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第3章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3、第3章(第1/2页)

    系统立马火冒三丈:“宿主!他挑衅你!此时你应该狠狠打他的脸,让他认清楚你的地位!”

    童启:……

    出师不捷,没想到在自家山脚下,还有被拦住的可能,他无视了系统的炸毛,认真打量了一下这小厮家的马车,只见这车厢上金碧辉煌,用的皆是绫罗绸缎等贵物,不像是什么缺钱的主,可架的,却是牛车。

    于是试探着问了句,“汪家的?”

    “你怎知?”

    这下,反倒小厮慌了手脚,他定睛细看,这才发现这小童虽看起来年岁不大,穿着粗布衣衫,可眉宇之间却纯净聪慧,举手投足,有种说不出的气质,不像是普通的山野孩童,倒像是读过两本书的,不由迟疑道。

    “抱歉,您是……这山上书院的学生吗?”

    作为少爷身边最得力的小厮,茯苓自然知道自家老爷今日来此是为了什么。

    万一那书院是真的,这小童很可能就是少爷未来的同窗!若跟山长告上一状,那……

    想起刚才自己的出言无状,他瞬间后背出了一身冷汗来,连忙低下脑袋让出路,不敢再拦。

    童启微笑,并没有正面答话,大喇喇绕过这牛车,继续往山上走去。

    他这才忆起昨日递帖子的时候,还顺手发给了两家商户。

    其实大奉朝商人阶级地位并不算低,不仅允许后代考科举,还允许着锦衣华服,只是不让跟官员一般,乘马车、治丧仪罢了,但往往商户之子考科举,还是会遭遇很多清流的抵制和嫌弃。

    听说有的私塾为了表达自己的清高廉洁,甚至会故意羞辱商户之子,不让他们入学,说他们沾满铜臭气息,只知阿堵之物云云。故而童启递帖子的时候,便顺道也邀请了一下试试。

    没想到,还真来了。

    看这架势,估摸着天还未明就跑来打探了吧,这求学之心,简直令童启感动。

    至于那什么所谓的挑衅,他更是没有放在眼里。

    系统不服气的撇撇嘴,而那汪家小厮见童启没有回答,径直往山上走,心却不由凉了半截。

    他似乎认定了这就是书院的学生,纠结两下,干脆扔下牛车也不看守了,急忙跟着上了山。

    书院显示的地址正处于沧澜山脉半山腰处的平台上,童启到达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这里竟真的有书院?”

    年仅十三岁的汪启元仰头看着这乌木做成的巨大书院牌匾,只觉震惊无比。

    刚收到请帖的时候,他和父亲还以为是什么恶作剧。

    毕竟整个伊川县谁人不知,他们绸缎汪家得罪了王举人,即便找遍整个府城的关系,也没有一家私塾敢收他为徒。

    谁料县试刚刚落榜,他家小厮茯苓便在门口处捡到了一张书院的邀请函,抱着怀疑的心态,他一大早就和父亲来了此处,可没想到竟是真的?

    这沧澜山何时建起的这么大的书院,他们怎么从未听过!

    别说汪家,就是一旁号称走遍了大半个大奉朝,无所不知的刘家家主也懵了。

    刘家世代走镖为生,一贯自诩消息灵通,可也从未听过这家书院的事。

    硕大的牌匾,浩浩荡荡用隶书纂刻着“华夏书院”几个大字,大气磅礴。

    两旁楹联上书着:

    春秋冬夏勤学苦练看谁人蟾宫折桂,德智体美博学多才有我辈九天摘星。

    如此口气,如此胸怀,再加上一看便耗费了不少银钱建起的书院外红墙,绵延几里,光是修盖便少说要半年之久,这么大的工程,按理说在动工初时便会传遍整个县城才是,怎会半点风声也无?

    竟像是凭空出现似得。

    几个人纳罕的围着书院门口转悠,有心进去一观,可偏偏大门被一把巨大的铜锁锁紧了,敲了半日也没人应,料想应是无人。

    索性闲着也是闲着,几个在场的学生便互相通了姓名,打了招呼,直至最后一个人话音落下,他们才猛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在场的……怎么全是刚刚县试落榜的考生啊?

    一瞬间,气氛尴尬了起来。

    最右边身着一件白色长衫,小腿处却溅满了泥泞的农家子常仕进率先愤怒的喊了起来,“这是何意?难不成是有人故意作怪,将我们叫来奚落?”

    只听过书院喜欢天才,还从未听过哪家书院如此怪癖,放着上榜的学生不收,愣是收他们这些落榜生的。

    吴韧听此,连忙打圆场,“仕进兄莫急,许是巧合也未必。再说落榜的人多了,谁会故意闲着没事单单叫我们几个呢?且那邀请函大家不都看了吗?并非寻常纸张,若用了那样的贵物,只是为了和我们开个玩笑,那也未免花费太大了些?图什么呢?”

    这逻辑有理,令几人稍稍安定了一些。

    汪启元沉默的从袖中掏出那张请帖,摩挲着。

    不同于吴韧只能看到那纸张细腻绵长的认知,他家亲戚里可是真的有人做纸生意的。

    从小到大,他什么样的纸没见过?还头一次见到如此材质,光滑如整,放在鼻间竟还隐隐有股香气,简直奇异。

    刘家的刘卜温也跟着补充道,“是极,且竟连我们都没有听闻过华夏书院的名字,又怎会有人已经提前得知了这书院,还故意挑我们几个作为嬉笑之趣呢?”

    众人点点头,吴韧无声的看了一眼刘卜温和汪启元,又低头瞥了眼自己脚上露出洞的草鞋,后退到一旁,不再说话了。

    几个人就这么干等着,正思考着要不要先离开,隔日再来时,童启默默走了过来。

    “你们是来看学校的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