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璃心赏贱  秘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秘方》 126、璃心赏贱(第1/2页)

    赏剑大会从兴办起至今,已逐渐由最初的七日精简为三日。

    第一日入阵,第二日鸣金,第三日开锋。三日结束,各回各家,倒也干脆利落、短促紧凑。

    第一日各门派如约而至,简短会面后便是“入阵”的仪式。

    所谓入阵,是指玉入阵而非人。仪式上所用之玉除一柄玉剑之外,还有一十二柄玉如意。玉如意由轮换选出的十二个门派分别监制,每只玉如意长短相同但制式不同,细节秘而不宣,直到“入阵之日”才会正式亮相。而那把雕琢铭文的玉剑则需另寻一江湖中立之所打造,长度与那一十二柄玉如意相仿,收入与之相配的金鞘,由当年的“执剑者”亲自保管。到了入阵之日,执剑者需在众人的见证下,将这十二柄玉如意连同那把出鞘的玉剑同时散落各处,这第一日便算礼成。

    今年的玉剑因地制宜沉入湖中,待到第二日朝阳破湖而出之时,便到了开湖寻剑的时候。

    谁先寻到玉剑并将其归入金鞘中,谁便是今年的优胜。而玉剑入金鞘的瞬间会发出一声独特的剑鸣音,便是所谓的“鸣金”。比试期间,所有参与者不可携带自己的兵器,只可赤手空拳或借助湖中那十三件玉器比试较量,但若手中玉被击碎,则当场出局。日落之时若仍未有胜出者,则次日日升时再继续较量。玉剑碎则今年无胜出者。

    至于这第三日,便是众望所归的“赏剑之日”了。

    就像赏剑大会并不真的只是赏剑一样,所谓的“开锋”也并不是真的要为哪把宝剑开锋利刃,而是要将优胜者的嘉赏公之于众,展示一番后赐予胜出者,整个过程犹如宝剑开锋,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话说到此处,有人便要问了:明明是武林大会,也少不得要比刀论剑、一决高下的,为何要叫“赏剑”呢?难道每年当真能有一把不世出的好剑,能让全天下的江湖人士不远万里前来瞻仰?

    当然不是。

    江湖中人谁不知道?这赏剑只是个文雅的名头,只因早些年襄梁地方时局动荡,而先帝最终乃是以文定下的江山,朝中上下皆遵循圣意废武兴文,都城畿辅一代更是谈武色变,各地驻军连演武也要关起门来偷偷进行,生怕稍有不慎被有心人从中挑拨两句,便会被扣上一顶豢养私兵、意欲谋反的帽子。

    然而天下习武之人大都只有两条出路,若不能入行伍中效力,便只能入江湖。

    一时间,江湖门派竟成了许多武学大家的“避难之所”。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是江湖之远也未必能全然置身事外。很快,这股子风气便开始从庙堂向江湖蔓延开来。各州守军扯着整治江湖风气的大旗,多次借门派争斗做文章,从几个武林世家入手开始打压,用杀鸡儆猴的手法力压群雄。

    而在此之前,江湖中各门派分庭抗礼的局面由来已久,大争端未显现但小摩擦不断,且东西南北几大势力间旧怨根植,彼此互看生厌,若是推举其中一方做领头之人拿主意,其余的定要群起而攻之,结盟之事遥遥无期。

    就在此时,天下第一庄横空出世,短时间内以绝对实力问鼎江湖高手榜,更因海纳天下武学而令八方臣服,不少保持中立的门派开始以天下第一庄马首是瞻,希望能够得到投靠的机会,寻得庇护以应对朝廷的倾轧。

    天下第一庄也做出了应有的姿态,不仅顶着朝廷压力、重振了一年一度的江湖比武大会,其间还调解了无数门派纷争,免去了朝廷对一些游走在江湖边缘的小门派的清剿。

    然而真正让天下第一庄于江湖中坐稳龙头宝座的事,要数十七年前的那场死伤无数的江湖混战。

    彼时江湖上因那传说中的《安道兵谱》正掀起一场搜寻失落秘籍的腥风血雨,但凡有些野心的高手无不投入其中,各大门派更是倾尽人力,只求能得其中功法,完成一统武林的终极大业。

    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竞争环境中,欲望催生了无数诡异功法与杀人魔头,那些在利益驱使下仅用了极短时间便成长起来的人形兵器,大都手段凶残、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许多无辜者被卷入争端后埋骨荒野,惨死的无名尸首路边随处可见,许多曾经的江湖高手遗骸只剩断肢残臂,衣冠冢和刀剑冢不计其数。

    经此一乱,整个江湖元气大伤,许多武林大宗风光不再,门中只剩年迈的守门人和七八岁的年幼弟子,再无力主持局面。而天下第一庄便在此时迎难而上、广发诛邪帖,请各门派将各路魔头的名字血书其上,团结众人最终将魔头们一一击杀。

    自此江湖中人人都知晓一件事:天下第一庄是否真的天下第一不得而知,但它确实做出了天下第一该有的表率。

    此次事件过后,许多在争斗中殒命的江湖高手,其武功心法就此成为绝唱,而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门派也渐渐凋敝,无力传承自家武学。天下第一庄便在此时再次出手,不仅出金银为那些惨遭横祸的家族后人寻找归宿和出路,更倾尽人力搜寻失落的武学典籍收入庄中,每年邀请江湖中新涌现的年轻人入庄学习,而这些人中大半都成为了江湖各门派的新任掌门人。

    由于天下第一庄不对任何人设立门槛,来者可不问出身、不问过往、不问资质,很快山庄大门便要被踏破,难免混乱无序。庄主思虑过后决定,每年以“赏剑”为名在各处举办江湖集会,目的是选出过去一年中崭露头角的杰出后辈入庄学习。

    入庄门槛好似涨起的潮水般越来越高,然而秘籍圣典就在那里,不收入自己囊中便要流落他手。尝过甜头的掌门人们怎能将这机会拱手让与旁人?便是挤破头也要驱使门中弟子在大会中胜出。只因抓住这样的机会,无异于开启了一条直通顶峰的捷径,若运气好觅得适合自己的心法,甚至可节省十数年修炼时间,一举成为江湖榜上的高手。

    如今赏剑大会已举行了一十六年,十六年间,这场专为江湖后起之秀准备的竞技场竞争越发激烈,若非大会期间各门派宗师都会亲自前往坐镇制衡,难说是否又将发展成为另一场腥风血雨。

    往年这鸣金往往午时前便会结束,只因比试的场所大都十分险峻,寻常人莫说在其间过招比试,就连立足亦是困难之事,从日升到日挂中天,亦是对所有人意志心志的考验,许多参与者还来不及拼出个胜负便已力竭下场。

    而今年的比试场所干脆选在了水面上,湖面空阔,不好隐蔽躲闪不说,就连落脚之处也难寻,是以所有人都以为,这对抗并不会持续太久。

    然而一晃两个时辰过去,场中局势愈演愈烈,全然没有要趋于明朗的意思。

    旁观者细想之下便有了推测,这只怕同昨日放出的风声有关。青刀是否真有其物尚且不得而知,但所有人都已预感到这届优胜的彩头不凡,好处绝非一点两点。年轻高手们在第一轮短暂试探过后,招式便渐趋凌厉,一个个都拿出了搏命的架势来。再看那各门派长老掌门端坐于自家大船之上,看起来虽依旧是岿然不动的样子,可身前的茶壶酒碗却是续了一遍又一遍、出恭也是跑了一趟又一趟,可谓是自沉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