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章 底气  宠妃她脑子有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他一眼,“你倒是会哄人,什么功劳都敢给我扣。”
    什么她教的,祁曜君这个经历过乱世的君主本来也不是个死板的人,她便是没说过这样的话,他也会作出和如今一样的选择。
    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百姓的命更重要。
    “本来就也有你的功劳,”祁曜君扬了扬下巴,指了指不远处一家铺子门口排起的长龙,“要不要过去看看?”
    季月欢好奇地看了一眼,感觉那队伍乱乱的,但竟然不吵闹,“那边是在做什么?”
    “过去就知道了。”
    两人并肩往前,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处医署,门口排着的队伍只是看着乱,因为排队的人很多都是三五成群,或是年轻小伙照顾身旁的老人,或是妇人抱着孩子,大家都耐心照顾病患,小声哄慰,井然有序。
    再往前就会发现,医署门口立着几张桌子,桌子前坐着的几位大夫,竟然有好几个是女孩子。
    季月欢一愣,“……这是?”
    “这便是你的功劳。”
    祁曜君含笑道。
    “当初培养医女的时候你便和朕建议,新培养的医女不需要像寻常大夫一般必须要会各种疑难杂症,她们只需要先学会分辨一些最常规的感冒风寒,便可为绝大多数人治病。陈利民也把这话听了进去,所以培养医女的时候在这方面有特别下功夫,再加上危竹的从旁协助,这些本就是杏林世家出身的女孩子要上手很容易。”
    祁曜君指了指此刻正一瘸一拐上前的一名老者,他在一位年轻人的搀扶下上前和女医交谈,双方不知道说了什么,年轻人和老人都低头道谢,接过方子后又走向旁边另一个老大夫的桌前。
    “雪灾之下风寒者不少,医女们的出现解决了全城大夫人手不足的问题,她们可以处理大部分的病患,如果遇到更为棘手处理不了的情况,便交给资深的老大夫,这样老大夫那边不会因为庞杂的病患人数而显得吃力,医女们也尽可能地得到锻炼,还能从旁观摩学习。”
    “总之这次医女们帮了大忙,当初推行女医制度时,那帮成见颇深的老古董们如今都收敛了许多,民间更是对温和有礼的女大夫赞不绝口。”
    “杏林一道难入行,往往有点儿能耐的大夫平日里都傲得很,态度谈不上多好,相比之下女大夫则耐心许多,否则你以为这么长的队伍这么秩序这么好?前几日可比这混乱得多,也就是医女们加入后,大家都不怕大夫不耐烦,这才能安下心慢慢等。”
    祁曜君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的话,但此时却不紧不慢,眉宇也颇为舒展,显然心情很好。
    季月欢听着,心中也熨帖了几分,如果说三十万两赈灾银是季家人的功劳,那女医制度,确实是她一手促成。
    也算是为这个时代确确实实做了贡献,算不得白来。
    “如今医女们有了民心,支持者众,还有不少文人作文章大加赞许,往后的路就会顺利许多,总体来说,进展不错。而这,也都多亏了你。”
    季月欢实在受不了这人,好笑道,“我也只是提出我的想法,真正落实的人是你,哄我哄上瘾了是吧?”
    祁曜君却很认真地摇头。
    “话是这么说,但你确实帮了大忙,抛开是你率先提出‘女医’二字不谈,危竹能答应编纂医书,助力女医制度的推行,也是看了你的面子。危竹声名在外,他那会儿代表了一部分民心,若不是有他坐镇,朕要堵住悠悠之口,还要费好一番功夫。况且危竹传授医术的方式别具一格,若非他肯倾囊相授,女医们也不能成长这么快。”
    他停下脚步,此时略有风起,他微微皱眉,一边将兜帽给她戴上,一边又补充道
    “朕的功劳有数不清的人夸,但你的功劳却鲜有人知道。说什么哄不哄的,朕只是陈述一下那些没有人说的事实,也是本就属于你的赞誉。我能听到的声音很多,你能听到的却很少,朕总要多说说,给你补足才是。”
    季月欢的兜帽毛茸茸的,戴上之后将整张脸衬得更是巴掌大,夜色降临,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笼倒映在她的眼眸里,衬得一双眸子亮闪闪的,漂亮得不得了。
    她听后莞尔,骄傲的小脸儿从毛茸茸的帽子里探出来,下巴扬了扬,“说得也是。”
    祁曜君感觉自己的心跳有点快。
    他真的很喜欢季月欢这股子灵动中又带着两分狡黠的傲劲儿,跟那傲然立于山尖的小狐狸似的,可爱又鲜活。
    将脑海里某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甩去,祁曜君拍了拍她的脑袋,一边带着她往另一个方向走,一边道
    “你是一个很容易被外界声音影响的人,有时候负面的声音听得多了你就会下意识去承认。我权力滔天也很难让那些负面的声音全部消失,但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可以让你听到一些正面的声音。”
    季月欢微微一怔,她缓缓转过头,却发现祁曜君并没有看她,只是望着远方的天空,不知道在思索什么,但嘴巴却没有停。
    他说
    “季月欢,之前你说你被爱过,知道什么是爱,但我也说,我没爱过,也不知道爱一个人的方式怎样才算对,但至少我知道,爱一定要表达。不仅限于行为,声音也要越大越好。”
    “我很小的时候,有先生教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不理解,回了家问母后,母后说因为人的感情很复杂,恨永远比爱要浓烈得多。”
    “一件招人恨的恶事会被人口口相传,骂上几天几夜都不嫌累。可做一件好事,围观者看到便看到了,最多认可你的人品,转头就忘,当事人也大多只是将感激藏在心里,没有谁会天天把谢谢挂嘴边。”
    他说到这儿,笑了笑,“母后当时给我讲这些的时候,是想告诫我,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影响,去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听不到正面的反馈就觉得没有意义,会有人认可我,只是他们的声音不够大而已。”
    “可前些日子再想起来这话,我却有了新的感悟。”
    他牵着季月欢的手,一点点收紧。
    “心里认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