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绩,把罗屏送上首辅之位。
文武百官也觉得男大当婚是正理,没有一个帮霍祁说话。那位早同他谈好要上奏守之礼的礼部尚书郭敏学还在待价而沽,连他的舅舅何荣都一直在避开他的视线。
他在整个朝堂堪称孤立无援。
霍祁懒懒地看着文武百官,心里想着若今日站在首位的那人还是沈应,会如何?
曾经他们是绝对的政治盟友。
曾经只要沈应在,霍祁就绝不会孤立无援。
——后来他们怎么就离心了?
霍祁叹息一声,顺着罗屏的话接下去:“……功勋世家、名门之后,外祖父是三朝元老,父亲曾任四品将军……”
他复述着罗屏推荐的闺秀的条件,满脸疑惑地问道:“罗大人这说的不就是沈应?原来罗大人也属意沈应做皇后,甚好甚好。”
满朝文武震惊,谁说沈应了?谁说沈应了?就你一个人在提沈应好吗?
罗屏都半晌没反应过来,结结巴巴道:“臣、臣没说……”
话没说完就被霍祁起身打断。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多说了,着人去办吧。”
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百官瞠目结舌地看着他的背影。
办什么?你要办什么?你倒是说清楚你要办什么?
第 30 章 聊胜于无
沈应的母亲和养父, 在金陵家中接到封赠诰命的圣旨,也是齐齐一愣。
霍祁上一道斩杀贪污考官的圣旨在朝上翻来覆去,连刑部大牢都送去了几回, 那群贪官还是没被处置。
各方都在博弈。
霍祁厌恶这种被摆弄的感觉, 下这道封赠诰命的圣旨时直接没经内阁,亲自派人送往了金陵。
他还给宣旨的人配了几匹好马, 轮流更换。
原本要走上大半个月的路程, 宣旨的官员没十天就跑完了。不过也给他们累得够呛,刚在周家人面前宣完了旨, 这几人就躺下了。
沈应的养父周远连忙让家仆把他们扶到上房休息。
接到封赠圣旨本是好事,但这旨意来得不明不白, 实在让人忧心。
周远忧心忡忡地敲了敲手掌, 回头见妻子潘小钗也是一脸的若有所思, 忙问道:“夫人, 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小皇帝……”
他骤然收住声,小心翼翼地望向宣旨官员离去的方向。
“我是说圣上为什么突然下了这道封赏?”周远压低声音, “莫不是应儿向他讨的?”
他向来没什么主意, 家中大小事务全靠潘小钗一人打点,遇到难事周远也习惯先找潘小钗商量。
潘小钗摇头道:“应儿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
周远不同意这话。
“他要是个有分寸的,一开始就不该和那位……唉!”周远说不下去了,“现在我走在街上,都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我们送他进京考科举, 就是打着这献媚讨好的心思,想要用儿子从皇家捞好处,这道圣旨一出不是更坐实了这种说法?”
周远捂着脸说自己以后怕是没脸出门了。
“那你以后就在家待着,别出门。”潘小钗推了他一把, “瞧你那点出息,你要真那么在意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何必娶我?娶个清清白白、没出过阁的大家闺秀不是更好?”
潘小钗是再嫁之身,且她前夫沈轶山家在金陵也是大户,当年周远迎娶潘小钗的事在金陵也遭了不少非议。
潘小钗讽他当年不怕,现在倒怕上了。
周远顿时不敢说话,好半晌才嘀咕了一句:“这又不是一回事。”
两个儿子在京中近况不明,潘小钗懒得与他多说,拿着那圣旨瞧了又瞧。
潘家也是名门世族,潘小钗是家中独女,他自幼听祖父和父亲讲着政务长大,对朝堂之事也颇有几分自己的见解。
这些时日,她虽人在金陵却也曾听闻朝堂变故,此刻她可以断定这道圣旨来得不简单。
“沈应恐怕出事了。”
潘小钗握紧圣旨。周远闻言大惊,忙问她现下该怎么办。
潘小钗怎么会知道现下该怎么办。潘家早已失势,周家不过商贾,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朕要做渣攻》 27-30(第6/7页)
望沈家还不如她送条绳子进京让沈应自己吊死,偏这人还在旁边啰嗦个没完。
潘小钗嫌弃地躲开周远来拉她的手。
恰在这时,有小厮匆匆从外面跑进来,向二人禀报。说是沈家老爷病死了,沈家派人来请潘小钗传信给沈应,让他回来奔丧。
所谓沈家老爷,便是潘小钗的前夫沈轶山。
也不知是否报应,沈轶山这一生只得沈应一个儿子。纵然他再不喜欢,若无沈应,沈家连个给他摔丧驾灵的人都没有。
潘小钗正发愁如何营救沈应,听到沈轶山死了,登时大喜过望。
“死得好。”
“……倒也不必如此刻薄。”周远劝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