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高级翻译证书  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今天到邮局取信件包裹的人可真不少啊!
    徐长卿在人群中排了好一会儿队,终于轮到他站在柜台前。
    里面还是那位熟悉的大姐,由于徐长卿频繁地收信寄信,邮局方面自然有所留意。
    当徐长卿来取信时,他们甚至特意找他了解情况。
    还好徐长卿自己留了个心眼,他深知自己的信件往来较为频繁,担心有人怀疑。
    现在就是这样的国情,国内不是很安全,不知道哪里会有间谍。
    所以大家都比较小心谨慎。
    所以他每次前往邮局都会带上他那本高级人员翻译证。
    没错,这本证书可是高级证呢!
    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握的语言种类较多,更是因为他自幼热爱文学。
    他翻译的文稿文笔优美,传达的意思准确,在翻译工作中他力求做到“信、达、雅”。
    为此,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和报纸,每次到县城里,也不忘购买一些新出版的书籍。
    此外,他的产量极高。
    在我国目前的阶段,翻译人才极为匮乏,像他这样高产量、高质量的翻译者自然备受欢迎。
    然而,在对其进行背景调查时,翻译局的人并非没有发现他家的情况。
    当时,确实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最终还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通过了。
    那就是——极度缺乏人才!
    在wg时期,许多有留学经历或与国外有关系的人都被下放改造。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甚至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懂得外语。
    原本就人手不足的翻译局,如今更是陷入了困境,大量的翻译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虽然文学类的翻译任务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对于一些科学相关的文章,华国却非常重视且不可或缺。
    这些文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
    这对于我国的科研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可以避免走弯路,甚至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因此,一个能够准确翻译的人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夸张一点可以说是关乎国家科研的关键位置。
    后来还是有一份文件下来了,里面涉及到许多专业词汇有很多,实在没有人能接手。
    这才由翻译局出面寄给好几个人试译,其中就有徐长卿。
    后来收到稿件,徐长卿的水平是很让人眼前一亮的。
    最后翻译局局长还是拍板,用徐长卿的版本。
    这也是因为他明面上和原来的家人没关系,而且主动下乡还有一个成分清白的岳家。
    后来给他的稿件他的翻译速度和质量都很高。
    综合这些因素,邮局最终给他颁发了高级证。
    不过因为局里出于谨慎的原因,还需要人给他二次审稿。
    所以虽然他是高级翻译人员,他和其他同级的翻译人员的稿费签字单价是差三分之一的。
    翻译局写信说明了审稿的事情,他倒是不觉得这是坏事。
    多了人确认稿件,对他来说也是一重保障,对翻译局也是一重保障,双赢。
    毕竟翻译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审稿,可以确保译文的质量更高,减少错误和歧义的可能性。
    对于他个人而言,这意味着他的作品将经过更严格的审核,从而提高自己的安全性。
    从长远来看,这种安排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同志,我来取我的信。”徐长卿礼貌地说道。
    “是你呀,同志。”工作人员大姐热情地回应着,随即迅速将他的信件取出并递给他。
    他们来往多了,大姐都认得他了,他人一来,大姐就能找到他的信件。
    徐长卿拿到他的信,没有在这里拆开看,确认了里面的厚度,他把信封放进包里。
    和工作人员大姐打了招呼,就离开邮局。
    坐上到县城的车。
    到了榆树县,他先到国营饭店。
    今日供应红烧肉、麻婆豆腐、糖醋排骨、土豆丝。
    供应的主食倒是有好几种,有馒头和面条,还有大米饭。
    想了想徐长卿要了一份麻婆豆腐,一份红烧肉打包。
    他自己要了一份雪菜肉丝面。
    饭菜好了,他三口两口把面条吃下肚,把打的两份菜的饭盒替换了空间纽装着馒头的两个饭盒。
    徐长卿心情很好的拍了拍胸口的空间纽。
    这个空间纽是项链样式,吊坠部分才是空间纽主体。
    吊坠是一个银色的牌子,上面画着北斗七星。
    当时高如雪看到这个图形还挺兴奋的,星际也有北斗七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