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秋节,太宗生辰。
今年恰逢陶太宗六十寿辰,不仅仅像往年那样在宫中宴请百官,今年太宗还请来了各藩王、各地节度使、还有外国使臣都到长安,进宫庆贺。
果然,今日太宗把太子的十二率卫都调到了宫外,大部分去守了城门,并只让太子带十个侍卫进宫。
陆易安身量很高,在普通人里很显眼,但是在全国军中选出来的太宗近身侍卫里,也不算多突兀。近身侍卫都穿的是铁浮屠,带上头盔,遮的更是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谁是谁。陆易安和陆风一早就随着张宣进了宫,在换防时被张宣安排为今日晚宴的御前侍卫。
晚宴开始,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在太极殿内,其他人都在殿外设宴。陆天立带进宫的五十文官也在外面,他本从益州带了一千兵马,但是都不能进城,只能带着文官赴宴,今日这些人已经换成了他从益州带的五十精兵。
陆天立带着影卫随着众人在太极殿门口又被检查了一遍,才由内侍引着进了殿,他的位置在殿内稍微往前的位置。龙椅前摆了一张漆金的紫檀桌案,两侧各有一个稍小的桌案,那是皇后和皇贵妃的位置。
台阶下最前面是皇子和亲王,然后就是陆天立这样的一品要员。他带着“陆易安”坐到了一张桌案上,两人没有交谈,还不忘和附近的官员寒暄,的确像一对不和的父子。
太宗还没到,官员都已全部入座,欣赏太极殿正中乐师的演奏。太宗听烦了宫中的乐师,早几日就请了长安城内的乐师大家们进宫排演。
“那不是卢娘子吗?怪不得之前去请她到我府里,她的徒弟说她不在,原来是被圣上请进宫了。”陆天立后边一桌的刑部张大人说到。
一旁的许大人接到:“是啊,还真是,那弹古筝的是胡大师吧?看来这次圣上把民间的大家们都请到了啊。卢娘子的琵琶弹的是真好啊,在太极殿里听着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圣上驾到~”内侍的声音虽然尖细,但是洪亮,穿透力十足,乐师们停下了演奏,刚刚都还闹哄哄的太极殿内慢慢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殿外也安静了下来。先是八个穿着铁浮屠的侍卫走到了御前,太宗才从帷幕后走出来,坐到了龙椅上。
陆天立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八个侍卫中最高的那个,他就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 40-50(第3/13页)
在太宗左侧,一动不动,像个铁人。
“恭贺圣上龙体永健、千秋万代、万寿无疆!”祝贺声响彻太极殿内外。
“众卿平身。”太宗高声到,声音洪厚。内侍现场试了毒,才把酒杯递到太宗手里,太宗抬手举杯,高声说到:“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
“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文武百官也举杯齐声高唱,看太宗饮完了酒,都仰头干了杯中的酒。
几个乐师演奏完了几首曲子,卢云上场开始了琵琶独奏,殿中的人都已酒过三巡,酒量不错的人都觉得头脑格外晕沉。太宗也扶了额,靠在龙椅上小憩。
陆易安熟读史书,知道谋反一是靠权谋之术,阴谋叛乱,架空皇权;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三是就靠阳谋,拼武力和兵力。他没有搅动朝堂的能力,只想让他父亲直接登基,也不能直接用益州的八万兵马,只能靠牵制太宗的强兵力,先调走段家军,然后离析东宫的兵力。
像他们这样以小博大,必须擒贼先擒王,然后一击即中、当机立断、斩草除根。
所以陆易安从腰间抽出软剑,直接刺向了太宗的左胸,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又直接从御前跳下台阶,杀了太子,接着杀了最有希望夺嫡的三皇子,陆风跟上来,帮着陆易安杀完了太宗的其余六个皇子。他们在击杀的时候,卢云继续还在弹奏琵琶。
激越高亢的琵琶曲中,百官看到御前侍卫举刀杀死了太宗,又开始杀皇子。陶朝权贵喜食五石散,服用过后产生的幻觉让人飘飘欲仙。很多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怕不是这宫中的酒也加了五石散?为什么自己全身发软,产生了幻觉呢。
直到禁军入殿,围住了所以出口,控制了太极殿,高喊“太宗已死,恭迎新帝~”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太宗的寿辰,而是太宗的忌日啊。
又看到陆天立走到了龙椅前,身后站着的是太宗的御前侍卫,才明白这是真的改天换日了。
陆天立父子成事后也需要官员,陆易安早整理了名单,分成“会归顺”、“可归顺”和“不可归顺”。
当晚参加晚宴的官员共八百余人,齐聚一堂,刚才言笑晏晏谈笑间,太子一党,以及太宗的忠实拥趸都不知道,他们早就在“不可归顺”名单上,家中已被几个月前就潜入长安的精兵和罗刹门门众控制。这些人都是高手,一人抵普通将士几个人,控制长安城中数量并不多的府邸,绰绰有余,还剩下两千多益州精兵埋伏在宫外。
很多官员都归顺了,他们有的只想做官,谁是天子都可以,就跟普通老百姓不会在乎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陆。有的本身就对太宗不满,特别是不满太宗曾经也是靠东征西讨帮高宗打下的江山,却在自己当皇帝后谋害武将,使大陶朝除了段旭父子,竟快无人可用。当然也有在太极殿内就怒斥陆天立的,被当初斩杀两个人之后,也就没人说话了。
继续在大平朝为官的还有五百多人,所以那晚发生的事情被很多人带出了太极殿。
后世的说书人是这么讲的:“那晚啊,平朝的太子陆易安,也就是陶朝的那益州质子。原来啊,他不是什么浪荡纨绔公子哥,而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十年啊。其实他啊,深谋远虑,武功高强,当晚假扮成了陶太宗的贴身侍卫,太宗寿宴时还就在御前站着。太宗和参宴的文武百官,都喝了毒酒,全身瘫软。这平朝太子啊,从甲胄抽出一把软剑,左手使剑,一刀刺死了陶太宗……”
“你肯定要问了,就这么容易吗?那是因为陆易安啊,把陶太宗和几个皇子都杀了啊。主子都没了,那些当兵的还拼什么命?为谁拼命呀?你说是不是?……”
还有很多故事流传到了后世,但是故事里没讲陆易安杀了陶太宗就出了宫,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
回到那晚。
陆易安先是让人开了宫门,将那益州将士都放了进来,布好了任务就去那些被围的府邸察看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就快马加鞭去了城南将军府。
策马而来的陆易安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了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