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1章 面露自豪  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冷忽热,以免破坏药性。”
    “因此用来熬药的陶罐可不能马虎,不是随便找来的土就能做的。咱们这儿的大药罐可是精心制造的。”白景述边说边走动。
    李晓峰不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未曾熬过汤药,一直以为随便一个锅具都可以。但他这才知道,熬药器具其实也很讲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难怪这祖传下来的学问确实有门道,不愧是老传统啊!”他感慨一句,看着前面正在操作的大药罐,有人正将已泡好的茵蒿(咩咩蒿改为茵蒿)连同泡水一起倒入罐中。
    “这些茵蒿都是按量精准投放的,多了怕药效反而相克;少了的话又不足以保证效果。”李晓峰听后点头称是。
    接下来加热用的是炭火。说话间已经有人架好木炭,旁边的人点起柴火烧。
    李晓峰来到生产线前观察包装袋的制作情况,与以前的清热解毒饮相比,包装形式有些改变,但规格一致。新产品的名称改为青篙口服液,标志是一支简化的茵蒿图加上一颗红五角星。
    “这样一批能做出多少包呢?”
    白景述笑了笑,解释说:“这个大陶罐虽然外观看上去容量大,内部壁厚限制每次只能投进一定量药材,加水三倍比例熬制。一次产量大概是四千份左右。”
    “这已经是不小的数量了,相当于四千多个小罐子。”李晓峰会心地笑了一下,白景述面露自豪。
    不过他透露现在只剩下三个这样的大罐了,“按照两天出一罐的速度,能够保证日产出接近万包药。”
    “当然前提是药材不断供。”
    对于药材供应,李晓峰信心十足。他听说广东方面也在组织力量熬制中药汤剂,只是那地方人多设备参差不齐导致浪费不少。现在拥有专业设备,理所应当地应该发挥最大效用。此外关于茵蒿种植,已有初步规划,在西北地区未来专门开辟农田,杨晓松准备带家人过去监工确保尽早收割。
    提到膏药时,李晓松跟着走进生产车间最后段。刚靠近便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
    “生产膏药就是这样,有点刺鼻的味道,习惯了就没太大问题。”
    喜欢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