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牡丹诗会  黑神话:天蓬寻妖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兴庆宫花园中,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色牡丹争奇斗艳,花香四溢。文人雅士们吟诗作对,歌声悠扬,琴声袅袅,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唐玄宗端坐在御座之上,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盛大的牡丹诗会。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威严而不失儒雅。岁月虽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他身边,是身着华丽宫装的杨贵妃,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颦一笑都令人心醉神迷。杨贵妃的美貌如牡丹般艳丽,她的存在仿佛为整个花园增添了一抹最动人的色彩。
    朱蓉与其他妃嫔坐在皇帝御座的下方,欣赏着这场盛会。她身着淡紫色襦裙,头上插着一支简单的玉簪,虽然打扮朴素,但却更衬托出她的清丽脱俗。
    朱蓉的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对于这个对她来说还很陌生的世界,她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这唐朝的诗歌,还真别有一番韵味。" 朱蓉在心中暗自赞叹,她听着诗人们吟诵的诗句,虽然有些词句她不太理解,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她的目光在花园中游走,欣赏着那些穿着华丽的贵族们,心中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繁华。
    "笨猪,你懂什么诗词歌赋?就知道吃!" 小白的声音在玉佩中响起,带着一丝嘲讽。
    朱蓉正要反驳,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只见一位白衣飘飘的诗人大步走来,他面如冠玉,眼若朗星,长发飘逸,一派潇洒不羁的风姿。朱蓉一眼就认出了他,正是大唐诗仙李白。
    "哈哈,诸位莫慌,李白来也!" 李白大笑着走到花园中央,手中握着一壶美酒,神采飞扬。他的出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就连那些原本专注于赏花的贵族们也纷纷转头看向他。
    唐玄宗眼前一亮,笑道:"李卿来得正好,今日牡丹盛开,不如即兴赋诗一首如何?"
    李白抱拳道:"陛下雅兴,臣岂敢不从。" 他举起酒壶,一饮而尽,然后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株艳丽的牡丹上,朗声吟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一出,满座皆惊。杨贵妃更是羞红了脸,因为众人都知道,这首诗正是赞美她的。朱蓉看着杨贵妃那娇羞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羡慕。
    她暗自想道,不知道有朝一日,是否也会有人为她写下如此动人的诗句。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的老和尚走到了皇帝面前。他面容慈祥,眼神深邃,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这位老和尚不是别人,正是最近在长安城声名鹊起的来自西域的金池长老。
    金池长老双手合十,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用一种奇特的语调,吟诵了一首诗:
    "金殿巍峨玉阶寒,花开满园醉人间。 霓裳羽衣歌盛世,一梦千年帝王颜。"
    这首诗意境深远,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的气息,让朱蓉感到很不舒服。她转头看向杨贵妃,发现杨贵妃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朱蓉注意到,随着金池长老的吟诵,皇帝的眼神变得越来越迷离,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吸引。
    "小白,这老和尚是谁?" 朱蓉低声问道,"他的诗… 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是金池长老,来自西域,据说法力高强," 小白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他的这首诗,恐怕不简单!你要小心,这老和尚可能有不良企图。"
    朱蓉心中一凛,她立刻开启了九珠手串的"破妄之眼"神通,仔细观察着金池长老。果然,她发现金池长老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妖气,而他手中的念珠,也散发着诡异的光芒。
    "果然是妖孽!" 朱蓉心中暗道,她意识到,金池长老的诗歌中,肯定隐藏着某种妖法,试图控制皇帝的心智。她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她又不知该如何行动。
    就在这时,李白似乎也察觉到了异常。他眯起眼睛,看着金池长老,突然大笑道:"好诗!不如咱们来个斗诗如何?"
    金池长老面色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微笑道:"李太白大名,老衲久仰。既然如此,那就请赐教。"
    李白豪气干云,举起酒壶又饮了一口,然后吟道: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江山如画里,一醉抱琴眠。"
    这首诗气势磅礴,豪情万丈,顿时引得满座喝彩。朱蓉也被李白的豪迈气概所感染,不禁为他喝彩。她注意到,随着李白的吟诵,皇帝的眼神似乎清明了一些。
    金池长老脸色微变,但还是强自镇定,吟诵道:
    "红尘滚滚迷人眼,一念成空万事休。 谁知帝王家,终是梦一场。"
    这首诗暗含劝诫之意,但却隐隐透着一股妖异之气。朱蓉注意到,随着金池长老的吟诵,皇帝的眼神又变得迷离起来。她心中焦急,知道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朱蓉突然想起了小白教她的"破法诗"。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站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身上,就连李白也好奇地看着这个突然站起来的宫女。
    朱蓉不顾众人的目光,走到皇帝面前,朗声吟诵道:
    "浩然正气贯长虹,妖魔鬼怪皆消融。 朗朗乾坤日月明,大唐盛世万古雄!"
    这首诗气势磅礴,充满着浩然正气,仿佛一道金色的光芒,将笼罩在诗会上的阴霾一扫而空。随着朱蓉的吟诵,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花园中荡漾开来,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神清明。
    皇帝顿时清醒过来,他看着朱蓉,眼中充满了惊讶和赞赏。"好诗!好诗啊!" 皇帝激动地说道,"朱贵人,你的诗真是... 惊天地泣鬼神!朕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才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