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往外吐墨水  春花奶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春花和一群老头儿,还有几个大老张听完后,都一脸呆萌又害怕地瞅着对面的孔则易跟付生亮。
    孔则易瞧他们这样,忍不住感慨道:“可不是嘛!官家这些年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那可真是操碎了心,都快熬白了头。”
    “就是啊!官家那是相当勤勉负责,绝对是个仁慈的好君主,只可惜人都有累的时候,这偌大的王朝就跟个病恹恹的老人似的,实在不好救治啊。”
    “谁说不是呢,咱当臣子的,自然得为官家……”巴拉巴拉………
    然后一起看向王春花,“王安人,你觉得呢?”
    王春花看着这俩人给自己挖坑,心里暗暗叫苦,本想假装没看见,可又不能不理他们。这俩人也不是啥心眼儿多的人,当着自己的面,挤眉弄眼的,眼睛都快抽抽了。
    “我?我这边……嘿嘿!”
    王春花没办法,只好定下心来,认真琢磨了一会儿,往外吐墨水般慢慢说道:“依我看哈,咱们国家虽然地皮大,但人也不多,要想快点发展起来,还真挺难的。就说这农田吧,老百姓虽然每年都抢着种,可交完税,再去掉日常开销,剩下的就没多少了。要是能多有点钱投到农业生产里,改良改良种子,买买农具,说不定产量还能再高一些呢。”
    她边说边瞅着孔则易的神色,嘿,就见对方轻轻点了下头,眼里好像还闪过那么一丢丢的赞赏呢。王春花心里头暗暗舒了口气,她晓得自己刚才的话有点直,可那也是发自肺腑的呀。她盼着国家能越来越牛,老百姓的日子能越过越好。这样老百姓好,官家就会好,几个孩子就会好,那自己养老生活不就会更好了。
    孔则易听完这番话后,眼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那满满当当的赞许之意几乎要溢出来一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沉而坚定的信念,仿佛透过眼前的一切看到了农业对于国家的至关重要性。只见他微微仰头,嘴角微微上扬,一个劲地点着头,那动作如同捣蒜般急切而有力,嘴里不断地念叨着:“王安人讲得太对啦,农业那可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把农业整好了,国家才能有稳稳的根基。这就像是一座大厦的基石,倘若基石不稳,整个大厦都将摇摇欲坠。农业关乎着民生大计,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关键所在啊!”
    付生亮在一旁也立刻跟上,满脸赞同地附和道:“王安人这想法真厉害,我们一直想找能让国家发展得更好的办法,可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没办法,国情就是这样啊,我们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农业的地位不可撼动。只有将农业牢牢抓在手中,精心耕耘,才能为国家的其他方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就好比一辆疾驰的马车,农业就是那匹稳健的拉车之马,只有它步伐扎实,马车才能一路飞驰向前,驶向国家繁荣昌盛的彼岸。”
    她有点无奈地叹了口气:“要我说啊,咱村里的情况呢,大家虽然还能填饱肚子,但这生活水平确实得往上提一提。您看看那农具,多数都还是最原始的那种,就跟老牛拉破车似的,效率低得很,所以您瞧,新的农具一来,这效率就跟骑马一样,蹭蹭地往上涨,所以啊,还是得大胆创新。土地产量不高,那就是粮种和土地都有问题,得好好挑挑粮食种子,给土地多喂点营养。咱们国家地广人稀,官家虽然一直鼓励多生孩子,可老百姓也得先填饱肚子,才会考虑生娃的事,这就跟种庄稼一样,人也得施肥、精心照顾,才能长得好。”
    “……”懵逼加震惊的众人!(?*???)?
    孔则易和付生亮对视一眼,乐呵呵地说道:“要是照这个办法,过不了多久,肯定能有大收获。不过……这真要做起来,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王春花点点头,说:“这事儿确实急不得。咱们可以先把粮种改良一下或者寻找适合各地土质的种子,再慢慢改变土质。另外呢,还得鼓励老百姓们积极参与,大家一起使劲儿。”
    “甚好!”孔则易拍手称赞。
    见两人都同意自己的想法,王春花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而且呀,咱们这路就跟羊肠小道似的,弯弯曲曲的可难走了,一下雨就更是泥泞得不行,跟沼泽地似的,出门可太不方便了。要是能把路修好,铺上石子,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啊。同样的,如果整个郡县的路都能修好,那所有行业都能顺风顺水,发展得更快了,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嘛。”王春花忍不住提起伟人的话,希望他们能明白这个道理!
    “说得太对啦!”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照王安人的意思,咱们得先从粮食种子和路况这两方面下手。”孔则易眼睛一亮,看着王春花说道。
    “没错,不过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咱们得先定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再慢慢发展。”
    “可是,要是大规模修路,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老百姓本来就得服徭役、兵役!”付生亮皱起了眉头,王春花的提议虽然重要,可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已经很苦了,再加上修官道,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春花凝视着付生亮,那张脸上写满了忧虑,她深知知县大人是真心为老百姓谋福祉。然而,如果自己过于频繁地展现出超越时空的知识,是否妥当呢?
    孔则易看王春花一脸犹豫,知道她应该是有所顾虑,左不过是怕自己能力超出身份,被人给当精怪烧了,于是忙上前安抚:“王安人可是有了锦囊妙计?你尽管道来,本官定会护你周全。本官与官家同出一门,要护住你一家老小定然不在话下。再一个,官家其实已经有几分猜测,官家临行前有交代本官,官家知道你有大机遇,所以你要是提出什么超出常人的东西,官家说了,定保你周全,如果你不想暴露,定不会泄露出去的!”
    王春花望着孔则易那一脸郑重其事的模样,又听他一番言语,心中怎能不泛起涟漪?上面那位,真是个好人,自己着实幸运,迄今为止所遇皆是良善之人。想到此处,她不禁喜笑颜开,“呵呵!我真是太幸运了,能得官家如此维护,真是万分感激!谢吾皇!吾皇仁德!”说完对着上京方向拜了下去,屋里其他人见此都跟着拜了下去。
    王春花起身,理了理衣服,笑着说道:“不知诸位是如何思量的,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家里要盖房子,通常都会出去请人帮忙,出工钱或者管人家饭食。同理,我觉得不管是修桥铺路还是其他事务,总归是要给予一定报酬的,我称之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孔则易满脸狐疑地问道,“这是何意?”
    王春花娓娓道来:“就是让百姓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酬劳,以此替代直接的救济。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民生难题,又能推动工程顺利开展。”
    付生亮双眼发亮,看着王春花像在看世界名着,“此计甚妙。只是,这资金该从何处筹集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