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收割稻谷  春花奶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月下旬的时候,深秋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厚了,岐山郡辽阔无垠的田野之上,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璀璨夺目的金黄之色。
    若是有人能够站在高高的天空之上俯瞰这片大地,就会发现那满目的金黄色灿烂耀眼宛如金子一般,简直像极了一幅即将盛大展开的辉煌盛世画卷。
    轻柔的微风悠悠地吹拂而过,稻田里的稻穗犹如层层叠叠的波浪一般,欢快地翻滚起伏着。
    那些沉甸甸的稻穗都低垂了下来,仿佛它们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似的,把一根根枝桠都压得弯下了腰来。
    与往些年相比,今年这里的稻穗长得格外茂密繁盛,再也不见以往那种稀稀疏疏、零零落落的景象了。毫无疑问,眼下这个时候正是丰收的绝佳季节啊!每一处角落似乎都弥漫着人们心中那份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满满的憧憬和期望。
    就在岭川县和镇西县交界之处,王春花所获赏赐的那块肥沃良田边,此时此刻周围的气氛却显得略微有些凝重,但同时也饱含着一种深深的庄重之意。
    这里地处一片平坦的原野地带,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彩,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实在令人不由得为之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手笔。
    而且要知道,这些土地都是归属官府所有的,它们是专门留下来等待赏赐给那些立下功勋之人的。
    其实不仅仅只是在岐山郡,大到整个国家的各个郡县地区,都会留出这样一部分土地用以奖赏功臣。毕竟嘛,就算是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之下,无论普通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艰难困苦,该有的一些规矩和制度总归还是需要保留存在的。
    不然人家人老几辈奋斗个什么劲儿!
    付生亮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两位上官身后他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专注地望着前方正在交谈的两个人——御史薛晨旭以及知府大人杨艮。
    他们之间的对话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付生亮丝毫不敢懈怠,依旧保持着端正的站姿。
    原来,今年的晚稻已然成熟,其果实喜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收割。而此次水稻能够获得如此喜人的收成,离不开王安人的辛勤努力和大胆创新。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王安人所改良的糙米技术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了推动这项改良工作顺利进行,整个岐山郡可谓倾尽了人力、物力资源。
    尤其是王安人,她亲自坐镇指挥,全程参与其中,最终确保了糙米改良得以大功告成。
    要知道,在平景国并非不知道糙米经过不断加工,可以获得精米这种作物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了解有限。
    糙米向来都被视为一种质地粗糙且难以消化的食物,正因如此,它极少出现在权贵们的餐桌上。毕竟对于那些养尊处优的权贵而言,糙米实在太过粗陋,难以下咽。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精米和白面这类精细粮食的产量,完全取决于每年粮食总体收成的多寡。
    即便是那些位高权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必须首先保证普通民众不被饿死,只有如此,他们自身的奢靡生活方能得以维系。
    否则,如果因为他们过度挥霍而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那岂不是相当于亲手将反抗的武器递给了忍饥挨饿的民众?
    要明白,当今官家的祖父,太祖皇帝当年之所以能够崛起,正是由于当时的百姓食不果腹,在饥饿濒死之际奋起反抗啊!
    这段历史距今还不足百年而已,此间的道理众人皆知,又有谁敢轻易忘却呢?而当今掌权者又是个体擦民情,一心要发展窝棚(国家)的,一个个都警醒着呢!
    于是乎,糙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普通百姓赖以生存的救命粮食。对老百姓来说,能够填饱肚子、保住性命已是万幸之事,哪里还敢奢望品尝那精米、白面之类的奢侈品呢?
    他们只求有口吃的,能够活下去就行。
    长久以来,那些品质上乘的精米和白面都是作为珍稀的贡品,被送进皇宫大内。
    即便是一些家境较为殷实之人,想要天天食用这些珍贵的粮食也是难如登天。
    今岁,平洲的话事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平洲未来的发展大计之时。
    彼时王安人像王爷李钰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想法——她打算对糙米进行改良!李钰深知王安人的能力非凡,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个计划。
    随后,更是特别下令让知府杨艮全力协助王安人,在岐山郡开辟一片实验田,专门用于开展糙米改良工作,并尝试在稻田里同时养鱼、养蟹等。
    而杨艮是个嘴大的,直接给批了几个县,让王安人可劲儿造!
    此刻,众人目光皆汇聚于御史薛晨旭身上,只见他面带微笑,右手轻轻地抚摸着下巴处那几缕细长而又乌黑亮丽的胡须。
    然后不紧不慢地张开嘴唇,用一种沉稳而又洪亮的声音缓缓开口说道:“此次咱们所取得的成果当真是极为显着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般佳绩毫无疑问乃是王安人以及岐山郡的各个部负责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方才得以实现的赫赫功勋,本官必定会将此间之事毫无遗漏且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官家,让其知晓诸位的辛劳与功绩。”
    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杨艮便赶忙上前一步,满脸郑重之色,点头应和道:“呵呵!确实是,此乃整个岐山郡各部门通力合作所凝聚而成的强大力量啊!”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付生亮听到此处,心头不禁微微一动,脑海之中瞬间浮现出矮脚老太太,弯曲着背脊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忙碌于农事之间的身影。
    想到这里,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于是脱口而出道:“两位大人呐,王安人与各部门同仁们一心一意全都扑在了这关乎民生大计的农事之上,已然连续数月未曾归家探望亲人,其间种种艰辛实非外人所能想象得到的呀,着实是不易!”
    闻得此言,薛晨旭先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