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老道长愣是没搞懂,一个拥有公主、准国师身份的人,怎么又打算种地了?难道是怕饿肚子?
随后他想到大楚有钱人的做法,遂痛心疾首道:“大楚子民千千万万,种田的占了八九成,你就不要跟他们抢地了。”
楚国一直以来都不抑兼并,土地可以随意买卖,有钱时买地,无钱时卖地,将赖以维生的土地当作普通商品。
当然土地随意买卖的优点不错,让愿意种地的人种地,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扩大土地生产力,但缺点也很明显,极易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权贵们不差钱,可以提高土地价格,兼并大量土地,而大部分普通农民却无地可种,只能沦为佃农。
老道长挺担心章小林利用手里的权钱,兼并土地,导致更多农户变成依附于主户的客户。
“师父,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说种田,不是买田?”
“你会种田?”老道长有些怀疑地看着她,谁不知道她是个耐不住的性子,最喜欢到处乱跑,区区一块农田能拴住她才有鬼呢。
这不是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吗?章小林挺起胸膛道:“我当然……不会!”
“呵呵……”原国师和杜力夫都不禁笑出声来,不会还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倒也勇气可嘉。
章小林嬉皮笑脸道:“种田我虽然不行,但我知道怎么多收三五斗。”
众人立时眼神发光地看着她,大楚八九成的农民,世世代代都以务农为生,为了多收三五斗的粮食,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一辈子。
背驼了,腰弯了,精心伺弄庄稼,就为了能多打点粮食填饱肚子。
老道长好奇地问道:“莫非你打算恢复军囤制?”
军囤制,顾名思义,就是命军队就地囤田,减少来回运送粮食的损耗,一定程度上达成自给自足。
“开荒囤田当然是要的,但我说的是亩产增加三五斗。”章小林好脾气地解释。
老道长惊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座的四人中,原国师和杜力夫都没有种过地,章小林虽然住在村里,但却是娇养着长大的,压根儿没有插过秧。
唯有老道长在村里的几十年,开过荒、种过菜,对于田地收成有所了解。
在他的几十年的认知里,再精耕细作的土地收成也有上限,农民靠天吃饭,收成好不好主要还得靠天吃饭。
老天爷风调雨顺,收成或能糊口,若是遇上水、旱、蝗灾,就得死一大片。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指不定以后还能实现禾下乘凉梦呢。”
禾下乘凉?这画面太美,几人就算是出家人,也不敢想啊,或许哪天羽化成仙,能在天宫上看到吧。
老道长好奇地问道:“那你具体怎么办?”
章小林挠挠头,“暂时还没想好,不过待手头上的事处理完,我倒想去大楚各地转转。”
“转啥转呀?赶紧想办法种出可以乘凉的禾苗来呀。”老道长都恨不得将她锁在农田呢,早一天种出来,也可以给大楚造福。
“师父你可是国师,又不是伙居道士,”章小林伸手往压了压,示意老道长冷静点,方才又说道:“想要种出好庄稼,当然还得有好种子,得去全国各地找一找呢。”
江南有一年三季的稻种可以拿来推种,还可以去野外找找雄性不育的稻苗,搞个杂交混种,当然这些不是短期能成功的。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土地肥力的问题。
大楚有些地方还在实行轮作休耕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土壤肥力不够,尤其缺乏氮、磷、钾三种元素。
之前章田村开荒先种苜蓿,就是利用生物固氮的方式,给土壤施加肥力。
钾肥则是利用硝洞制硝,将生产的硝酸钾用于施肥,但这种成本过大,章田村用用还行,推广到全国,就顶不住了。
磷肥还得去找找有没有磷矿,但是化肥的生产需要先进的科技技术,暂时还不能大量投产。
章小林打定主意,“我得去海外藩邦找找。”
“啊?”老道长老脸皱着一团,他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徒弟回来继承国师之位,他想了想道:“那你找些人陪着去!”
章小林在送走杜力夫后,便向工部尚书咨询出海宝船一事,从尺寸大小及携货能力都有认真比对。
京城没有不透风的墙,龙大当家听说后,便不请自来到公主府。
说是公主府其实就是原宋太尉的府邸,原本充满豪奢气息的宅院,如今只余负责洒扫的下人,看起来颇显寥落。
他在一座亭子里,找到正在研究舆图的章小林,便道:“你这里也太过冷清些。”
章小林抬头看到是他,忙请他于一旁坐下,“前阵子我派人接了我爹过来,结果才住了十来天就口舌生疮、眼赤腹痛,唉,折腾得连觉都睡不好。”
“水土不服吧,太医怎么说?”龙大当家对这个有经验,手下很多兄弟都差不多症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小林摇摇头叹道:“太医也说是水土不服,开了几味药,但没啥效果,那么大年纪天天睡不着,眼瞅着瘦了,最后俺爹受不了,只得送他回去。”
“慢慢来吧,估计年纪大了,受不了这里的气候。”龙大当家开解道。
章小林摆摆手道:“他回去也好,反正我过一阵子便要出海,没人照顾他。”
终于说到正题了,龙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