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御史不像其他大臣,有地方官送来的孝敬,他们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每月就指着朝廷给的银米养活一家老小。
罚半年的俸禄,让本就清贫的御史们更是雪上加霜。
罚俸简直是釜底抽薪之举,就算以往御史有顶撞皇帝的,也顶多训斥完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品级低,月俸也低,没人会把御史逼到绝路。
下朝后,气急败坏的众御史齐到郭中丞家中诉苦,“这可怎生是好?京城米贵,生活大不易啊。”
“咱们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圣上的复辟大业何时能成?”
郭中丞安慰众人道:“实在没米下锅的话,我就去向族人们借一些应急。”
林御史诧异道:“我记得你原籍不就在汾城外的沪江县吗?怎地你的族人会来京城?”
郭中丞便将前因后果略说了说,道:“北军入侵,我郭家族人见势不好,便来京城投奔,如今情况危急,正是宗族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之时。”
众御史脸皮都厚了,俱都笑逐颜开地赶着他出门,“郭中丞快去快回,我等家中已无粒米下锅矣。”
郭御史当真来到前院,却见管家拦住他,苦着脸道:“虽说京城房租贵,但这么多人也住不开啊,还是想办法去典个大院安置吧。”
“空房挤挤也就有了,管家辛苦些,且再借附近邻居的房子暂住一时。”
郭中丞知道族人拖家带口,人多行李多,关键事还多,大人叫、孩子哭,吵得头都大了,他只得让管家自己想办法。
管家扯住他的袖子,急道:“少爷,老朽早就舍了老脸,求了街坊邻居帮忙,可暂住还行,长住的话,邻居们脸上可不好看。”
要不是这条街上的人都知道汾城遭难,再加上郭家做人厚道,怕是所有人都闹着要赶郭家族人离开。
郭中丞烦恼不已, 家事国事、事事不顺心,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好吧,且忍耐几日,我再想想办法。”
说罢,他一把甩开了管家,直接来到族长所住的屋子,还没进门,就听见族长向族人抱怨。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都说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怎地如此逼仄,转个身都难 。”
族人纷纷宽慰,“我等还算好的,至少还有片瓦遮身,像其他人逃难只得睡在大街上,风急雪大的,冻毙了不少。”
“难啊,人离乡贱,咱们且忍耐些日子。”族长叹息不已。
郭御史暗暗摇头,但此刻也顾不得许多,能捱一时且是一时,他掀帘而入,“各位叔伯,大家在这还住得惯吗?”
“还行,还行!”众人见他进来,忙起身迎接。
郭御兄挠了挠头,“我也知道条件不好,前阵子京城一直多灾多难的,才发洪水又遇兵难,房子多有损毁,住房有些紧张,我会想办法的,且再等几日。”
族长强笑道:“也是我们来得太突然,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听说最近又在和北国和谈,等退兵后,我们还要回去的。”
说到和谈,郭御史不禁面有怒色,谁不知道北国乃是言而无言的小人,若真把汾城割给北国,那下一次还要割让哪个城呢,难道眼睁睁看着大楚河山一点点被北国蚕食完吗?
“族长,现在汾城还在和北国对峙,暂时别想着回去了,且安心住下!”
众人大惊,“怎地还在打吗?咱们可是听说朝廷已经议和了,那汾城现在岂不是北国的了?”
这是什么情况,众将还在拼死抵抗,圣上何故早降?
族长一听就不对,现在谣言满天飞,他也不知道谁对谁错,都说北人满万不可敌,朝廷为了以图日后,这才准备割让汾城,换得一丝生机。
没想到汾城军民竟然还在抗敌第一线,那朝廷不就等于弃了汾城百姓吗?
“汾城没失守?”族长抓着郭中丞的袖子急问。
“自然没有,现在敌军围而不攻,打算让全城百姓饿死。”
郭中丞话音刚落,众人面露惭愧之色,汾城还在坚守,郭家全族却早早逃到京城,人品高下立判,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父老乡亲。
族长仰天长叹,“我等惭愧啊!”
郭中丞想到花厅里还有那么多同僚等着呢,便局促搓着双手道:“我今日过来是有一事求族长呢。”
众人俱都看着他,这位可是御史中丞,位高权重的,有什么事还用得着求字呢,莫非是要把他们赶走,这可就不太地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族长硬着头皮问道:“咱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有什么事尽管说。”
以血脉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关系,是最为坚实的,面对危险情况,更要团结,才能保宗族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郭中丞不好意思地问道:“能借点钱吗?”
“啊?”众人一愣,这剧本不对吧,他们逃难至此,已经身无长物,不找他借钱已经很厚道了,怎么反而向咱们借钱。
族长一脸为难道:“咱们拖家带口,每天睁眼就要花钱,钱也不太多了,不过,你乃堂堂朝官,为何要借钱?”
谁不知道太祖的高薪养廉政策,只要当官就肯定不会穷,随便拿点钱置个庄子,这辈子哪怕得罪皇上被贬,也吃喝不愁。
而且这一旦当官,那就是士,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有质的区别,真没听说士找农借钱的。
“这个说来话长,”郭中丞干脆将这段时间和高党交手数回合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众人不过就是普通农户,庙堂太高远,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如此近距离接触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