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盼着钞票  上海弄堂里吃泡饭的咪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拿到新买的背心,一记头捂到了胸口头,久久放不下来,眼圈红了。当宝宝还把剩余的工资统统交到了汪家好婆手里,汪家好婆笑得嘴巴老半天都合不拢,念念叨叨地讲不停:“熬出头,熬出头了。
    确实熬出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吃苦,几十年的艰辛,宝宝终于成人了,出息了,会赚钞票了,雨后见到了彩虹……
    当时,宝宝心里也有讲不出的开心,总算对姆妈辛苦了大半辈子,姆妈对自家的养育培养之恩,有了一点报答的机会。声音老响地对姆妈讲:“从今往后,不要再起早摸黑地帮人家去汰衣裳了,我养侬,”
    汪家好婆地眼泪水再也熬不牢地流了下来,是开心的眼泪水。
    从那一刻起,宝宝只要有收入,钞票一到手,第一辰光就交到汪家好婆手里,宝宝就是那种典型的上海小囡。后来钞票越赚越多,也统统交到汪家好婆手里厢。虽然只是一个形式,银行的存折,现金都放在带锁的抽屉里,宝宝跟姆妈都有钥匙,随放随拿。
    这是宝宝一番孝心的表达,宝宝欢喜看到姆妈欢天喜地的样子,欢喜看到姆妈满面孔地喜悦。
    不过,今早就大不一样了,钞票虽然还照样在抽屉里,钥匙也在自家袋袋里。不过宝宝今早要一记头拿到五百块洋钿,姆妈肯定不会同意。倒不是汪家好婆狗屁倒灶,小气,不舍得让宝宝用钞票,而是钞票要拿给李莺莺,就是另外一回事体了。汪家好婆连李莺莺的电话也不让宝宝接听,哪能还肯让宝宝拿钞票给李莺莺呢,而且又是一大笔钞票,足足五百块洋钿,肯定不肯。
    宝宝回家的路走得有点艰难。
    3、
    打完电话,李莺莺长长地舒了口气,放下话筒,一回头,看到那个男人还恨恨地看牢李莺莺,李莺莺觉着汗毛凛凛,赶紧逃跑一样地离开了电话亭,等到远远地离开了电话亭,人才感到一阵轻松,回医院的脚步轻快了些许,心里想,事体还算顺利。
    李莺莺急匆匆地回抢救室,到了抢救室门口,人还没立定,就听到有人在叫:“张家成家属。”
    只看见一个护士从抢救室门口探出身子,朝走廊张望着,叫着。
    李莺莺听到护士的叫声,还不能适应“张家成家属”的称呼,迟疑了一下,先在脑子里反应了一下,觉得应该是在叫自己,是关于张家成。
    抢救室里突然要寻家属,往往是凶多吉少,难道……李莺莺浑身一颤。
    护士的叫喊声在李莺莺耳朵里顿时嗡嗡作响,心也像被人狠狠地捏了一把,刚刚轻松了一点的心又抽紧了,赶紧朝护士迎上去,走得脚步也有点乱,走到护士地门前头,想讲闲话,却不晓得哪能讲,讲啥闲话,嘴巴哆嗦了一记,紧张得突然出不了声了。
    护士讲:“阿是张家成家属?”
    李莺莺讲:“不是,哦,是,是。可以算是的。”李莺莺不晓得哪能回答。李莺莺不是家属,张家成的亲人都在国外,而在国内张家成没有家属,眼门前却只有李莺莺一个人,只有伊这个不是家属的“家属”。一记头讲不清爽,李莺莺回答得有点语无伦次。
    护士不满地朝伊看了一眼,有点不爽,讲:“不管哪能,听好了,病人失血过多,输血量大,医院血库储血有限,需要家属配合,准备输血。准备好了,到血库检查身体,尽快输血。”说着递给李莺莺一张付费单。
    李莺莺似乎没有听清护士讲闲话的内容,脑子里只惦记着张家成的伤情,抢救的状况,赶紧急急地问了一句:“病人现在哪能了?”
    护士含含糊糊地回了一句:“在抢救。”便退回抢救室,门关上了。
    抢救,当然在抢救。抢救得如何?能抢救得回来吗?依然不知道。李莺莺手里捏着护士递给伊的单子,僵立着,看着重新紧闭上的急救室的大门,和门上头的依旧闪烁不停的红灯,有点无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莺莺僵立了老半天。才想起了看手里的单子,这才明白,要付款,家属要准备输血……
    怎么准备?找谁准备,懵了。
    4、
    宝宝手里还提着“饭菜提篮”,回到屋里门口头,看到屋里门关着,在门口立停,进门前还有点犹豫,犹豫哪能跟姆妈讲?讲啥闲话恰当?要晓得,自己一举一动都关系着一条人命,千万要谨慎。尽管这个张家成是啥人,宝宝不晓得,只要李莺莺想救的人,大方向是不会错的。伊就要全力以赴。当然也绝不能跟姆妈碰僵,一碰僵,就是绝路。伊想伸手拍拍脑门,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克制,刚想抬手,猛地想起来,手里还拎着的“饭菜提篮”,心里一凉,“饭菜提篮”又拎了回来,有点麻烦,姆妈看到“饭菜提篮”,就晓得自己没有到艾米丽的医院里去,自家没去医院,不要说拿钞票,连脱身也就是难上加难了。宝宝真想找个垃圾桶把“提篮”掼掉算数,不过,想想艾米丽还没有吃饭,又有点于心不忍。哪能办?
    正当宝宝一时有点手足无措,心里烦得一塌糊涂的辰光。
    对门黄伯伯的儿子——“阿大”跑过来讲:“宝宝爷叔,姆妈讲,叫侬帮姆妈读封信。”
    宝宝正烦得要命,听了阿大的闲话,肯定不会有好面孔给他看,回答的闲话也不耐烦,讲:“侬姆妈不是在读夜校嘛,还有侬不能帮姆妈读读信?再讲侬阿爸呢?”
    阿大有点委屈,讲:“信里的字写得太潦草,姆妈看不懂,阿爸也讲看不懂,我更加看不懂了。”
    宝宝不耐烦了,本来还想讲:“阿大真笨。几年书读到啥地方去了?……”不过闲话还没讲出口,却咽了回去,心里突然一亮,突发奇想,有了新主意,就对阿大讲:“好,我去念信。”
    宝宝拎着“饭菜提篮”进了黄伯伯的屋里,还没进门,就听到黄伯伯正在埋怨李家婶婶,讲:“信的大概意思看懂了就可以了,做啥麻烦人家宝宝,宝宝忙来兮……”
    宝宝赶紧打断黄伯伯的闲话,讲:“不要客气,举手之劳,举手之劳。”
    宝宝接过李家婶婶手里的信,一面读信,黄伯伯一面却在一边挤眉弄眼,也不晓得是啥意思,读完信,黄伯伯叹了口气,李家婶婶却一面孔喜色,连连称谢,又对黄伯伯讲:“侬看看,侬看看,侬看信的辰光哪能没有讲苏北阿姐要到上海来寻生活做?偏偏大事业漏掉了。宝宝一读信,事体就听得清清爽爽……”
    其实苏北阿姐要到上海来的事体是黄伯伯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