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会把他们家景哥儿气到弃官不干?
苏景殊面无表情,“你就不能想点好的?”
不行,他得给这闲着没事儿干的家夥找点事情做。
官学就在旁边,庞昱这个观察推官没法帮忙处理州政,去官学里选人应该没问题。
这家夥上学的时候惯爱胡闹,翻墙逃课都是他玩剩下的,登州官学很少有明目张胆逃学的学生,但是也有浑水摸鱼的人在,他没功夫亲自去挑,正好让庞昱这个观察推官帮着观察观察。
庞衙内拍着胸口接下活计,“放心,交给我肯定没问题。”
以他在国子学那麽多年的经验,能让他觉得可以交朋友的大概率都是纨绔和混子,第一次见面就看不顺眼的八成都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相信他的直觉,让他选人是找对人了。
苏景殊:谢谢,感觉有被骂到。
一顿饭吃的甚是心累,可惜心累的只有苏通判一个。
庞昱蹭完饭後风风火火离开,他明天就去官学为国选材,去之前得找老管家请教请教怎麽看上去像个官儿。
明明他比景哥儿还要大几岁,但是今天去盐场完全没人注意到他。
他们都没穿官服,第一眼看到的不应该是更成熟的他吗?
定是景哥儿在登州两年练出了气势,给他两年他也行。
庞衙内自信不已,然後把他的想法告诉老管家。
在庞家待了大半辈子的老管家:……
算了,衙内开心就好。
第172章
*
本朝崇文,官学私学都非常昌盛。
官学有朝廷安排的大儒来教导学生,私学有不肯入仕的大儒或者致仕的高官经办,有些比官学名气还要大。
朝廷有学官来监管和考核学子的品行和学业,不过管的大部分都是官学的学生。
办私学的多是名士大儒,地方官拉拢他们还来不及,一般不会越殂代疱去监管考核。
这年头天分好的学生上学不花钱,学官也要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补贴和奖励的多少,哪些学生品学兼优他们心里都有数。
庞昱回家後苦思冥想,想到睡着又醒过来还是觉得不太行。
挑人这种事情有学官出面已经足够,他可以在旁边协助,但是不能让他来挑,不然容易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有意见。
那什麽,毕竟他的名声不怎麽好,学问也的确比不上那些寒窗苦读的正经学子。
拼爹这种事情只能和纨绔拼,在正经人面前就算了,如果他又有本事又有个好爹倒也还行,偏偏他自己没啥本事,太嚣张容易给他爹招来祸事。
年轻的时候他这种有家族铺路的衙内看着前途无量,往後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70-180(第3/23页)
不行了,纵观朝堂衆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最後都得靠自己,没见哪个实权大臣是因为父辈祖辈才身居高位的,没人能给他铺一辈子的路。
他不是怕事,他是担心闹出乱子耽误正事。
没办法,他爹官职高能给他铺路,景哥儿他爹、嗯、景哥儿他哥、嗯、他觉得还是他这个好友更靠谱。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他来说有点难,但是不拖後腿还是挺简单的。
庞衙内洗漱完毕走出房门,还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庞衙内。
苏景殊把选人的事情交代下去就不管了,信不过庞衙内也得信得过坐镇州衙的许知州,他先去盐场救几天的急。
倒不是他自告奋勇往身上揽活儿,而是这事儿本来就该归他管。
朝廷按照盐场的大小规模派驻都监进行管理,盐场所在地的知县主簿以及京城派遣的账监官负责日常盐务,到州这一级则是通判负责到盐场催促买纳以及检察奸弊。
再往上转运储存贩卖其实是发运使转运使的活儿,大宋的物资调度都是以路为单位,盐也一样,登州盐场的盐怎麽贩卖要听京东路转运使的安排。
不过转运使发运使要管的事情太多,具体处理盐务的还是盐监衙门的官。
登州的盐场是京东路规模最大的盐场,如今盐监衙门掌权的官有半数都被抓走,县衙撑不住场子,只能他这个通判过来快刀斩乱麻。
不快不行,他怕京城那边得到消息後直接派人过来接手盐场。
官员犯事儿之後是贬是杀得由中央说了算,他们现在先把人抓起来其实很不合规矩,卷宗送到京城後复审结果和初审一样也就算了,万一复审的官员不同意他们的判决估计和阿云案一样折腾半年都定不下来。
他们抓人的确有确凿的证据,但是盐监是个油水丰厚的衙门,能到这儿来的都有点背景,备不住就有护短不讲理的高官非要捞人。
问题不大,他这里也能找讲理不护短的高官防止对方捞人。
捞人和捞人完全不一样,因为党争被排挤的可以捞,作奸犯科欺压百姓的凭什麽捞?对得起那些被他们欺压的百姓吗?
他和刑部大理寺审刑院的官都不太熟,不过没关系,包大人和他们熟就行,他现在只需要防备有人去京城告他黑状。
朝中宰相都不同意变法,老王为了绕开政事堂特意申请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成立後设置了不少相度利害官前往全国州县查访新法的实施情况。
京东路、淮南路、河北路是推行新政的三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