团,还同时发配了五十万罪犯,以及平民百姓等,前往当时还未经过开发的南方,要知道南方树多林多,这成本路况,其艰难程度,与北方可不遑多让。】
【再有就是公元前212年,在秦始皇第三十五年,这时候秦直道还在修,而秦始皇又征调了秦国的囚犯多大七十万人,这七十万人去干什么呢,他们要去修建阿房宫,以及继续投入到已经修建了三十五年的秦始皇陵中。】
【看看,这雷点已经有多少个了。】
【再算一下,被征调的人口,就已经有一百多万了,而据估算,当时秦国的人口大概在两千万左右,这其中去掉一半女人,再去掉老人和未成年人,成年男性使劲儿估算,也就大概八百万左右吧。】
【那问题就来了,被征调的基本上都是囚犯,而当时秦国的囚犯有那么多吗?】
【这就又要提到秦国严苛的秦律,而这秦律,又是一大雷点。】
秦朝之下,听到天幕这些话的六国之人简直都要乐了。
原来秦国的问题这么多?
还有那秦律。
秦律是严苛......不对,等等。
现在天幕可是点出了这些问题,而且还是在很多事情未发生之前点出了这些问题!此时听着的又不止有他们,那咸阳宫的秦始皇岂不是也在听着这些“预言”?
......那岂不是就是说,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任何“预言”都有可回旋的余地......这些什么雷点,还能埋下?
反应过来后,一瞬间不嘻嘻了。
不过嬴政也不怎么嘻嘻。
因为天幕几乎都在“批判”他。
哪怕这其中有些事,他现在还没做到那种程度,可听天幕如此说,确实让人高兴不起来。
但想反驳吧,嬴政仔细想想,好像能反驳的地方也不多,若秦朝当真是因为此走向灭亡,他总得捏着鼻子改变下策略。
不过,六国之人本就在蠢蠢欲动,若没有雷霆手段,又怎么去镇压这些人?
嬴政此时觉得自己可太难了。
难道这后世之人就如此不认可他吗?
【我们简单说一下秦律,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律法,就是“失期当斩”。】
【这个律法,可以算是后面所谓官逼民反的诱因——】
【也就是秦始皇死后,在公元前209年七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的诱因。】
【失期当斩的意思,就是一旦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当时的秦律,都是要杀头的。】
【当时在大泽乡,有九百多人被押着送往渔阳,可七月雨水多,导致道路不畅,按照路途距离去算,完了,这下是怎么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前赶到渔阳了,无法按照约定期限到指定地点,就要被杀头,这样的律法,早晚有一天要暴雷。】
【所以这雷,就暴在了这里。】
【当然,不断冒出的起义,又岂止是因为这些缺乏弹性的秦律——】
【严苛的律法是其一,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