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 诬陷  开局流放:穿成太子的锦鲤小娇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萧承钧连夜修书,将遇袭经过详细禀报给萧南逸,信笺末尾字迹遒劲:"儿臣誓要彻查此事,还将士与百姓一个公道。"他将密信交给最信任的亲卫,命其快马加鞭送往京城,随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善后工作中。
    清点过后,十万石粮食仅余三成。承钧望着残破的粮车,心中五味杂陈。副将陈猛提议:"殿下,不如就此折返,将剩余粮食押运回京,重新筹备赈灾物资?"承钧摇头否决:"江南灾民等不得。即刻启程,务必将这些粮食尽快送到。"他深知,每耽搁一刻,就可能有更多人因饥饿而死。
    车队缓缓前行,承钧却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派出多路斥候,在车队周围十里范围内巡逻侦查;又命士兵轮流值守,防止再次遇袭。夜幕降临时,他亲自查岗,查看每一处哨位,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京城内,萧南逸收到密信后震怒不已。"传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即刻入宫!"他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怒火。林婉清闻讯赶来,见丈夫如此愤怒,轻声劝慰:"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查出幕后黑手。"萧南逸握紧妻子的手,沉声道:"敢动朕的粮草,动朕的子民,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刑部与大理寺迅速成立专案组,对青崖山匪展开调查。很快,他们发现这些匪徒的兵器上刻有特殊标记——竟是出自京城某家兵器铺。顺藤摸瓜之下,一个惊人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兵器铺老板与户部侍郎周明远的党羽来往密切。
    正当调查有了眉目时,意外却接踵而至。兵器铺老板突然暴毙家中,死状诡异;负责押运粮草的一位千总也在归途中坠崖身亡。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暗中阻挠调查,企图掩盖真相。
    萧南逸意识到此事牵扯甚广,决定亲自督办。他召见太子太师,命其暗中监视朝中大臣动向;又派出大内侍卫,保护参与调查的官员及其家属。林婉清则在后宫协助,留意各宫娘娘与前朝官员的往来。
    而在江南,萧承钧终于将剩余粮食安全送达。看着灾民们狼吞虎咽的模样,他心中既欣慰又难过。安顿好灾民后,他立刻投入到堤坝修缮工作中。白天,他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工匠加固堤坝;夜晚,他挑灯夜战,研究治水方案。
    一日,一位老工匠悄悄找到承钧:"殿下,小人有要事相告。半月前,曾有个自称朝廷官员的人来勘察地形,还画了详细的地图。"承钧闻言心中一震,立刻追问那人的样貌特征。老工匠回忆道:"那人四十岁左右,左眉有颗红痣,说话带着京城口音。"
    承钧仔细思索,突然想起周明远的师爷正是这般模样!他立即修书一封,将这个重要线索告知父皇。萧南逸收到信后,立刻派人捉拿师爷。经过严刑审讯,师爷终于招供:此次袭击粮车,正是朝中某位大员指使,目的是破坏赈灾,动摇太子根基。
    就在案情即将大白时,宫中却突发变故。林婉清在食用御膳房送来的点心后,突然腹痛难忍,昏迷不醒。萧南逸心急如焚,命太医院全力救治。经查验,点心内竟被人下了慢性毒药。
    萧南逸意识到,这是对方的垂死挣扎。他一面守护在皇后身边,一面加快调查进度。终于,在多方证据的支持下,幕后黑手渐渐浮出水面——竟是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亲王!此人觊觎皇位已久,企图通过破坏赈灾,引发民怨,从而制造机会谋朝篡位。
    萧南逸果断下令,将亲王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与此同时,林婉清在太医院的全力救治下,终于转危为安。萧南逸握着妻子的手,后怕不已:"若你有个万一,朕该如何是好?"林婉清虚弱地笑道:"陛下别忘了,臣妾还要看着承钧成家立业,看着长乐平安长大。"
    江南这边,萧承钧完成堤坝修缮后,又组织灾民开垦荒地,恢复生产。他深知,赈灾不仅要解决眼前的温饱,更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在他的努力下,江南渐渐恢复了生机。
    回到京城后,萧承钧第一时间去探望母后。看着母亲苍白的面容,他心中满是愧疚:"都是儿臣无能,连累母后受苦。"林婉清轻抚儿子的脸庞:"傻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你此次江南之行,做得很好。"
    萧南逸看着父子二人,心中感慨万千。这次粮车遇袭事件,虽然险象环生,但也让他看到了太子的成长。"钧儿,你已经具备了治国安邦的能力。"他语重心长地说,"但要记住,为君者不仅要有谋略和胆识,更要有一颗仁爱的心。"
    承钧郑重地点头:"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此次事件,让儿臣深刻体会到,身为太子,肩负的不仅是皇家的荣耀,更是天下百姓的安危。儿臣定当不负所托,守护好南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子民。"
    随着谋逆亲王伏法,南诏国看似恢复了平静,但暗流仍在朝堂之下涌动。萧承钧回朝复命那日,萧南逸在金銮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褒奖:“太子此次江南之行,护粮救灾、修缮堤坝,功绩卓着,堪为宗室表率。”话音未落,便有大臣出列奏请为太子加冠赐封,朝堂上一时附和声四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流放:穿成太子的锦鲤小娇妻请大家收藏:开局流放:穿成太子的锦鲤小娇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然而,这场风波并未真正平息。几日后,大理寺卿在彻查余党时,意外发现一封密信。信中虽未署名,但字里行间暗示朝中另有势力与境外势力勾结,意图颠覆南诏。更令人心惊的是,信中提及“太子身边亦有暗桩”。消息传到萧南逸耳中时,他正在椒房殿陪伴病愈的林婉清,手中的茶盏险些打翻。
    “此事万不可声张。”林婉清握住丈夫颤抖的手,“先暗中查证,切莫冤枉了好人。”萧南逸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朕最担心的,就是有人想离间我们父子。钧儿刚立大功,此时传出这样的消息,背后之人用心险恶。”
    当晚,萧南逸便召见心腹侍卫统领,命其秘密调查太子身边的所有人员。同时,他也加强了对边境的戒备,防止境外势力趁机作乱。而萧承钧对此一无所知,仍在东宫研读典籍,为日后治国理政做准备。
    一日,承钧的贴身侍卫阿烈神色慌张地求见:“殿下,属下发现有人在暗中监视东宫。”承钧心中一凛,却仍镇定道:“莫要声张,暗中留意他们的动向。”他深知,此时若打草惊蛇,反而会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萧南逸在调查中发现,礼部侍郎暗中与西靖国使臣来往密切。更可疑的是,近期朝中关于削减军备、开放边境通商的奏请,皆出自此人之手。萧南逸不动声色,一面批准奏请,一面派人密切监视礼部侍郎的一举一动。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更大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谋逆亲王虽死,但其党羽并未全部落网。这些残余势力与境外势力勾结,企图利用太子的声望,制造朝廷内乱。他们先是散布谣言,离间萧南逸父子,又准备在边境制造冲突,引发战争。
    萧南逸决定将计就计。他召见萧承钧,却只字不提调查之事,反而命他主持筹备来年的春耕大典。“钧儿,这春耕大典关乎国本,务必办好。”萧南逸目光深邃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