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章小林大喜过望,果真瞌睡来了便有枕头,“远不远?要不现在就出发,赶在天黑前能不能回来?”
章里正看了看日头,“山高林密,就算现在赶过去,恐怕晚上也回不来,还是明天一早出发,拿上绳索和木桶,也方便挑水回来。”
刘大娘忙施礼致谢,章里正哪敢受她的礼,侧身躲过,遂自去通知村中壮小伙不提。
随后刘大娘又回房温习点茶技艺,就算有好茶、好水也不是高枕无忧,想要在斗茶比拼中求胜,最关键点还是人。
待小皇帝散学回来,闷闷不乐道:“以后娘亲去了汾城,能不能也带上沣儿?”
“怎么了?中午不是有杏姨在吗?”
小皇帝不满地撅嘴,“我不管,反正要跟着娘亲。”
宫人们虽然待他不错,但总是不让他碰这碰那,生怕有啥闪失,担不起责任,相对来说,还是跟在亲娘身边自在些。
刘大娘的母爱顿时如黄河之水泛滥,搂着小皇帝一顿狂亲,“行,等以后在汾城站稳脚跟,娘亲送你去西洲书院上学。”
“好吧!”小皇帝算是明白了,这一辈子到哪都摆脱不了书本,不过能跟在娘亲身边,去书院他也认了。
而另一边,章小林正喜滋滋拿着淘来的画,在堂屋各处比了比,感觉哪哪都不搭配。
老道长刚抬腿进屋,便见她站在椅上,正奋力地把画往屋壁上挂,“乖徒儿,最近有长进啊,让贫道看看是哪位名家所作。”
大楚品茗成风,约三五好友去茶坊赏画、鉴画,是市井百姓艺术生活的一部份,上行下效之下,有些闲钱的平民也会收藏字画,以展示个人品味、爱好。
老道长出自道门,很早便接触道释画,鉴赏能力很不错。
章小林把画提在身前,显摆道:“师父,你看这几只肥头大耳朵,可爱吧。”
老道长摸着白胡子,皱眉不已,“嘶~无字、无诗又无印,整体全是实,一没留白,二无意境,是不是你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有这么糟?此画虽不是捡的,但唐朝奉也没收她钱,章小林拿着画横看竖看,嘟囔道:“不至于这么差劲吧,我看这些猪画得挺好,难道画师是在借猪讽人?”
可没道理啊,能做到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定然脑子活络,不会看不出来,还巴巴地收藏起来。
章小林正寻思着,便听到一声大喝,“小心……”
吓得她脚下哆嗦,身子一歪,跌个屁股墩儿,“嘶~爹,小心什么?”
“哦~现在没事了,”章七斤扶她起来,看到一旁的画,歪头看了一眼,“竹中有猪,什么意思?”
只听说过花开富贵、年年有余的,竹中有猪是什么典故?
电光火石间,章小林也不顾得尾巴骨痛,突然明白何为父爱如山?当然指的不是他这个一惊一乍的父亲,而是那位富商。
“我明白了。”章小林把画重新卷好,仔细检查轴头,果真有粘接痕迹,“不是竹中有猪,而是竹中有珠。”
一字之差,这画作的价值便有天壤之别。
怪不得富商要珍而重之地收藏此画,秘密全在画轴中,若是内部中空,确是藏匿宝物的好地方,而且谁家没有几幅画,挂在墙上,根本就不打眼。
“师父啊,你总说我是灾星,我倒觉得自己是福星。”说罢,章小林立刻跑到厨房开火烧水。
大楚木工大多都用鱼鳔胶辅助固定,遇热水可拆卸,不会破坏本身结构,比之现代的白乳胶好些。
待她提壶进来,便见老道长拿着画轴在耳边使劲摇,“没声,估计就算有珠也早被取走。”
“有没有也得打开看看,万一有呢?爹,拿盆来。”
章七斤端来木盆,章小林将热水慢慢淋在轴头上,“爹,拿块巾子来,这玩意得趁热打开。”
趁着高温,胶的粘性下降,她用布巾裹着手,拧开轴头。
“徒儿,有没有?”
章小林借着光线,凑近看却什么也没看到,“看不清,爹,你取双筷子来!”
章七斤闻言腹诽不已,”爹~拿这个,爹~拿那个,就知道使唤我。”
不过腹诽归腹诽,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照做,当爹当到这份上,好像有点掉价。
章小林用筷子鼓捣了几下,果真发现里面有东西,慢慢往外扒拉,发现竟然是棉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木绵,里面肯定有珠子。”老道长有点激动。
章小林也很激动,手上动作不停,“淡定,咱们又不缺钱使。”
“怎么不缺?玄妙观哪哪都漏风,还等着铺瓦装门窗呢。”
章小林叹气,小农经济就是这点不好,虽说吃穿可以从地里产出,但稍稍想干点大工程就缺钱。
她想起之前铁匠所说,倘若朝廷真的发行铁钱,必然会催生钱引,钱不值钱是可以预见的,还是早点把道观修好才是正经。
“知道啦!”章小林才说完,一大颗圆溜溜淡黄色珠子滚落在桌上,眼看着就要摔下去,她忙一把捞起。
东珠,又见东珠,这种产于大楚东北的淡水珍珠,自古都是皇室珍宝,而郭员外正是有了她的东珠,才在京城买房落脚,可见其价值。
章小林拿起细看,不禁大为可惜,“肯定是放太久,有些氧化发黄。”东珠虽好,可保养不当,便会缩短使用寿命。
章七斤也算见过世面,“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